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能做的,不管有沒有時間,絕不花錢請人做
這好像是我經常做的事,只要是自己能做的,絕不花錢請人做,也沒去考慮會占用自己多少的時間和精力!還無知的以為自己是在發(fā)揚中國的傳統美德—“省”(自己可以做的為什么要花這個錢呢?。?/p>
錢真的是省出來的嗎?
一直以來有一個觀念深深的在我的腦海里就是:錢是省出來的! 或許是受媽媽的影響,因為聽媽媽說以前在農村的時候很苦,所以現在就算過上小康生活了,也不需要再為生活憂愁,平時生活上花錢也不會大手大腳,能省則省,太貴的不舍得買,衣服也不舍得多買,媽媽就是不舍得花錢在自己身上,但是對于我們或朋友她總是給予的比較多!—“對別人大方,對自己小氣!”
? 但是錢真的是省出來的嗎?我覺得不以為然。仔細觀察了一下身邊的人,會花的都是有錢的,因為要花所以就有動力去掙,就會更上進。相反省錢的,就會比較安逸于現狀了,有穩(wěn)定的收入,并能存一些就滿足了。
付費就是撿便宜
上面說了錢不是省出來的,要適時的花出去,因為付費就是撿便宜。
凡是能用錢買的都是便宜的 ?。?!
笑來老師在書中提到 我們的注意力大于時間更大于金錢,如果當我們的注意力放在能產出更多的地方,付費讓別人幫我們完成一些自己沒有時間去完成的,這不就是撿便宜了嗎!何樂而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