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發(fā)自簡書App
人生活在天地之間,不可避免地受到天地法則,也即是【道】的制約。
古人云:“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就是告訴人們要順應(yīng)【道】的自然法則去生活。一如道家哲人莊子說:“天地與我合一,萬物與我同在。”
作為行者或者欲健康養(yǎng)生者,則有必要去探索研究并實證【道】的真諦,漸至順道而行自無憂的大解脫境界。
《易》曰:“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形而上的東西就是指道,它既是指哲學(xué)方法,又是指思維活動,更是包容了形而下的一切有形有象器的存在。
圖片發(fā)自簡書App
簡言之要探索【道】的奧秘,前提必須研究人與生俱來的【神】!
何謂【神】?
【神】即人的天命之真性(或曰真人、佛性),就是人的【元神】!由于他靈機(jī)清明并且變化莫測,玄妙萬應(yīng)而沒有界限,因此將其命名為【神】。
之所以稱為【元神】,是為了區(qū)別后天思慮之神即【識神】的原因。
【神】常存入人的身體里則活;【神】一旦離開人的身體即死!
那么怎樣才能知道神已經(jīng)來到人的身體?
答:妄念停止時,即是神來到身體時。
如何才能知道神已經(jīng)離開了身體呢?
答:妄念生起或念頭一動時,神也就離開了身體。
圖片發(fā)自簡書App
人的身體,那就是【氣】居住的房子!【氣】在或【氣】足則人的形體不衰老且康健。
而這個【氣】呀,就是【神】的母親啊,氣在神就不會散掉!
若人做善事且心存善念,神即到來并且靈妙清明;
人做壞事且心存惡念,神即發(fā)散并且糊涂昏瞆;
人在生病時,神即離開而不承受形體之苦;
人在遇難時,神則率先離開而不承擔(dān)形體之殃!
人只要有一次呼吸得不到神的幫助,則這一次的呼吸也就不完整。
人身具備有三谷,由于它像空虛的山谷而神居住其中,所以叫做“谷神”。(谷神即指空虛無形且變化莫測、永恒不滅的道。)
在人體上面的叫天谷,即泥丸,也叫做天根,是神的本宮。所以神居住在天谷(天谷:指元宮,乃元神之室,泥丸藏神,神所居之位,萬神會集之鄉(xiāng);泥丸:在兩眉間上,入三寸為上丹田,上丹田直上約一寸玄丹腦精泥丸魂宮,主司天府事;天根:自然之稟賦、根性),因而精才能化為炁(指未出娘胎前的先天氣,因是修煉者在無欲無念前提下,由精轉(zhuǎn)化,亦可理解為無欲之陽氣),這個煉精化的炁上升(通過周天運(yùn)行),經(jīng)過九年天宮才滿,因此通往天門的路開通了(開天門:內(nèi)丹術(shù)語,指修煉時元氣沿著督脈運(yùn)行,通透尾閭、夾脊、玉枕三關(guān))。
圖片發(fā)自簡書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