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車上班,經常聽一個音樂臺,廣告少,老歌多,很對我的胃口。
今天又聽到了小虎隊的歌兒:
想帶你一起看大海說聲我愛你
給你最亮的星星說聲我想你
聽聽大海的誓言,看看執著的藍天
讓我們自由自在的戀愛
作為小虎隊的同齡人,他們的歌聲陪伴了我的高中、大學時期。聽著這些熟悉的聲音,總會勾起無限的青春記憶。一起聽歌的人,一起聽歌的地方,一起聽歌的心情……
我的高中在內地一個小縣城度過。九十年代初,流行音樂剛剛傳到內地,一些新潮的同學總會吼上幾嗓子聽來的歌兒,仿佛時代的弄潮兒。
耶利亞神秘耶利亞
耶利耶利亞
耶利亞神秘耶利亞
我一定要找到她
這首《耶利亞女郎》,是我的高中同桌下課最喜歡吼的幾句。他是一個調皮搗蛋的男生,不知怎么老師安排他和我同桌,坐在第一排。他經常上課時候偷看課外書,但是老師在早上跑操時搜查課桌,他卻沒出過事。多年之后他向我坦白:你知道么,老師為什么搜不出我的課外書?因為我看完就放在你桌斗里了!哈哈……我很意外,為什么放我桌斗里呢?他說,因為你是好學生,老師從來不搜你的桌子呀!我笑,原來在老師同學眼里我都是“免檢”牌的呀!
烏溜溜的黑眼珠和你的笑臉
怎么也難忘記你容顏的轉變
輕飄飄的舊時光就這么溜走
轉頭回去看看時已匆匆數年……
羅大佑的《戀曲1990》,是九十年代初傳唱很廣的一首歌。一次元旦晚會,一個高個子的男生演唱了這首歌,從此這首歌和這個人就扎根在我心里了。那時還沒有自己可以聽歌兒的工具,走在大街上聽到這首歌,都會駐足停留好久。那個愛穿白襯衣的男生,個頭高高的,愛打籃球,體育很好,但是學習不好,總是坐在最后排。而我是那個老師同學眼中的好學生,總在前排,內向寡言。我們,簡直是兩個世界的人。偶爾,我的眼光瞟見窗外走過的他,都會一陣臉紅心跳,趕緊低下了頭。高中畢業后再無信息,如今回憶起來,竟然連他的名字、模樣都想不起來了,只記得高個子、白襯衣。那輕飄飄的舊時光啊,真的已匆匆數十年………
壓心底 壓心底不能告訴你
晚風春過溫暖我心底 我又想起你
多甜蜜 多甜蜜 怎能忘記
不能忘記你 把你寫在日記里
不能忘記你 心里想的還是你
浪漫的夏季 還有浪漫的一個你
給我一個粉紅的回憶
《粉紅色的回憶》,這首歌唱出了少女含春有心事的美妙狀態。然而我想起這首歌,同時想起的卻是我的一位女同學。有一年暑假我跟她去她家玩,她家明顯家境較好,高門樓大瓦房,她還有好幾條花裙子,我倆換著穿。她家門前有一條小河,我們一起在河邊洗衣服,站在河里彎腰洗頭發,翻開小河邊的石頭捉螃蟹。螃蟹都很小,最大也不過核桃那么大。我們捉了好多,她媽媽用面裹了炸熟,我倆咔嚓咔嚓吃的好香……
就是在她家,我第一次見到大大的收錄機,長方形的,帶個提手,平時提手放下,收錄機上還蓋個新毛巾,放在堂屋的八仙桌上,很驕傲的樣子。收錄機里放上磁帶,一按按鍵,就開始唱歌,還能看見磁帶在里邊轉。就在我的新奇之中,第一次聽到這么一首節奏明快、讓人聽了不由臉紅心跳的歌兒……我和女同學一起跟著唱,很快都學會了。我們還相約,有了“小秘密”兩人之間可得分享喲!多年未見,不知她可還記得那年夏天的小秘密?
輕輕楊柳風,悠悠桃花水
小船兒飄來了俊俏的小阿妹
眼睛水靈靈,臉上紅霞飛
問一聲小阿妹,你要去接誰
要問阿妹去接誰,阿妹心兒醉
去接久別的情哥哥,遠方凱旋歸
蝴蝶船頭舞,鴛鴦水上追
風含情水含笑,喜迎人一對
上大學后,借口學英語,做家教攢錢終于買了第一個隨身聽——就是把磁帶放進去可以放出聲音的一種單輸出設備,現在的九零后們估計都不知道是啥物件了。當時可是價值不菲,鼓起勇氣才買的,很是珍惜,除了聽英語,最過癮的就是可以聽歌兒,喜歡的歌兒可以反復放來聽。當時最喜歡的除了四大天王的歌,就是小虎隊的《愛》、《青蘋果樂園》,楊鈺瑩的《茶山情歌》、《風含情水含笑》,剛出道的那英的《山不轉水轉》,田震的《黃土高坡》,陳淑樺的《滾滾紅塵》……這些歌或者能讓我代入其中,或者能夠安撫我獨在異鄉的孤獨心靈,或者帶來新奇有趣的感受。磁帶也是要努力節省才能買的,所以有限的幾盤磁帶反復聽,基本都會唱了。最喜歡楊鈺瑩的《風含情水含笑》,覺得很適合自己唱,高低音能唱出來,節奏柔和緩慢,很抒情。盡管后來楊鈺瑩遭遇種種不順歌聲不再,然而她最初的歌聲我依然喜歡。
明天你是否會想起 昨天你寫的日記
明天你是否還惦記 曾經最愛哭的你
老師們都已想不起 猜不出問題的你
我也是偶然翻相片 才想起同桌的你
誰娶了多愁善感的你 誰看了你的日記
誰把你的長發盤起 誰給你做的嫁衣
記得大學軍訓的時候,聽到一首新歌,民謠風的校園歌曲《同桌的你》,很是驚艷。軍訓休息時,同學們起哄讓那個英俊的教官唱,我們一群穿著綠色軍裝席地而坐的女同學一邊聽著一邊擦著額上的汗,擠來擠去擠成一團笑成一團,起哄讓女班長去和教官一起唱。其實,估計多數女同學心里,都巴不得被大家推出來的是自己吧?軍訓結束后女同學們還和教官通信,純潔情誼保持了很久……那個年代,是多么純真啊!
長夜空虛使我懷舊事
明月朗相對念母親
父母親
柔善像碧月
懷念怎不悲莫禁
陳百強的《念親恩》,聽到這首歌,就想起那個北大之夜。青春年少敢想敢做的年代,誰都做過幾件瘋狂的事吧?我大學時期最瘋狂的事之一,就是和好朋友一起騎自行車從南開大學跑到北京大學去看同學。當時也沒有導航之類,兩個19歲的女孩一早起來帶張地圖就出發了。半道看見路邊的果園,還跟著主人去摘了又大又圓的紅蘋果作為午餐。一路上互相鼓勵,直到太陽落山,才騎到天安門廣場,正趕上看降旗。之后騎到北大,把同學驚得差點掉了下巴。
然后陪吃陪玩。他們的大操場在放錄像,就是群星紀念陳百強同唱的這首《念親恩》。當時被那種氛圍所震撼,驚訝于一個英年早逝的歌手如此被眾人懷念,也不枉了此生。回去后就找他的歌來聽。作為北方人,粵語歌曲喜歡的并不多,但他的《一生何求》、《偏偏喜歡你》、《相思河畔》等是多么符合那個年紀的我們的想法啊,聽了又聽,真是喜歡。
而在多年后,我的母親去世了,再一次聽到他的《念親恩》,禁不住潸然淚下。有許多歌,不同年紀理解是不一樣的。而等我們真的理解時,往往已是時光一去不復返,此情可待成追憶!
工作之后,很少再專注地喜歡什么歌兒了,許多流行歌曲耳邊聽過也就過去了,也許一時喜歡,但俗務繁雜,需費心力太多,已無暇照顧靈魂深處的需求。最深的記憶,仍是無憂無慮的青春年華里,那些或喜或嗔的情懷。
門前老樹長新芽,院里枯木又開花
半生存了好多話,藏進了滿頭白發
記憶中的小腳丫,肉嘟嘟的小嘴巴
一生把愛交給他,只為那一聲爸媽
最近火的這首歌《時間都去哪兒了》,引起廣大中年人士的共鳴,“柴米油鹽半輩子”,“滿腦子都是孩子哭了笑了”,說的真好啊,時間可不都是花費到養兒育女上了,至于自己那點小情懷,早忘到爪哇國了。
一路行來思緒萬千,然而紅燈停處,驀然醒悟該拐彎了,單位馬上就到。收拾起閑花微雨,繼續為稻粱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