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了英語的培訓班也有大半年了,出來工作后在英語里面投入的精力自然不如在學校的時候,更不會在題海里面奮戰,像華爾街,英孚,美聯這種提高的多半是你的口語比較多。
我一開始選擇的方式是百詞砍,一砍就砍了100天,一有時間就拿著在背,砍,但是100天過后,我發現我忘記得比記得還快,心想這真的能行么,記得不牢,有些單詞自己真的記不英文,但是卻記得住中文,所以都是很快就砍完了!我想了一下覺得堅持下去沒必要,就停了一下,一停又停了100天,在有一次我和老師口語的時候,老師驚喜地發現我的單詞量比更進來的時候大了很多,雖然有點模糊但是確實感覺自己有進步了,我就懊悔自己不應該停下來砍單詞,應該我并沒有進行其他的英語練習,唯一下功夫的時候就是在百詞砍背單詞,有時候,你以為沒有用的事情,其實已經在你潛移默化的記憶中,占下一席之地,哪天想用的時候,發現它曾經來過你的大腦,所以,我覺得背單詞還是非常有必要的一件事情。
第二就是看英語新聞,我下的是扇貝新聞,也是看簡書上的作者們安利的,我覺得扇貝的APP還不錯,陌生單詞一點就能顯示翻譯了,非常省事,基本每天2篇文章閱覽下來,還是有收獲的,每天也是要打卡,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來選擇級別,我一般就是選擇四級以下左右的,畢竟水平比較差嘛,看英語新聞還是對自己的寫作方面有提升。
第三是聽力,我拷貝了一些英語聽力,賴世雄的迷你篇故事聽力,我最近就是每天早上起來聽一小段,因為很短,1.2分鐘就結束了,非常方便,容易堅持,有講解的PPT,自己先聽個5.6篇,然后拼寫出來再去看翻譯,晚上下班后我就纏著我的室友,用英文復述早上的聽力,加一些自己的見解和一個短句造句類的,當然,她每天都想掐死我的,總覺得我從是中文直接翻譯成英文,沒有英語思維,英語思維很重要,決定你的語感,不然你在翻譯的死旋里出不來,別人聽著還費力。
平常坐車的時候可以聽一些喜馬拉雅的英語電臺,例如聲音非常好聽的梨子,什么夏說英語等,學一些好用的短語,學英語是一個日積月累的過程,就像寫作一樣,我每天主要的事情就是學英語,堅持日更,上班!每天下一點功夫,上天不負有心之人,在學習中不斷去摸索,尋找適合自己的方法,但千萬不能停,一停你就會一直停下去,這是我的體驗,我每次一中斷都是會中斷很久,人都是有惰性的,在自己的舒適區呆久了,努力會變得艱難。
把追劇的時間,刷朋友圈的時間,無用社交的時間,變成學習的時間,你感覺自己很忙,但是卻非常的充實,你的人生不再是揮霍而是積累,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