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睡前程序——選擇《哪有沒時間這回事》
提到女兒,她成長過程中我可是學到了不少東西,光是看育兒類書籍就收獲頗豐。記得不到一歲時,她總是很晚才睡,總是各種玩各種鬧,載歌載舞,就是不愿意睡覺。育兒百科說要給孩子建立一套固定的睡前程序,并且堅決地執行。設定好什么時候洗澡、什么時候吃奶、什么時候上床、什么時候講故事、什么時候關燈,每天按著這么一套執行,她會很快習慣,到點也就睡著了。我們照著執行,果然靈驗。
要是沒有睡前程序,孩子會用自己的方式把能量全部耗盡,才會倒頭大睡。仔細想想,成人也是一樣,只不過耗盡自己的方式很成人而已。
后來我就把睡前程序這個思路放進了我的課程中,推薦給所有學員。具體來講就是每天以洗澡為起點,開始自己的睡前程序。
先插一句關于洗澡的問題,晚上舒舒服服地洗個熱水澡會促進睡眠,但很多人的洗澡時間是不合適的,不能在睡前才洗,那樣會睡不著。按照專家們的推薦,基本上要在睡前1.5-2小時洗澡,這樣對2小時后的睡眠最有促進效果。也就是說,睡前程序開始于你期望的睡覺時間的2小時前,比如你期望11點上床睡覺,那么9點就應該去洗澡。
洗澡后,你就要進入沒勁兒但充實的晚間時段了,和家人朋友交流、聽音樂、讀書、冥想打坐、適度鍛煉,總之是那些讓你放松且不亢奮的事情。要把它們一項一項地列出來,寫成清單,然后每天按順序做。很快你就會習慣,只要早上起得夠早,白天適度小憩沒有大睡,到點你自然困了,脫衣服、關燈、上床…….晚安,明天見。
I 建立睡前程序
入睡困難多半是因為我們沒有建立起來固定的一套睡前程序,好的程序能夠幫助我們的身體養成很好的生物鐘,快速進入睡眠狀態。研究表明,睡前洗個熱水澡能夠幫助我們降低身體的體溫,低溫狀態更有助于我們進入睡眠。但熱水沖澡從沖完到體溫進入適宜入睡狀態,需要兩個小時左右,所以在洗完澡到入睡中間這段時間,不能安排容易讓體溫升高的活動,適宜安排讓自己放松靜下來的活動,比如冥想,讀不需要大腦深度思考的“閑書”,打坐,聽音樂等,通過這些活動讓自己的身體進入到充分放松的程式。
A1
1、睡前無聊瞎看書,看小說,看盜墓筆記,越看越揪心,越看越興奮,越看越睡不著,然后一直看到凌晨三點,第二天早上爬不起來,正事兒沒時間了
2、睡前跟小伙伴嗨聊,侃大山,越聊越興奮,越侃越高興,然后都睡不著了,第二天一早一群熊貓;
A2
1、晚上八點沖個澡;
2、給娃貼視力貼,她躺臥我腿上,閉眼貼藥貼;我們兩個有一搭沒一搭聊聊她學校的事情;
3、一起聽睿心的放松冥想音樂;
4、睡覺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