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寫作?》讀后感
前段日子,有群友推薦了《學會寫作?》這本書,讀完收獲頗豐,總結(jié)了5個思維,分享給你。
1.小步子法則
書中提到:直接開始寫,邁出第一步是克服寫作恐懼最佳方法。
并且建議新手給自己定每日寫作字數(shù)要求,逐步提升。從50字到100-200-500,最后到1000字甚至更多。
同時書中重視把方法拆解為步驟,這也是小步子法則。比如如何搭建框架,分解為3步:
?確立寫作主題
?根據(jù)理解列出提綱
?搜索素材,補全完善提綱
在我們平時做其他事時,也可以用上小步子法則:
?邁出第一步
?定量化目標
?變?nèi)蝿?wù)為步驟
我剛開始在簡書寫作,只要求自己每天更新100字以上,完成最低目標。剛開始也會寫著寫著就不知道怎么寫了,就把寫作這個任務(wù)拆解為步驟:想靈感+動筆寫。
現(xiàn)在寫文章也是,做其他事情也會有意識落實小步子法則,讓自己逐漸掌握時間和事情的主動權(quán)。
2.換位思考
書中提及寫作需要用戶思維,包括2方面:心態(tài)和邏輯。
?心態(tài):雙向溝通
簡單來說,就是你想聽我說,我說的你能理解,你可以有機會插話。
?邏輯:作者邏輯到讀者邏輯
把自己想象成讀者,換位思考:
①我想讓作者幫我表達什么?
②我想從這篇文章得到什么?
③什么樣的文章,我會點進去、看下去、點贊留言分享?
作者想要完成價值交付,想要讀者幫忙點贊評論轉(zhuǎn)發(fā),就得先學會傾聽、給予和服務(wù),讓讀者覺得文章值得讀、讀得爽才好。
之前帶團隊做總結(jié)工作時,我經(jīng)常會和其他人說:一定要換位思考,想想對方覺得怎么舒服、清晰怎么來。做出來的總結(jié)文稿,總能得到一波好評。其實這也是溝通交流的重要原則。
3.刻意練習
刻意練習不是說有意識練習1萬小時就可以,要注重方法,持續(xù)做,注重質(zhì)量提升。
《學會寫作?》里的引言提到,這本書交給我們方法,最重要的是要持續(xù)行動。同時,最后一章提到,持續(xù)寫作的同時,要注重寫作品質(zhì)提升,寫作主題和渠道聚焦。
這兩個并不是矛盾的,而是必須同時注意的。如果只注重持續(xù)做,而不注重方法和質(zhì)量,就好比去一個地方,只顧埋頭趕路,而不看路,結(jié)果南轅北轍。
4.習以為常
百度百科對習以為常的解釋是這樣的:常做某種事情或常見某種現(xiàn)象,成了習慣,就覺得很平常了。一件事如果能習以為常,就像刷牙洗臉一樣植入大腦,融入生活。
寫作不等于坐下來寫文章,其實我們?nèi)粘I畹臏贤ā⒙殘鰧懽鳌l(fā)布社交動態(tài)、寫評論都是一種寫作。
我習慣對別人的作品提出拙見,這會逼迫我認真思考分析對方作品的邏輯還有優(yōu)劣,分析了幾次之后,我發(fā)現(xiàn)自己的寫作能力也有所提升。
5.揚長避短
書中提及,無論是選題立意、選平臺還是打造個人品牌,都需要揚長避短。
但這并不意味著,放任自己的短板不管,而是要突出優(yōu)勢,發(fā)展劣勢。因為你所不擅長的地方,也可能有小白。
最后,寫作和其他事情一樣,都需要日拱一卒,每日努力一點點。無論是輸入、素材處理、輸出都需要日積月累才能體現(xiàn)效果。
總結(jié)一下,學會寫作的5個思維:
「小步子法則」一步又一步,步步才高升。
「換位思考」讓對方舒服,自己才舒服。
「刻意練習」積累與方法,質(zhì)量同飛躍。
「習以為常」植入大腦,融入生活。
「揚長避短」發(fā)揮優(yōu)勢,發(fā)展劣勢。
(本文共計1328字,耗時46分鐘)
感謝閱讀,歡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