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參加寫作課已經一段時間了,每周一篇的輸出,對我的確是個挑戰。本周的寫作主題是堅持。我寫了兩種風格的開頭,也想好了文章架構,但感覺怎么看怎么像雞湯,往下寫不下去了,突然感覺好難。雖然我在自己的文章中,也不止一次提到堅持,提到堅持的重要性,但未免給人感覺站著說話不腰疼。于是,我臨時起義,推翻之前的全部思路,就把自己思想斗爭的過程記錄下來。
? ? 當初報寫作課,我是有想法的,想和牛人學習,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雖然知道每周要完成作業,但心想憑借自己的努力,達成目標,應該不成問題。隨后的課程中,我認真聽課,記筆記,還進行復盤,總結出:自己最大的問題是邏輯性差。無論寫作還是說話,不能做到言簡意賅,經常出現詞不達意,言不由衷的情況。反省過后,在第二次作業時,我有意識的列好提綱,按照金字塔結構寫作,語言也盡量做到簡明扼要。說到這里,后面理想的劇情應該是:憑借自己的堅持,加上刻意練習,終于寫出令自己滿意的文章,同時也影響到其他人。
? ? 但是,理想是美好的,現實是殘酷的。寫著寫著,我感覺自己迷失了方向,感覺堅持好難。為什么會這樣呢?我覺得是自己眼高手低。看上去覺得行,覺得容易,但執行之后,發現和自己的想法不一致,就開始思想動搖,有抵觸情緒。如果意志力不堅定的話,估計直接就放棄了,我知道此刻,我的理智和情感在進行斗爭。
? ?道理都懂,但支撐自己堅持下去的,我覺得還是自己的意念-榜樣的力量。我喜歡羅胖,喜歡他的知識淵博,飽讀詩書。我把他定義為我的思想導師,因為他開啟了我的一扇窗,讓我懂得用知識武裝頭腦,渴望獲得知識。而他每天早上六點半的60秒語言,從2012年底堅持到現在,這種死磕精神,非常值得學習。其實,人和人之間的智力差異并不大,而且大部分行為也都相似,但不同的是,堅持做些不一樣的事情,并把時間這個變量放進去,那么差距就很明顯。我告訴自己,連羅胖這么成功的人士,都還在堅持每天發語音,我還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呢?
? ? 除了榜樣的力量,方法得當也很重要。如果單純堅持做些簡單的事,估計誰都可以。只有走出“舒適區”,在“學習區”學習,堅持才會有意義,有價值。我知道自己的目標是要提高寫作水平,而不是為了應付作業。我知道自己的時間有多寶貴,在有限的屬于自己的時間里,我需要提高效率,提升自我,對得起自己的付出。在明確了目標,清楚了問題之后,剩下的就是認真對待,用心學習,努力完成每一次作業,踏實的走好每一步。
? ? 這就是我思想斗爭的經過,在記錄的同時,我堅定信念:再難也要堅持《The key to success?Grit》是一個很短的TED,內容是說:生活是一次馬拉松而不是一次短跑,所以堅持才是你最需要的東西。最后,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