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析基礎
1.用戶心理分類
用戶心理分析的基礎是建立于了解了各種用戶心理之上。
而用戶心理都有哪些呢?為了更好地枚舉用戶心理,我們可以依據馬斯洛需求理論進行分類。
依據馬斯洛需求理論(不包括生理需要),劃分的需求如下:
需要 | 具體描述 |
---|---|
安全需要 | 人身安全、秩序、穩定、保障 |
感情需要 | 友誼、愛情、親情、關懷、人際 |
尊重需要 | 認可、地位、成就、聲望、對他人尊重、被他人尊重 |
認知需要 | 知識、好奇 |
美學需要 | 美麗、勻稱、欣賞 |
自我實現需要 | 道德、創造力、自覺性、問題解決能力 |
2.知乎用戶分類
知乎用戶在知乎中可以扮演兩個角色:回答者與讀者。
分析會將兩類角色分開進行討論。
二、知乎的用戶心理分析
A. 對于“回答者”的用戶心理分析
主要包括:安全需要、感情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實現需要。
1.安全需要——希望能夠得到版權保障、穩定秩序的社區環境
我們可以看到,許多的知乎的回答者都會在自己編寫的答案底下附屬“本文由……編寫,未經許可禁止轉載等”;
另外,還有的回答者會在個人介紹中表明版權。
2.感情需要——社交,希望結識名人
基于《第一次民間版知乎用戶分析報告》中的數據:
數據中可以看到,雙向關注率與粉絲數量呈正相關關系,也就是說,大V也喜歡和大V做朋友,這實際上體現的是一種物以類聚,人以群分的現象。
(實際上,對于一般的讀者也是喜歡和名人大V社交。)
3.尊重需要——希望得到認可、能夠體現自己的身份
“在知乎回答問題,你在乎別人點不點贊嗎?”的問題中,有如下回答。
這位知友認為,每個點贊都是心有靈犀,也代表著他人對自己的認可,可見用戶的尊重需要。
另外,有知友在“每個答案前加“謝邀”成為知乎名人的標志了嗎?”中回答:
知乎中出現的“謝邀”的現象,實際上透露著一個回答者需要認可,需要體現身份的需求。
4.自我實現需要——體現自己的創造力與問題解決能力
知友回答問題之后,會有一種實現自我的感覺,因為自己精心編寫的答案體現了自己的創造力以及問題解決能力。
在“為什么你會花費時間在知乎上回答問題?”問題中,有人說到回答問題后具有釋放思想的快感。
B. 對于“讀者”的用戶心理分析
主要包括:安全需要、認知需要、美學需要。
1.安全需要——“儲存”、收集有用的信息,獲得安全感
知乎中存在一個現象,用戶會收藏很多很多高質量的回答,等有空了再看,而有時候僅僅是收藏,這實際上一種出于安全需要而去收集有用內容的心理現象。
2.認知需要——用戶希望學習、獲得成長
知乎這款產品成立的根本是建立在用戶有認知的需要。
3.美學需要——美能帶來愉快,希望獲得美麗的東西
在知乎里常逛的知友會發現一個現象,就是關于圖片的問題,或者有很多圖片的回答的贊同數往往會很高。
這實際上表明了用戶的美學需要。
三、知乎的產品功能設計分析
通過上述部分,我們分析了知乎用戶的許多心理。而知乎也對其中的一些用戶心理需求做了一些額外的設計。具體如下:
1. 穩定的秩序、版權的保障(回答者的安全需要)
功能:
- “作者保留權利”
在每個答案的底部,都有“作者保留權利字樣” - 舉報功能
舉報功能懲罰了一些知乎用戶的不良行為,有利于營造良好的社區氛圍,滿足回答者的安全需要。 - 知乎版權(付費授權功能)
知乎版權團隊會私信每位用戶,告知知乎版權的活動的進展,以及推出了付費授權功能,保障每位原創作者的權益。
評價:
平心而論,知乎目前的社區氛圍還是不錯。而知乎對于這方面的功能設計我認為已經足夠了。
因為,更重要的是真正有行動使得這些功能良好的實施。比如舉報功能,如果一個用戶舉報了另一位用戶,如果知乎團隊沒有良好地處理,功能設計再好也無用。
營造社區良好的氛圍重要的是運營,而非功能設計。
而以上三個功能設計,我認為已經不錯了。
2.社交、結識名人(感情需要)
功能:
- 開放的個人信息。
在知乎可以輕松地找到一個人,可以通過搜索、回答者(除了匿名回答)、收到贊關注信息、私信等方式獲得一個用戶的信息(完整的個人頁面)。
如此簡單地獲取用戶信息為知乎用戶間的社交提供了便利。 - 關注功能
關注是單向的,而且,允許查看關注者的關注者,也就是說,理論上可以搜索到所有的人。
評價:
知乎上的社交功能與微博類似,是一種允許單向、開放的形態,并沒有特別的地方。
3.體現自己的身份和地位(回答者的尊重需要)
功能:
- “一句話介紹自己”
用戶能夠以一句話簡單地介紹自己。
評價:
看似是一個非常簡單的功能,但是,非常有用。
很多知乎用戶用來描述自己的職位(CEO等等),以及自己的專長等等,這實際上表明了一個人的身份、地位等等。
雖然簡單,但是滿足了用戶的需要被尊重的需要。
4.收集與存儲有用的信息(讀者的安全需要)
功能:
- 收藏與熱門收藏
收藏功能給用戶了一個途徑進行“存儲”,熱門收藏給用戶了一個途徑進行“搜集”。
評價:
收藏與熱門收藏雖然表面上只是提供了一個途徑讓用戶搜集的資料進行存儲,實際上潛意識地滿足了用戶的安全需要(多存點信息以備后用)。另外,當用戶的搜集工作做得十分好的時候,還會產生成就感。
熱門收藏給予了用戶搜集的途徑,而收藏給予用戶實現存儲的途徑。
總之,功能簡單但效果拔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