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大部頭的著作,共有三本。拿到書的時候,我甚至有點惆悵,一是因為內容太多,三本加起來有1000多頁,對于閱讀外國文學書籍尚在起步階段的我來說,真的是一個挑戰;二是因為它是一部20世紀史詩巨著,對于不大喜歡歷史的我來說,還真是擔心讀起來舉步維艱。
當我把這部書列入讀書列表,提上日程的時候,我在心中默默告誡自己:這是一部暢銷全球的圖書,每三秒賣出一本,肯定有它的精髓所在。
于是,我耐著性子拿起第一部開始讀起,沒想到,每一頁都有故事,每一頁都有觸動。帝國衰落,英雄崛起,真愛無敵。我忍不住和書里的角色在戰火硝煙中同呼吸、共命運,并期待著美好的結局。
我迫不及待地讀完第一部,接著讀第二部,再讀第三部。書里營造了一個既熟悉又美妙的世界,根本停不下來,這個時候真的懂了為什么前輩們會創造“愛不釋手”這個詞語。竟然,三天讀完了。果然如書腰上所說“平均3個通宵讀完”??磥碚娴氖牵簺]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以后萬萬不可對一件事情草草的下定論了。
也不得不感嘆作者肯·福萊特講故事的驚人本領,一戰背景的大格局,各國戰事、情事,信手拈來,且每個人物形象飽滿立體,栩栩如生,感情充沛不做作,隨時都可能讓人爆淚。
《紐約時報》也曾評價《巨人的隕落》:
戲劇沖突和歷史真實被如此生動地展現,引人入勝,福萊特是真正的大師!
有人說肯·福萊特其實跟金庸很像,他在歐美出版界的地位絕不遜于金庸在中國的影響力。而且他們都是那種肚子里裝滿真材實料,但絕不以此刁難讀者尋找古怪存在感的好作家。讀完這部作品,我也深以為然。
這部書的名字叫《巨人的隕落》,對于看過這部書的大多數人來說可能會覺得巨人指的是隕落前的帝國,或是那些被趕下臺的帝國統治者。其實,關于隕落的巨人,我也是這么理解的。然而更讓我振奮、引誘我把這1000多頁3天翻完的是那些歷經磨難逐漸成長起來的勇者,在我心里,他們是真正的巨人。
他們是威爾士的礦工少年,是窮困潦倒的俄國兄弟,是出身顯貴、思想獨立、為愛敢于放手、敢于放下身段的性情女子茉黛,是做過仆人、當過小三、不拋棄不放棄、終而事業愛情雙豐收的睿智女人艾瑟兒,是身世凄慘、受盡欺凌、緊緊抓住救命稻草、終而獲得幸福的堅強女子卡捷琳娜……
不要以為他們和我們有什么不一樣,他們都是再普通不過的平凡人,要說哪里不一樣,那就是在人生最低谷的時候,他們敢于直面慘淡的人生,咬緊牙關,勇往直前。
絮絮叨叨,說了這么多,介紹下這部書吧。
整部小說以第一次世界大戰為背景,講述了每一個邁向死亡的生命都在熱烈生長的故事——威爾士的礦工少年、剛失戀的美國法律系大學生、窮困潦倒的俄國兄弟、富有英俊的英格蘭伯爵,以及癡情的德國特工……從充滿灰塵和危險的煤礦到閃閃發光的皇室宮殿,從代表著權利的走廊到愛恨糾纏的臥室,五個家族迥然不同又糾葛不斷的命運逐漸揭曉,波瀾壯闊地展現了一個我們自認為了解,但又從未如此真切感受過的20世紀。
讓我感觸最深的金句是:
世界是屬于勇敢者的,所以世界是屬于我們的。
很喜歡這句話,多少次我們在人生的路上跌跌撞撞,卻沒有爬起來。是跌的太疼嗎?不,是我們膽怯了。不敢再站起來向前,怕再次跌倒。
從今天起,讓我們學著勇敢一些,再勇敢一些,也許我們成為不了一個光彩奪目的巨人,那就做個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來的勇者吧!每一個歷經坎坷到達終點的人,都是自己心目中的巨人,值得每一個人喝彩。
快落筆時,耳畔響起了汪峰的《怒放的生命》:
曾經多少次跌倒在路上
曾經多少次折斷過翅膀
如今我已不再感到彷徨
我想超越這平凡的生活
……
旋律久久回蕩,只愿念念不忘,有所回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