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遲遲,卉木萋萋”,“東風隨春歸,發我枝上花”。
櫻花美得讓人“驚艷”,可花期短暫得往往不過六七天。日本人看櫻花,雖說是“睹倩影”,但更糾結的是令他們黯然神傷的“櫻瓣飄飄然”。與其說他們是在觀賞櫻花的美,毋寧說是在體驗美麗絢爛死亡背后的寂寥心境。詩人、歌人哀嘆短暫的春日明麗之后,便心緒不安寧地陷入“漫漫長夜”……
日本是一個有著強烈的危機感的民族,櫻花的易凋逝,與他們在心靈上產生共鳴,櫻花遂成為日本的國花。他們關于櫻花的歌謠,幾乎全都是曲調深沉、哀婉,聽起來很凄楚,令人很傷感的。
其實,美麗易逝,風雨催春,是自然規律,是再正常不過的。想到了魯迅曾寫過:“上野的櫻花爛漫時節,望去確也像緋紅的輕云”。是啊,再絢麗爛漫,也不過是“緋紅的輕云”。只要有了一個好心態,一切皆云淡風輕。
櫻花啊,櫻花啊,
暮春三月天空里,萬里無云多明凈。
如同彩霞如白云,芬芳撲鼻多美麗。
快來呀快來呀,同去看櫻花.
圖片發自簡書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