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得空觀看了由陸川主導,多國人士創作,聯合迪士尼出品的自然電影《我們誕生在中國》。從個人角度來說,我非常喜歡這部電影的各方面,特試寫一篇簡評,但愿更多的影迷能夠對這部電影產生興趣。
主題與意義
《我們誕生在中國》這部電影的主題是向世界展示有中國特色的自然生態。影片的意義在于讓世界了解較有代表性的中國動物及其生存環境,從側面展現部分中國文化。
影片中所蘊含的中國文化主要有兩大方面。物質文化包括具有中國特色的動物如丹頂鶴、雪豹、金絲猴、藏羚羊、牦牛、熊貓等,以及中國自然地理風光如巴蜀竹林、東北雪原、可可西里等。精神文化主要包括佛家的生命輪回、道家的陰陽平衡、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等。
影片以四季的更迭為時間線,生動地體現了生命從誕生、逝去再到重生的輪回過程。例如以解說動物界的雄雌搭配、熊貓毛色的黑白相配展示了道家的陰陽平衡思想;以審美的角度拍攝、理解與親近自然展現了儒家天人合一的思想等。總之,影片從整體上看具有較為濃厚的中國文化色彩。
敘事
影片的敘事好似珍珠項鏈。時間為項鏈的串珠線,不同角色的故事則為珍珠。情節的展開根據不同的時間與地點慢慢呈現,娓娓道來。故事的演繹則很好地契合了自然界四季轉變的規律。
角色
影片主要有這樣幾個角色:丹頂鶴群、羚羊家族、熊貓丫丫和美美母女、金絲猴淘淘及他的家人、雪豹達娃和她的孩子等。
丹頂鶴在中國文化中象征著長壽與隱逸,因此也被稱為仙鶴。影片首尾呼應,皆由丹頂鶴出場帶出故事情節。“每一次丹頂鶴的起飛,都代表著一個生命的逝去與重生”,這句臺詞使影片更具佛教情結。
藏羚羊是可可西里地區特有的動物。母藏羚羊每年會離開公藏羚羊遷徙一次,到卓乃湖邊產下小羚羊后再集體回遷,小羚羊在回遷過程中會根據氣味和母羚羊緊緊相隨,直到與苦苦期盼的公藏羚羊團聚。據說至今科學界也解釋不清為什么會有如此的遷徙。通過敘述藏羚羊的故事,展現了可可西里廣袤草原的美麗與生態環境的奇特,也使影片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
熊貓丫丫和她的孩子美美的故事則以秀麗的巴蜀風光為背景展開,故事情節簡單,但卻深刻體現了關于母愛、成長與自由的關系,令人感動。
視點
本部影片的視點非常真實,原生態地再現了中國的自然風貌和動物習性,被稱為“動物大電影”。導演陸川介紹說:“在美國這種叫做自然電影,中國暫時還沒有,自然電影是介于紀錄片和故事片之間的類型。”可見這部電影的視點不同于以往國內的普通紀錄片,而是具有敘事風格的自然電影,比普通的紀錄片更為生動有趣。
配音
影片的臺本是由陸川親自完成的,而配音是由周迅擔當。一方面,陸川的臺本將原本無人性的動物界賦予了人類的靈性,使關于成長、家庭、自由、自然、生命輪回等主題的闡釋更具人性的溫暖;另一方面,周迅或幽默活潑,或淡定從容的旁白,更是為這部影片增添了不少魅力。此外,電影的背景音樂結合了中西方多重元素,配合情結,既有中國風的配樂,又有現代感的西方流行樂,使影片也具有“國際范兒”。
鏡頭
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是影片結尾的花絮。由花絮可以看到,影片很多鏡頭的選取都是攝影家耗費時間與心血精心拍攝的。有的為選取一個鏡頭要在暴風雪當中苦等幾天,有的則要在叢林里和萌寵們耐心地“和平相處”,才能捕捉到少數幾個特寫鏡頭。影片呈現出的高質量畫質和唯美景象,不得不讓觀影者折服于這些大自然攝影家的敬業精神。
觀感
今天觀影時發現周圍有許多家長陪伴孩子一起欣賞,偶然間聽到有孩子與父母歡快而低聲地交流著角色的可愛,從中可以感受到孩子對于這種“本真”電影的興趣,回來后又看到不少網友對此部寫實電影給予了高度好評。相信熱愛自然與生命的影迷一定不愿錯過這部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