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大會》第二季有這樣一期節目,心理學家武志紅給我們分享了幾個“家會傷人”的案例:
一位母親因為向來聽話的女兒沒有及時告知她談戀愛的事情,就惱羞成怒棒打鴛鴦;
家人擅作主張,賣掉了自己心愛的寵物;
還有的父母一味溺愛孩子,甚至到了匪夷所思的程度……
這都是原生家庭帶給孩子們無形的影響。
我有一個朋友,他的父母很早的時候就已經分居了,要么不見面,要么一見面就吵架。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下成長起來的他對感情看得極重。很多年之前,因為某些原因跟已經訂婚的前女友分手了,從此之后,整個人白天在家睡覺,晚上出門喝酒,過著黑白顛倒的日子。家里給他介紹了好幾次對象,每次都是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拒絕了,什么年齡不合適,性格不合適,甚至連星座不合適都說出來了。
但是在跟他偶爾的閑聊中,還隱約可以感覺到他對前任女友的念念不忘,對于家里介紹的相親對象,總是會不自覺地與她進行對比。
就像我的這位朋友一樣,正是因為在很小的時候缺少了家庭的溫暖和指引,從而對情感產生了很大的依賴,變得敏感;也正是因為家庭的破碎,從某種意義上決定了他現在的生活。
別把所有的問題都甩給原生家庭
“誰都想生在好人家,可無法選擇父母。發給你什么樣的牌,你就只能盡量打好它。”——東野圭吾
近來,隨著《都挺好》的熱播,對原生家庭的討論更是層出不窮,比如什么:“我自卑是因為父母總是在言語上打擊我”;“我性格孤僻是因為從小得不到父母的關心”;再比如什么“正是原生家庭造成了什么什么……”在這樣的邏輯下,人們總是習慣把長大后的不順心、不如意都歸結于原生家庭之上,認為原生家庭是導致自己現在失敗的根源。
朋友小C的家里普普通通,沒有別人家里的大富大貴,也沒有電視劇里的離婚、吵架之類的狗血,而且,家里的父母也是相敬如賓,對他關懷備至。
可是這樣的人,偶爾也會抱怨家庭對他現在的不成功造成了影響。
他說,很多時候,你不夠成功是因為你還不夠痛苦。我想了想,我現在這么普通,大概也是因為我的家庭普普通通的原因吧,如果我是單親家庭,或許我會比現在更刻苦努力,更加成功吧!
看看,多么可怕的想法。
我不否認原生家庭的影響,尤其是一些“問題父母”帶給孩子的心靈得上的傷害。但是,原生家庭真的能夠決定我們的一生嗎?如果我們的原生家庭沒有那么好,我們就不能擁有幸福嗎?
不,原生家庭這個概念存在的最大價值,就是讓我們正視這個因素的存在,了解它從而反思自己,如何創造更好的家庭!
成長的宿命,就是超越你的原生家庭!
《走出原生家庭創傷》的作者朵拉陳認為:原生家庭能塑造我們的過去,卻不能束縛我們的現在和未來。一個人成長的功課,就是超越原生家庭,與過去的自己和解告別。
前段時間熱播的電視劇《都挺好》中中,姚晨飾演的小女兒蘇明玉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蘇明玉出生在一個有著嚴重的“重男輕女”思想的原生家庭,不被父母疼愛,也不曾被兄長尊重。也許很多人就這樣認命了,可蘇明玉呢?她并沒因此而怨天尤人,反而在長大之后成為了大集團的霸氣金領,開豪車住別墅……
誠然,蘇明玉的成功離不開貴人相助,但更多的是自己的努力。
而很多被原生家庭傷害過的人,會不自覺地認為自己一無所有,已經被原生家庭“毀了一切。每當機會來臨的時候,總本能地選擇退縮和逃避。這樣的人,往往會把自己定位成“受害者”:工作中感覺不受老板重視,被同事排擠,感情生活中覺得敏感、脆弱……
其實,無論過去是沼澤還是泥潭,你總得一步步走出來,走向自己向往的生活。
成長不是年齡的增加,而是超越你的原生家庭。我們無法選擇自己的原生家庭,但必須學會自我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