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無風雨也無晴

出發(fā)前,總渴盼天晴。

等到天色破曉,醒來竟一地淋漓。火車仍在路上,行走的意志卻不禁退縮。但是略微考慮,還是會踏上去路,去經(jīng)歷生活軌道之外的色香滋味。

身在異鄉(xiāng),難免會因人生地疏走許多冤枉路。一路踟躕,忐忑的旅人如熱鍋螞蟻般,急切地想回到正確的軌道。可我們終究到達,顛簸一程,旅行的意義在抵達終點的那一刻得以找尋。可能是停留在最后的那個傍晚,我們欣慰地看到,夕陽的余暈定于天邊,熟透了的落葉靜靜地躺在地面,奔波一天的腳步得以稍適歇憩,那些焦灼和忐忑全不見了,一切都靜謐而美好。

我們最愛鏡頭里那一張張美好存真的照片,端方靜立,笑靨如花。但那不過是旅途短暫的一瞬罷了,旅程上多的是意想不到的驚詫。直到過了很久,我們會后知后覺地發(fā)現(xiàn),這些驚詫的背后,便是紛至沓來的人生驚喜。

這讓我想起了余秋雨的陽關之行。那是一片遙遠的鹽堿地,只有執(zhí)拗的文人肯徒步跋涉去看看那片慘淡的天色。北地的深秋,天色蒼茫,荒原雪落,累年的疾風吹散了古戰(zhàn)場所有的痕跡。頂風冒雪而來,徒手空落而歸,不能說不狼狽。但我卻敢肯定,這段路不止一個人走過,也不止一個人會再走。它因華美而矜持,它因富有而遠藏。它執(zhí)意要讓每一個朝圣者,用長途的艱辛來換取報償。

人生處處知何似,應似驚鴻踏雪泥。用長途的跋涉換取靈魂的棲息,每一步的到來都有它的意義。我們不能規(guī)避旅途的遺憾,正如我們很難循規(guī)蹈矩地走完一生,總要經(jīng)歷那些看似多余的繞路長途。我們總說,心系感懷,又不泯滅理智是最好的狀態(tài)。殊不知,感性地活著會有很多煩惱,卻能沖破理性的蠻荒,生出執(zhí)拗的花。那花開的那么好看,讓我在一本正經(jīng)的人生路上多得了一些真趣。

人之為人,血肉一體,魂靈俱在,不會遇見所有晴朗,更難躲過所有驟雨。只有走過許多心冷的路,才能亮起這一程恒遠的光明喜樂。不論是晴天還是雨天,人生當是也無風雨也無晴。雨后蔥蘢,晴光初霽,時光路上,紅是最媚的紅,綠是最清的綠。那些走錯路的痕跡,那么美麗。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lián)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fā)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