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角一:一個被后媽趕出家門的公子哥(重耳)
主角二:一個緊隨公子哥兒的忠實粉絲(介子推)
? ? ? ? 春秋時期,被后媽趕出家門的晉公子重耳流落國外。走至一處人煙稀少的地方,晉公子疲累至極,一頭栽了下去。眾隨臣大驚失色之下,慌忙尋找食物,無奈此地實在荒涼,找根兒草都十分不易。。。就在這時,,,介子推小粉絲上線了,只見他默默走向一個小溝溝里,揮刀向自己大腿砍去,硬生生從腿上割下一塊兒大肉,并配上辛苦得來的幾根小草,煮了一碗香噴噴的肉湯奉給了晉公子。話說在晉公子飯飽知道真相后,對介子的真情實意感動的驚天動地,并豪言說 ?不離不棄。。
? ? ? ? 直到十九年后,晉公子做了國君(晉文公)。文公感動于逃難時期大家的不離不棄,給大家封官賞地,卻獨獨忘了他的小迷弟(介子推)。介子傷心之下,同母親悄隱綿山去。。。
? ? ? ? ?文公聽說之后,羞愧莫急,慌忙趕向綿山尋介子去。。然,綿山樹木太過茂密,想尋個人并不容易,這時小人出來獻計,說出以火逼人的損計。大火連燒三天,卻不見介子的蹤跡,最后,文公在一棵柳樹下發(fā)現(xiàn)介子推與他母親的尸體,文公見狀,慟哭不已。只見介子的背脊牢牢護住柳樹洞里的什么東西,掏出一看,一片衣襟上一首血詩現(xiàn)“割肉奉君盡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柳下作鬼終不見,強似伴君作諫臣。倘若主公心有我,憶我之時常自省。臣在九泉心無愧,勤政清明復(fù)清明。”
?最后的最后,晉文公為了紀念介子推,將這一天定為寒食節(jié)。
? ? ? ? ?第二年晉文公率眾臣登山祭奠,發(fā)現(xiàn)老柳樹死而復(fù)活,便賜老柳樹為”清明柳“,并曉諭天下,把寒食節(jié)的后一天定為清明節(jié)。
故事最后,小編想說:人生匆匆多過客,莫讓交心之人失了心。清明小假將來到,多陪親朋好友散散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