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要跟大家分享一本書,書名叫《做,就對了》。
這本書的作者是賴安?巴賓諾和約翰?克朗伯茲。本書得到了比爾?蓋茨的重磅推薦,也是斯坦福大學未曾公開的成功課。其目標是幫助人們及時采取行動,過上更充實豐盈的生活。
本書在一系列實驗室研究的基礎上,倡導一種名為快速失敗法的方法論。即:想要改變,正確的態度是,擁抱失敗而不是抵制它。而在實操層面,作者也給出了一系列簡單又實用的技巧:
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找到目標,盡快失敗;精益創業,小步快跑;做,就對了。
下面,讓我為你逐一解讀。
首先,做你喜歡的事情。這是作者在全書中最強調的一點。書中認為,想要改變你的現狀,最好的方式是先去做讓你快樂的事情。積極的情緒會提高效率、社交能力以及創造力。許多科學研究也給予了證明。
康奈爾大學一項歷時20年的實驗證明:人處在正面情緒中時,思維會有所不同。這種不同可強化人的思維適應能力,也能提高復雜信息的處理能力。比如快樂的醫生可以做出更快、更成熟的診斷。
哈佛大學在過去30年間的研究發現:能讓人快樂、滿足、有興趣的工作最能激發出創造力。相反,只追求外在物質回報的工作只會導致創造力下降。在實驗中,從內心熱愛寫作的作家創作的詩歌,其創造力遠勝于那些只考慮外在物質回報的作家。而在另外的研究中發現,積極情緒具有擴散效應。換言之,你某一天很快樂,那么在接下來的幾天依然很有創造力。
北卡羅來納大學的心理學家弗雷德里克森積極情緒理論認為:積極情緒有助于產生新穎多樣的思維和行動。與此相反,消極情緒則會導致狹隘、以生存為導向的思維和行動。
每天做一些讓自己愉悅的事情,短期來看,并不會對現狀造成多大改變。但它對人的影響卻是長遠的。當擁有足夠多的積極時刻,你就會以一種更靈活、更自信、更積極的方式對待周遭的世界,也會與美好的機遇不期而遇。
由此我們得到:快樂生活是改變人生經歷的利器。找到你的快樂引爆點,比如讀一本有趣的書,與孩子嬉鬧,享受你的美好一天。
第二個核心觀點是:想要做某事,立即行動,不考慮結果。
這樣的結果通常是失敗,但作者認為,就是要盡快失敗,而且要多次失敗。從失敗中吸取經驗教訓,然后繼續行動。而很多故事都證明—成功人士往往就是立即采取行動,不會因為效果好壞而顧慮不前。我們以為,那些創意十足的產品都是精心策劃,是絕對完美的產物。但事實是,喬布斯也不是一次就成功做出了IPhone 4s。
大家熟知的連鎖咖啡公司星巴克,就是經歷了多次失敗之后成功的典型案例。星巴克創立之初,創始人舒爾茨借鑒意大利咖啡店的經驗,為美國顧客服務。最開始,咖啡店員打著蝶形領結,店里的菜單是意大利文,店里循環播放歌劇。但如今的星巴克,早已不是創立之初的模樣。星巴克經過20多年的發展,歷經多次調整和改變,才能享譽世界。
快速失敗是為了快速成長,這也是許多創新經營的核心理念。利用這種理念,將想法創意盡快落地,在實踐中獲得反饋,了解不足,從而及時采取下一步行動。
所以,從事任何一種有難度的工作時,犯錯都是不可避免的。但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盡快試錯,在錯誤中前進。
第三個核心觀點是:別再籌劃,小步快跑。要驗證一個假設時,應用精益創業的理念,首先創造一個滿足核心理念的“最小可用品”。盡快將產品或服務交到客戶手中,獲取他們的反饋,然后根據意見,調整后續策略。
谷歌公司在籌劃提供新的軟件服務時,一旦有了新想法,就會盡快將測試版本投放市場。如果想法很糟糕,他們就可以迅速放棄,避免增加成本。如果需要改進,則盡快啟動調整。很顯然,如果按傳統開發模式,等到掌握軟件所有特性再發布,如果市場反應不好,則造成的損失已無可挽回。
這就像寫公眾號,一旦條件具備,盡快寫好文章推送。在用戶反饋中獲取意見,然后在意見中不斷前行。而不是一直修改,就是不推送,反而錯過了大量的反饋與調整機會,進步也會慢的多。你寫的好不好,有沒有價值,如果沒有人反饋,又怎么會知道呢?所以,舍棄完美主義傾向,小步快跑是更明智的做法。
從這個核心觀點,我們得到:驗證想法時,不要制定長期計劃,盡快創造出“最小可用品”,到市場中尋求反饋,小步快跑。
第四個核心觀點是:面對挑戰,做,就對了。什么意思呢?當你發現自己面臨困境或重大挑戰時,感覺心里沒底、害怕都是正常的,但不要因為這些負面情緒裹足不前。你要做的很簡單,繼續向前走,硬著頭皮也要往前走。
我相信大家都有慢跑的經歷。每個人都有個臨界點,就是那個想要放棄的點,覺得就要堅持不住了。但只要咬咬牙,繼續跑,你很快就一身輕松了。我的臨界點在800米左右,每次跑到這個點附近,我都想放棄:喘不上來氣,想要停下來。但每次我都告訴自己:深呼吸,深呼吸,深呼吸……然后開始數步數。幾十步之后,之前的掙扎感就消失了,還能跑很久。
最后總結一下:
想要贏得你想要的人生,首先找到快樂之源,享受快樂的每一天;有想法后,即刻行動,不去想結果;驗證假設時,首先創造一個“最小可用品”,小步快跑;面對挑戰,只管前行。
最后,祝大家都可以成為行動派,每天一小步,“做”出全新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