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去少年宮的地鐵上,跟孩子聊到竹林七賢,聊到魏晉時期,然后就聊到了中國歷史。
孩子疑惑:歷史上有西晉東晉,咋還有魏晉?魏晉是啥時候?
我告訴她,歷史上叫三國兩晉南北朝,因為在三國的魏國有以曹操父子為代表的建安文學;三國后面的西東兩晉,雖然政治昏暗,但文化氛圍良好,可能正因為官場昏暗,大家便都隱居山林吟詩作對了吧,期間先后出現了竹林七賢、陶淵明、謝安等人,留下許多文學作品,所以文學史上稱這段為魏晉時期。
“哦,原來這樣。那我們擺一擺歷史嘛!”
好啊,歷史,就是一條線,從時間看,它是一條直線,從盤古開天地,到今天。各個朝代和時件,就是在這條線上起起伏伏。
盤古開天地那段神話部分不說。從堯舜禹起,君主禪讓,誰人品好,又能干,就推舉誰當老大。比如舜在位時,看禹治水有方,還三過家門而不入,責任感強,就選他接班。但到了禹要退位時,他兒子不干了,老爹的活就該兒子接著干,于是啟就不禪讓了,直接接他爹的班,將來他兒子又接他的班,反正就想把皇位留他家,以后就他家子子孫孫傳下去,這就叫世襲了。
啟建立夏朝,傳到他的子孫夏桀那里,殘暴無道,被湯趕下臺,改朝換代,建立商朝。商朝同樣是傳了幾代,到商紂王時,殘暴無道,被周武王姬發滅了,改換周朝。周朝歷經西周東周,到東周時期,所屬列國個個都初具規模,開始大家還規規矩矩,老老實實地趴在東周老大的領導下,這時候叫春秋時期,后來有些國家覺得自己牛逼,應該當老大,又有國家不服氣,于是大家開始打來打去,打得東周老大都管不了了,索性打成一鍋粥,這個時期叫戰國時期。后來合稱春秋戰國時期。
后來,戰國時期的秦國有個叫嬴政的,比較牛逼,挨個打敗了一群國家,建立了統一帝國——秦朝,他便是秦始皇。但是老子英雄兒并不是好漢,秦朝到秦二世時被指鹿為馬的趙高禍禍,逼得陳勝吳廣起義,全國各地起義,各路起義隊伍中劉邦項羽勝出,成功干掉秦二世,進入二選一決賽。最終劉邦勝出,建立漢朝。
漢朝是我們歷史上最輝煌的時期,如果用波浪線在時間這條橫軸上描述歷史,漢朝該是一個特別凸起的波浪。從我們現在所說的“漢語”“漢字”,可見一斑。漢朝以王莽篡政,劉秀奪回為分界線,之前叫西漢,之后叫東漢。
東漢末年,朝廷昏庸,世風日下,群雄并起。這就進入你所熟悉的群雄逐鹿三國鼎立的魏蜀吳時期了。等三國的牛人都老的老死的死了,司馬家族一掃三國,建立了晉朝。
“媽媽,我覺得三國時期是最精彩的,那么多厲害的人物,簡直是你方唱罷我登場,精彩紛呈啊!”她激動地說。
“是啊,所謂亂世出英雄吧。不過所謂精彩是我們現在回過去看,像看電影一樣,想想那段真實的歷史,如果我們身處其中,可一點都不精彩吧?”我潑冷水道。
“是啊,天天打來打去,估計我們躲都不知道往哪兒躲。亂世真恐怖。”她唏噓不已。
“快,要到站了,先換乘,一會兒接著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