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是我讀大學的地方,一個很神奇的地方,一個很傳奇的地方。
重慶方言管小妹妹叫“幺妹兒”。重慶的“幺妹兒”也很神奇,也很傳奇。
最近有個幺妹兒再次火了。其實本來沒啥,無非是一個在位置上做得好好的女同志,然后辭職做了狀師。挺平淡的一件事,尤其在浪潮中,這本來連個浪沫都算不上。
巧就巧在,幺妹兒以前和一些敏感事件有關(guān),受到過敏感人物器重,也做過一些不知道是“不得已”還是“很感恩”的事情。一時間,有批的,有罵的,有諷的,有笑的……但事情總是兩面的,有罵娘的,就有拔愴的。另一撥人就開始了,勇氣、情懷、支持、點贊,以及“你們不是好漢”之類。
有人問我怎么看。嚴格意義上來說,她是我?guī)熃?。?9級,她96級。所以,從情感來說,真的不想講什么,但當一切對事的評論被某些受了招安的人,歪曲為對人的攻擊時,不得不說兩句。
在校時,她那一屆,無論是能力、學識,還是專長、優(yōu)勢,幺妹兒都屬于不起眼的那種。這樣一名資質(zhì)平平的人,不論男女,如果不是因為那些敏感詞,是無論如何也走不到今天這個位置的。這是事實,與性別無關(guān),任誰都否定不了。
熙熙攘攘,利來利往。就像有些人說,你要是在這個位置上,你會比她做得好嗎?難道你當時不會羨慕嫉妒恨嗎?
確實,沒幾個人會做得比她好。但路是自己選的,許你做得,就許別人說得。“長得丑不是你的錯,但出來嚇唬人,就是你不對了”,話糙理不糙。
講情懷的人不是常說嗎,既然自己選擇了這條路,爬也要爬完。又說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怎么到了一件本來就有是非定論的問題上,標準就不一樣了呢?這怎么就是欺負女人了呢?難道在性別面前,臉可以不要?是非觀也可以不要了嗎?怎么沒見你喊:這樣欺負樸槿惠大媽,你們還是男人嗎?
拿立場當情懷,就像拿雞毛當令箭。你唬誰?
當年外強中干,一句嫖娼論丟盡全國同行的臉;如今站到對面,祝福她。但她做的事,對錯有定,“雖護前者不能諱也!”,任何人掩蓋不得。哪怕她捐個貢生,進個私塾,盤纏多,馬快,把式好,當年那兩往北的車,也轉(zhuǎn)不向南。
人,難就難在客觀。做人如此,做事如此,寫作亦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