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整理信息》

《如何有效整理信息》

書名:《如何有效整理信息》

作者:(日)奧野宣之

譯者:蘇萍

出版社:江西人民出版社*后浪

字數:11萬2千字

2017年11月第一版 ? ? ?

?2017年11月11日第1次印刷

推薦星級:五星

閱讀時長:兩個小時 2017年12月20日

時間:

我們無論生活貧富,都平等地擁有一樣東西,那就是時間。

感想: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知識生產的時代,需要源源不斷的創(chuàng)意。在知道如何產生原創(chuàng)的思考和創(chuàng)意之前,我們首先要知道,為什么你沒有創(chuàng)意?

《如何有效整理信息》的作者奧野宣之告訴我們:如果我們的念頭不被記錄的話,很可能一閃而逝。記錄下來,才可能成為你深入思考的契機。

整理信息,活用信息,加入自己的親身體驗和感悟,形成自己獨立的思考。有了自己的思考,才有可能把各個相關聯的知識連點成線。

所謂創(chuàng)意,只是把原有的元素重新組合而已。——美國廣告學大師詹姆斯《創(chuàng)意的產生》

而如何記錄浩如煙海的信息,如何記錄一閃而過的小靈感,如何活用自己的記錄,奧野宣之給出了答案——利用一元化筆記法來記錄自己的生活日志。

什么是一元化筆記法?

平日里將信息保存在一冊可以反復翻閱的筆記本中的方法。

備注:這個筆記本我們姑且叫它“一元化筆記本”,以后本文中出現的“一元化筆記本”皆指這種把所有信息整合到一起的筆記本。

一元化筆記本

那這樣把所有信息整合到一起的筆記方法有什么優(yōu)點和魔力嗎?

一元化筆記法的優(yōu)勢:

1.簡潔而簡單,不會造成混亂。

我該把這個構思記在哪里好呢?

我要把摘錄的資料放在哪里才合適呢?

那個時候我想到的事情記到哪里去了呢?

這個事情到底要不要記錄呢?

所有這些問題都需要耗費我們的時間和精力,而一元化筆記法,不分顏色,不分位置,不分冊記錄筆記,只用一個筆記本依照時間順序記錄即可。簡潔又簡單,再也不會出現為分類而頭疼的情況。

分類整理時
一元化時

2.可以無壓力的持續(xù)使用。

不分來源,不分重要性,只要是自己關心、想記錄下來的內容,都可以一點一滴寫在筆記本上。

任何一切都可以記錄

3.自由度高,能夠隨意調整。

讓一元化筆記本跟自己的工作節(jié)奏和環(huán)境步調一致。想怎樣寫就怎樣寫,想怎樣組合就怎樣組合,想粘貼就粘貼。

貼入實物,讓記憶鮮活起來
貼入實物,真實觸感

這樣一本all in one 的筆記本,絕對是懶癌入骨和拖延癥入髓患者的福音,你只需要一個隨地可以買到的筆記本,一支筆就可以開始了。記錄自己的生活,整理信息,進行自己的知識產出了。

一元化筆記本的三條使用規(guī)則

1.一元化

把你想記錄的一切信息都納入這冊筆記本中。

要是分類筆記的話,光是分類就煩。比如西紅柿,有人把它當作蔬菜,有人當作水果。再比如收納襪子,是長的一組短的一組?還是夏天的一組冬天的一組?還是厚的一組薄的一組?索性都收納在一個收納箱里,要穿襪子的時候打開收納箱,取出自己想穿的襪子就可以了。

2.時序化

添加日期標簽,按時間順序記錄,可以采用6位日期記錄法

6位日期記錄法

3.索引化

一本一元化筆記本用完之后,制作書面的索引,或是用excel制作索引表格,便于查找內容。

索引

一元化筆記本的使用步驟

1.收集

發(fā)現之事

疑惑之事

在意之事

所思所想

腦中所涌現出來的什么都可以寫,關鍵是將“寫下所有事情“這個習慣作為你的生活軌跡,一直保持下去。

不是有思才寫,而是為寫而思。如果我們的念頭不被記錄的話,很可能一閃而逝。記錄下來,可能成為你深入思考的契機。一元化筆記本增加的是你自己的生活體驗和思考。

2.咀嚼

要經常無目的的重讀記錄的筆記,咀嚼收集好的素材。我們通過筆記,接觸自己過去的思想,與過去的自己對話,有機會考慮自己本不會考慮的事情。如果在咀嚼的過程中,有了新的創(chuàng)意,要用不同顏色的筆做個記錄哦。

3.發(fā)酵

重讀筆記時列出卡片,找到卡片之間的聯系,根據不同的話題進行重組,一邊縱橫排列一邊仔細推敲。

重組法適合構思無法在腦中思考的長篇文章或是即將要出版的書籍。

卡片重組

4.頓悟

5.具體化

一元化筆記本的使用步驟

一元化筆記本有了動手的樂趣,但是厚重的筆記本又不方便攜帶,而且我們出差的時候又不可能攜帶眾多的筆記本來查閱自己所需的材料。這時候我們可以給每一冊一元化筆記本設計一張思維導圖,記錄大概的內容。

小結:

“一元化筆記本法”不僅是記筆記的一種方法,更是一種嚴謹的學習態(tài)度。

如果沒有記錄,你也許只會記得生活中工作中不盡如人意的結果,甚至會記憶模糊;但如果記錄的話,你可以親眼看到自己曾經的努力和辛苦,即便沒有任何結果,曾經的努力也會成為自己內心的支柱。

你對自身經歷和考慮過的問題的記錄,會讓你的體驗是獨一無二的,讓你的思考也具有了你自己的特色。

如果只是把別人說的話復述一遍,那么毫無吸引力,帶著他人的痕跡,但是你在教別人的時候,給別人解釋一個概念的時候,加入了自己對這件事的思考和親身體驗,就烙上了你自己的痕跡。

一本一元化的筆記本,記錄的不僅僅是時間的長度,更是記錄了時間的重量,你生活的質量。

把每一件簡單的事做好就是不簡單,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

——海爾集團CEO張瑞敏

奧野宣之就是這樣的人,把記筆記這樣簡單的事情,做到了極致,做出了創(chuàng)意。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這個源頭就是一元化的筆記本。這個筆記本相當于一個基地,一個為你的創(chuàng)造靈感提供養(yǎng)料的基地。

看似簡單的辦法,實踐起來就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這個“器”就是一元化筆記本,這個“事”就是知識生產,無限的創(chuàng)意。

長期堅持下去,你也會產生源源不斷的創(chuàng)意,成為一個高產的知識生產者。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fā)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