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伴隨著那首八十年代的歌《在那桃花盛開的地方》開始,兩個歡聲笑語的孩子帶我們進入醫院,見證他們母親“醫療事故”的發生,一位搶救成功的車禍傷員因為突發藥物過敏死亡,責任護士張淑梅被質疑給病人用的是青霉素而非醫囑上的利多卡因,離開崗位,她多次申訴,每次卻都無果而終,逐漸精神恍惚,再加之女兒的走失,承受不住,自殺身亡。兒子小斌見證了這一切的發生。
三十年后的美籍華裔專家莊恕來到仁合醫院胸外科,不為復仇,只為尋求當年母親“醫療事故”的真相。
就制作水準而言,畫面和質感是不錯的,個人很喜歡整部劇開始時的處理方式,有年代的質感,由人及事,長鏡頭牽引著我們見證醫院里這個故事的發生。
關于揚帆,先對他沏茶的場景進行特寫,再是他本人呈現在觀眾視野中,從他沏茶的一系列的動作、他和進修醫生楚珺之間的對話、他對陸晨曦指責楚珺給不需要輸血的病人輸血這件事的態度以及他的眼神,都表現出了這個人心思深沉、城府頗深。這個場景無論是拍攝的角度,還是演員的表演,個人都很喜歡。
《外科風云》播出之后,很多人指出劇中有一些細節的處理不盡完善,莊恕在手術室里自己系腰帶、陸晨曦作為主治醫師帶著副主任去查房、陸晨曦穿著高跟鞋行走在醫院里……一直認為,在影視作品中,細節是具有魅力的存在,很多影視作品之所以成為大家稱道的經典,就是由于一些細節性的經典畫面。作為一部醫療劇,盡管編劇朱朱有過臨床經歷,也有醫學顧問在拍攝現場全程指導,還是沒有避免這些不盡完善的細節的發生,而這確實影響了《外科風云》這部劇的整體魅力。
它不是一部教學片、不是一部紀錄片,但是他們想通過這部劇表現一種職業精神、傳達一種情懷,可以看出來是認真的。制片人侯鴻亮說,在影視行業,相關民生的,教育和醫療兩個題材是比較欠缺的,他覺得在和平時期只有醫療劇才能使人的情緒、人的情感達到一個一致的狀態,所以他們決定繼《到愛的距離》之后再次嘗試做醫療劇,盡管《到愛的距離》的嘗試并不是很理想,盡管在中國醫療劇確實很難做。
在劇中,陸晨曦和胸外科的主任揚帆發生沖突,在會上決定離開胸外、離開仁合,但是聽到廣播里有重大事故的發生,她沒有猶豫的把手上要帶走的東西交給了別人,奔向了急診室參與搶救,我想這是一個醫生的本能反應,那就是治病救人,任何事情都沒有生命重要。
一位性格急躁、工作繁忙的學生處處長來到仁合就診,在呼吸內科就診完,沒有問題之后,她又來到了胸外科,結果與陸晨曦發生爭執,甚至和陸晨曦動了手;但是之后,車禍發生,這位學生處長又被送回醫院,需要緊急手術,因為莊恕那臺手術陸晨曦做不了,等到副院長或者揚帆下臺,病人感染的可能性就會極大增加,所以陸晨曦還是第一時間選擇了自己為她進行手術,承擔著一旦手術過程中出現意外,就很難說清楚的風險。
急診鐘主任說:“干了三十年的大夫最難的往往不是面對搶救室里的患者,而是面對患者家人親口承認我們無能為力了”,這部劇并沒有把醫生塑造成高大全的人物,讓我感觸最深的就是:他們是醫生,同樣也是平凡的普通人。
一位丈夫因為過失殺人被判死緩,被釋放之后又身患肝癌;在丈夫服刑期間,妻子一直撫養女兒,等待丈夫歸來;妻子病重,需要進行肺移植,丈夫肝癌二期、心梗,醫生無能為力,他自己也不想繼續接受治療,唯一的心愿就是希望能去看一眼自己的妻子,丈夫拉著妻子的手離開了這個世界,他希望把自己的肺移植給血型相同的妻子,不為贖罪,只為妻子能多活幾年,可以見證女兒步入人生的一個又一個階段。
一個分散的家庭在最后的時光里沒有一點恨,都是寬容和善良,縱使十一年里見證了很多生死離別,但是看到病房里一家三口的畫面,陸晨曦還是掉了眼淚。
從現在看來,院長傅博文是當年那場“醫療事故”的關鍵人物,那件事也讓他愧疚了三十年,甚至無法彌補。他因為手術后的胸痛和其他壓力導致了抑郁癥,再加上過量的服藥形成了藥癮,使他已經很難通過自行控制治愈了,甚至都難以完成一臺完整的手術,在肺移植手術當中,幸好有莊恕的參與,才使手術順利完成。“我只是舍不得離不開手術室,不是為了利,只是舍不得,為了這把手術刀,我付出太大的代價”,而這份代價,想必就是幾十年的愧疚,還有當年那件事憋在心里不可言說的隱衷。
編劇朱朱說,在醫院里面往往是最疲憊的人面對最絕望的人。這里有沖突、矛盾、生死離別,但是也有溫暖和感動。
因為陸晨曦直接的性格和嚴格的要求,她所帶的人都比較怕她,但是在她要離開胸外的時候,大家吐露心聲,其實都懂得她的良苦用心,這份理解本就是一種溫暖和感動。只有真正關注、在乎你的人才會很直接的指出你的問題,因為她們的初衷就是希望看到你的成長和進步。我們的校園節目在正式播出之前都會有老師進行審核,有時候我們也會吐槽老師對細節的把控太過嚴苛,但其實我們都清楚她是為了更好的節目效果,也是為了時刻提醒我們細節的重要性,而且正是因為這份嚴格,我們節目的制作水平也日益提升。
陸晨曦的前男友出現在醫院的時候,大家擔心陸晨曦觸景生情,把自己的甜食都貢獻出來,希望緩解陸晨曦的心情;鐘主任看重陳紹聰的資質,勸他升職稱,可以看出那種前輩對后輩的關心和提攜,鐘主任還把自己家養雞下的雞蛋拿過來給大家分,像一個大家長的感覺。
他們一起面對病患、搶救、遺憾自責、感謝和成就,堅守自己的職業和理想。盡管有不盡完善的地方,但是我覺得它是一場有溫度的外科風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