越讀:今天繼續閱讀《精進如何成為一個厲害的人》第6-7章。
“仔細考察自己的優勢和劣勢。利用自己的優勢努力工作,通過與人合作來平衡自己的劣勢。回避在很多不同方向上空耗精力。保持專注,把自己能做好的做到最好,并時刻留意新的機會”——George Mosher
每個人都具有自己的獨特優勢,并且可以通過努力變得更優秀。努力并不是一味的用力,而是一種具有策略性的活動,可以不斷學習和優化。在個人資源有限的情況下,我們首先應該集中資源,投入發展自己的一項優勢才能。
把時間主要投放在一個領域里,以盡量高的標準要求自己,培養出非常高的才能。用相對少量的時間廣泛涉獵,以捕捉和發現未曾預料的資源和機會,實現個人才能的最大化。不斷為自己設計有難度的“非標準動作”,在挑戰中獲得才能的提升與飛躍。
可汗學院的創始人薩爾曼·可汗對美國的基礎教育提出過尖銳的批評,他說美國的學科細分、固定課時、標準劃一的教育制度是從18世紀的普魯士人那里遷移而來的,近一兩百年來沒有任何根本性的革新。而普魯士式教育體系的初衷“并不是教育處能夠獨立思考的學生,而是大量炮制忠誠且易管理的國名,他們在學校里學到的價值觀讓他們服從包括父母、老師和教堂在內的權威,當然,最終要服從國王”。
這種教育體系潛移默化的影響是,“那些無法了解到第一手信息的學生以及那些只被灌輸了抽象、片面信息的學生往往很順服,并且缺少主見。”回看我們國內,這種標準化教育的弊端更為明顯,它使學生成為一個個沒有個性的人,一個個只知道被動接受知識而不會主動探索知識的、喪失了好奇心和冒險欲望的個體。
越美:繼續分享我的寶貝:鐵線蓮。鐵線蓮別名鐵線牡丹,享有“藤本花卉皇后”之美稱。最多的時候,我養了三十個品種。
今天依然分享品種“淺笑”(圖片為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