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動力低下,懶癌患者,盲目無效閱讀,時間荒廢者,你們有救了!!!
《讓未來現在就來》
作者彭小六,簡書稱“六神”,教你
如何成為高效能的行動派。
下面我分享《讓未來現在就來》書中的精髓所在
關于時間
1)大神如何管理時間:案例:
吉田穗波,五個孩子的媽申請入學哈佛,準備考試到錄取花半年時間。2008年8月帶著,三歲一歲和一個月大的三個女兒
與丈夫一起往 波士頓兩年后取得了哈佛醫學博士學位,留學期間還懷了第四胎,并且出了新書《就因為『沒時間』,才什么都能辦到。書籍還沒出版,成了五個孩子的媽。
時間管理三個階段:1很閑,2很忙,有很多事情要去做。三有選擇的去忙?只做高效的事情。
這三種方式的應對方式
關于早起
1如何讓早起有收獲
? 鬧鐘幾種方式:
(1)震動手環,不影響別人
(2)手機輕柔音樂
(3)平板勁爆音樂,也可連接音響,搞笑
早起做什么:
1晨間筆記? ? 2鍛煉3閱讀4處理工作
1)提前15分早起清醒動作
2).每天吃掉三只青蛙(一開始至少啃掉一只最難啃的? 青蛙)
3)吃掉青蛙總結記錄,日總結,周總結,月總結,年終總結。
關于習慣
四步養成習慣的 四個常識
? 1重要的是開始,而不是方法
? 2每天都做到是不可能的
? 3給自己適當獎勵
? 4即使失敗了,有什么關系,大不了? ? ? 從頭開始
關于思維導圖
如何畫思維導圖:先把主題思維發出來。再畫出主干。接著。再畫出小分支,再細畫都可以。每個東西用精簡兩個字概括。
思維導圖優勢:
? 可以優化邏輯思維。開發大腦深處的潛力,視覺形象化。
關于勾搭大咖
如何勾搭大咖。首先要想我能為大咖做什么。而不是想著如何抱住大咖的大腿。在什么能力都沒有的情況下。可以安靜的看他的書,分享微博。了解大咖思想動態。做事準則。
關于經典法則
80/20法則 帕累托定律(80%的成就來源,只20%的活動。
黃金法則。(how,why,what)
先問問自己為什么去做。然后才決定如何去做,選擇適合自己的難度。和工具方法。最后是執行和檢查,考慮的是做些什么問題。
拖延為什么要拖延?我們都是口是心非。拖延藥方。拖拉一點也無妨。列 優先級菜單。
治療方案:結構拖延法+21天習慣養成。+社群監督。
博恩崔西《吃掉那只青蛙》
“ 如果你必須吃掉一只青蛙,不要長時間盯著它看。如果你必須連著吃掉三只青蛙記得要吃掉最大最丑的那只”
目前這一點我有做到,每天我最討厭的就是鍛煉和冥想,我起來第一步是先解決這個任務,最后一句話,我覺得渾身很輕松感覺很自在,一天都沒有心理壓力了。
簡化事情每天花20%的時間集中精力專門對付這三只青蛙。什么是重要事情?就是必須你去做,別人替代不了你做了 我的回報非常大的事。
吞青蛙五步驟
? 1明確三只大青蛙。2先吃掉最大最丑的那只青蛙。3保護自己的青蛙時間。4三的法則? 真諦所在:圍繞重要但不緊急的高杠桿活動組織時間,這往往能產生更加強大的效果。
關于經典人物
關注結構思考力創始人——李忠秋。
拆書幫幫創始人——趙周。
梁文道——《一千零一夜》
邏輯思維——羅胖
關于經典辦法。
1嚴格遵守每日待辦事項清單。確保清單意義。
2云筆記團隊共享空間, 創建吞青蛙筆記。
321天魔鬼訓練營保證金。九點前完成一天回顧。新的一天吞青蛙清單。
關于閱讀
一百天讀書計劃養成時:羅胖一千零一夜。? 拆書幫。速讀。社群簽到計劃。設置罰款金額。
養成每天都讀書的習慣
1包里永遠裝一本書
? 2 每周買一本書。
3每個月去圖書館刷光信用卡里的借書額度。
4每天把書打開一下。
《書都不會讀,你還想成功》
《冬吳相對論》梁冬和 吳伯凡,喜馬拉雅500期。
碎片化閱讀:秋水和秋葉都是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時間進行碎片化閱讀。他們都是在坐飛機或者高鐵的時候,做這件事情。
“事情很多,快速切換。上一件事情結束立馬就拿起書切入,切換到閱讀狀態。”梁文道
關于我喜歡的小六神句
“分享形成價格差。就像我五塊錢進的貨,十塊錢賣給你一樣。”
“如果有一個人告訴你,看你的文章有收獲,給你打傘了哪怕一塊錢,你也能體會到這種知識轉化后的喜悅。。”
“一本書我20塊錢買過來閱讀整理,結合其他的經驗,把它變成一篇文章,一個視頻甚至一次線下的分享會,你來點贊,你來買單。”
“這也是讀書的收益,閱讀和掙錢并不沖突,而是相互依存自然而然的事情。”
“互聯網不是工具,是世界觀。”
“這人都可以像優盤一樣自帶系統,隨處插拔。”
小六說在過去的3月份英語閱讀和閱讀之后的分享帶來的收入占他總收入的1/4。他堅持了一年才初步建立了自己的知識體系的情況下開始樂園之時實現變現的目標。
很有啟發。
小六這篇文章滿滿都是干貨,啟發非常大。
關于知識體系
知識體系如何構建:
知道自己為什么而學
該如何學
我要學什么。
知識的獲取途徑:
書本,
微博微信公眾號,
網絡云課堂。
知識的整理和保存:
電腦 網絡筆記
知識的分享:教是最好的學習。主動學習,被動學習。
把學習到的知識到工作生活當中去這就叫知識的應用。
創新
當我們構建出屬于自己的知識體系時,創新就是這個知識體系系統的各個模塊前的跨界組合。
我們的創新來自已知的世界。
“你的知識體系越健壯,越豐滿,越經常更新,創新就會是一件小事。”
這本書對我的啟發和改變,具體分享如下
1。早起的好處,為什么要早起,如何早起,如何堅持早起。給我行動力帶來重大突破,啟發,打算堅持實施策略。
2.學習到大神如何利用一切碎片化時間學習。
3了解到為什么。成功學看了那么多。我自己沒有成功的道理。區別是因為。那些人只是說他們個人成功,不一定符合我們身上的實際,所以看了也沒有得到行動改變,打算以后不看成功學,都看干貨方法工具類的。因為這類型的會告訴我們。他們是如何取得進步,他們在取得進步的過程中會遇到什么問題困難?他們是如何解決的?從而去引發我們怎么樣正確的去解決問題。這個問題的論述我很喜歡。
4如何堅持一百天閱讀。閱讀的種類閱讀的方法。快速閱讀,主題閱讀,閱讀后如何吸收。,實踐生活。分享。創新。如何形成自己的知識構架。找到自己。要學習什么什么類型的。如何獲取?斷舍離。分享,成為自己的東西。創新。這個刷新了我閱讀的局限觀念。現在我閱讀有了新的方向。和選擇。而不像以前一樣漫無目的。現在我也打算堅持做我的100天讀書計劃。
4里面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思維導圖。六神的思維導圖做的非常的棒。可是本來印象很深刻。我打算好好學習這一塊。從各個區域寫作,愿景,具體生活安排類,目標類,都嘗試用思維導圖的方式去展現。看下有沒有新的啟發和收獲。
5.很關鍵的東西就是現在我學的東西必須要要教會了別人。必須用教會別人的方式,證明我知識的 獲取能力.牢記教就是最大的學。這就是分享的意義。
6我現在了解了為什么大部分的人喜歡參加培訓,卻不喜歡讀書的原因。實際結果卻是讀書花少部分的錢去學大部分知識。而培訓學費卻是高額的。我們大部分人都本末倒置。不知道低低成本的讀書去換取我們的想要的。我們想要學習獲得成就,書都可以幫助我們。只是我們自己要學會判別挑選。篩選出最合適自己的。
7了解了經典的拆書方法。
1,閱讀
2用自己的話概括要點總結。
3激活過去的經驗。
4知道這個方法以后,我打算怎么改進。
這個流程我也打算實施。太需要這種干貨類文章了。直接給你行動力帶來方向。而不是一味的跟你說這很好,那很好,半天你搞不懂它好在哪里,怎么做?感覺讀了半天還是空。
8各種高效學習軟件app。比如知乎。番茄時鐘。keep,紅點直播,moment,錄音軟件。等。好多軟件都打算一去嘗試,用這些新軟件開始改變我的生活。
好了,今天的我都分享到這,花四十多小時的心思分享這篇總結復盤,如果能給你啟發,我也算沒白忙活了!
干貨實在太多了,我分享不過來,大家有興趣的可以去買來看看。
相信對你的生活會有新的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