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文是語文學習中的一個重點,也恰恰是很多家長和孩子覺得最難的一點。
今天曉晨老師跟大家分享”思維導圖如何幫助孩子寫出有內容、有創意、有架構的好文章“。
思維導圖幫助孩子寫作文的四大秘訣:
秘訣一、發散思維,有靈感
很多孩子看到作文題目,沒有靈感,不知道寫什么,或者寫幾句,就寫不下去了,感覺寫不出什么新意。
這些,都是因為孩子的思維還不夠發散。
我們經常說,要想擁有一個好點子 ,前提是先要擁有足夠多的點子。
而幫我們思維發散,想到足夠多點子的最簡單、好用的工具就是:圓圈圖(美式思維導圖的一種)。
下面我就用我們思維導圖訓練營中同學們的作品,來給大家舉幾個在寫作文前發散思維的例子。
先來看這個,這是戈舸同學(二年級)和周周(一位家長),在親子課程上的作品呈現,關于“幸福”的聯想。
可以看到,孩子和家長,通過圓圈圖的幫助,進行了多維度的聯想,想到讓自己感到幸福的事、人、動物、情景、感受;想到了關于幸福的節日、電影、名言、動畫片.....還想到了幸福是過程、是未來,是每一天。
這些 ,都可以是將來寫作時的素材,當她們需要寫一篇關于幸福的文章時,可以寫作素材就有很多了。先聯想,再落筆,會讓寫作第一步變得很輕松和快樂。
所以,當孩子寫作文不知道寫什么的時候 ,可以借助思維導圖去發散聯想哦 。
秘訣二、整體構思,有重點
當我們有了很多好的想法,就需要把這些想法,做整體的梳理和構思,讓整篇文章有合理的結構,思維導圖的在這個時候就發揮了更明顯的作用。
來看Pauly小朋友(二年級)的作文架構,通過英式思維導圖,他把心中的“幸福”,呈現出“加、減、乘、除”的結構,然后在每個分支下,又進行了分類和關鍵詞的提取。按照這樣的架構,再動筆去寫文章,會非常的清晰!
所以,當有了想法,不知道如何下筆的時候,思維導圖可以幫助孩子去構建文章整體的框架,讓整個文章詳略得當,重點突出。
秘訣三、多維度描述,有內容
當我們有了想法,構建好整體架構,就要對每一部分的內容進行多維度的描寫了。這時候氣泡圖(美式思維導圖中的一種),可以幫助我們打開思路,有重點的準確描寫人、事、物的特征。讓文章的內容豐富起來。
比如說描寫“我的媽媽”,這是小學作文中很常見的人物描寫。熙芃小朋友,從媽媽的愛好、行為、情緒、性格、品質、和自己日常互動細節中去多維度的描寫媽媽。通過細節的觀察,呈現出有特點、有特色的特征描述。熙芃小朋友的這個作品,非常有溫度,他心中的媽媽是善良的、愛學習的,孩子通過自己看到的、聽到的、感受到的很多細節,表達了對媽媽的愛。
秘訣四:語句生動,有亮點
文章中的好詞、好句需要日積月累,更需要日常生活中的真實感受和提煉。樹型圖可以幫助孩子將詞匯進行分類記憶,橋形圖可以幫助孩子發展類比思維,以舊帶新,產生創意和靈感。
把課本中經典的比喻提煉出來,讓孩子展開想象,用類比的思維方式,來接龍,讓語句更生動。
再來看10歲的鄭珂暄的作品,把詩句按照“風花雪月”做了分類整理。這些都將為孩子積累豐富的寫作素材,會讓文章的語句,有亮點、有深度。
所以,我們可以借助思維導圖來做整理和記憶好詞好句,幫助孩子把作文寫得更豐富,更有特色。
我通過課堂中真實作品 ,跟大家分享了思維導圖助力寫作文的四大秘訣,
秘訣一、發散思維,有靈感
秘訣二、整體構思,有重點
秘訣三、多維度描述,有內容
秘訣四:語句生動,有亮點
你學會了嗎 ?
思維導圖不僅在寫作方面可以給我們帶來直接的幫助 ,在孩子各個學科的學習以及在生活中都有非常大的幫助,需要系統的學習,和平時的應用相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