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有人跟我說過這樣一句話,至今仍記憶猶新。“你需要一見鐘情很多人,兩情相悅一些人,然后才會白頭偕老一個人?!?/p>
今天,是我生日。與往常并沒有兩樣。
唯一不同的是,我讀書時自認一見鐘情的男孩給我發QQ了,“祝你生日快樂”。六個字,這是我要到他聯系方式五年來,他主動跟我說過的第一句話,然后,便再無其他。
每個人在人生的這趟列車上,都會遇到很多人,有些人用來錯過,有些人用來來傷害,最后也許就剩下你自己。
2012年夏,廈門的六月,天氣灼熱,校園氛圍卻格外憂傷,鳳凰花開滿大大小小的角落,意味著畢業季來了,分別已經不遠。
那一年,離我畢業還有一年。而我卻已經開始有些淡淡的憂愁了,或許是被眼前那些即將離別的情景帶入。“要是畢業前能跟他說上一句話,就無憾了?!边@是我對閨蜜說的。
他跟我們同一級,但不同一個院系。第一次見他,是在學校的食堂吃早餐,獨來獨往,濃眉大眼,五官很端正。本來沒有特別注意,只是,幾乎一個學期,我每天早上7點半左右就去食堂吃早餐,然后去圖書館自習,90%的時間都會跟他撞上。當時,我就在想,一個男生還挺自律和好學的,大多數人還在睡懶覺的時候,他已經吃完早餐開始學習。漸漸的,我開始偷偷留意他,也故意坐在離他很近的地方,但終究也沒有鼓起勇氣主動說上一句話。
也許,那會兒,對一個人的喜歡更多是好感,并不期望能有故事,只是默默地讓它成為心底的秘密。
直到畢業季,我的一句隨口說出的話,閨蜜當真了。有一天,我和閨蜜一起去食堂吃飯,跟往常一樣,還是遇上他。趁我不注意,閨蜜走到它跟前,“我好朋友想認識你。”然后,閨蜜拿出了手機,讓他把自己電話號碼輸進去了。
就這樣,毫無防備,我拿到了他的手機號。那時候,微信還沒有微信。糾結了好幾天,我發了第一條短信,"很抱歉,我朋友冒昧了,很想成為你的朋友。"并問了他QQ號。然后,緊張又不安地等待著他的回復,既擔心他直接不回,又害怕他覺得我不矜持。后來,他回了,說"你的朋友值得深交。"這是我我們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聯系,雖然也加了QQ。
有時候,遇到一個人,他哪里都好,就是不適合你。我對他一見鐘情,卻只是他身邊的路人。
后來,我們都畢業了,聽說他去了北京,而我,來了深圳。從此并無聯系。
再后來,我遇到了我現在的先生,不完全算一見鐘情,但見第一眼開始,我便知道,我們彼此適合,他就是那個我命里注定白頭偕老的人。
愛情就是這樣,來來往往很多人,但最后只會有一個人愿意陪你走到生命的盡頭。
不管怎么樣,感激那些,曾出現在我們人生中的那些人,來過,錯過,最后還是成為了記憶里的陌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