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誰帶娃,深度連接才是帶好娃的關鍵

?

自從我的倆個娃相繼出生,我就經常和一群帶娃美媽們在遛娃時互相交流,互相吐槽,其中也有長輩來遛娃的,也加入吐槽行列。

全職帶娃的美媽們吐槽:真累,夜里從沒睡過整覺,白天等娃睡覺了,就要搞衛生,買菜做飯。

有請阿姨來幫忙的美媽:阿姨懶,不會帶娃,不放心娃給她帶。

不過大家一致意見是:最好不讓家婆幫忙。

一聊起婆媳話題,大家就七嘴八舌的說開了,原來大部分美媽在做月子的時候,家婆都有來幫忙,但短短幾天相處,就產生了口角。所以大家寧好自己辛苦點,也不想讓家婆來帶娃。

而坐月子家婆沒來幫忙的美媽們呢,則紛紛吐槽婆婆冷漠,坐月子都不來幫忙一下。

這時也在一邊溜娃的老人家們,也開始吐槽:年輕人沒經驗不會帶娃,嬌氣,還指責老人不會帶。

這些在長輩中,有的是家婆,有的是外婆,都是來幫帶娃的。

更有個別例子的,是公公婆婆外公外婆一起來幫忙,分工合作,有的負責買菜家務,有的負責帶娃。但問題來了,負責買菜的嫌棄帶娃的,說對方不懂帶孩子,孩子才這么嬌氣,三天兩頭生病,還認人……

類似的吐槽此起彼伏,每天的溜娃就如吐槽大會一樣,在陽光下,紛紛冉冉。

全職媽媽有全職媽媽的煩惱,老人帶娃有老人的煩惱。

家家都有一本難念的經吶。

那到底是媽媽自己帶娃好,還是隔代帶娃好,如何定論?

01

首先,是家庭和睦的問題,孩子的出生,一下打破了原來的二人世界,家里多了一個孩子,便需要有一人照顧孩子,家務等事。能自己在家照顧娃的再好不過,但好些媽媽本身又要工作,沒法做家庭主婦,只能請人來照顧,一般首選會叫雙方的父母來。

長輩來了,兩代人的育兒理念有不同的意見,界線感不足,還出現女主人主權的地位之爭,家里從此雞飛狗跳。

這樣的事例多不勝舉,試問在這樣的環境下,孩子如何能健康成長呢?

我有一鄰居生了兩個孩子,鄰居是一對年輕的時尚父母,兩夫婦開了一網絡游戲公司,因為自家公司,主要老公打理。美媽平時時間比較多,也自由一些。

老大出生時是女方的媽來幫忙帶娃,坐月子家婆也來幫忙了,但鬧得不是很愉快,大家礙于修養面子都沒吵,月子一過,婆婆就回老家了。孩子是外婆幫帶大的。

到老二出生時,外婆覺得吃力,便叫家婆也來幫忙帶,這時問題來了,家婆疼老二,外婆親老大,兩孩子在家里經常爭斗爭寵,兩親家暗地里也互相爭執較勁,誰都看不慣對方的養育方式。年輕夫婦夾中間,焦頭爛額,最后決定雙方老人都回老家去,高價請來了阿姨,也無濟于事,孩子的很多問題已形成。

最后鄰居用了好長時間, 經過不斷的陪伴和修補,孩子們之間的問題才得以慢慢緩解,不會一下就爭寵互斗。

02

隔代帶娃帶來很多問題,于是很多媽媽選擇了全職帶娃模式。

身邊很多自己帶娃的媽媽,大部分是經歷了一段老人帶娃后,互相產生了矛盾,最后干脆自己辭職帶娃,

但這樣情況就解決了嗎?

我發現,全職帶娃的媽媽們,也不是解決育兒問題的最佳方法。

首先,很多媽媽開始變的不修邊幅,整天如一黃臉婆。

我就看了身邊無數這樣的例子,我記得我們小區有一媽媽,懷孕的時候,整個人散發著要做母親的光輝和神采,每天和老公手拉著手一起散步。過了好幾個月,我遇到她,嚇了一跳,除了生產完帶來的正常的肥胖臃腫,最主要是她變的黯淡無光,憔悴不堪,如一大媽一樣,我差點認不出來了。

在溜娃聊天八卦中,我了解到她的情況,原來她一開始就決定自己帶娃,辭去了原來很好的工作,做起了全職媽媽,但孩子出生后,一地雞皮的生活,加上老公又幫不上忙,她一人帶著娃感到很無助,又覺得很沒有價值感,她很想能回到職場去,但又放不開孩子,不放心孩子給別人帶。

她這種狀態帶娃對孩子又有什么好處呢?孩子需要的是一個陽光溫暖的媽媽,而不是一個毫無活力的媽媽。

像她這種例子有很多,我經常在想,與其這樣,還不如讓長輩幫忙帶娃好了。

03

看到了身邊這么多的帶娃事例,我不由的慶幸自己還算是比較幸運的那一個。在孩子出生后,我就決定自己全力陪伴他們長大,我一直請著人來幫忙家務事,沒和家婆一起住,但需要是也會請她幫幫忙,我自己也一直在育兒的路上自我成長,重要的是在育兒的路上我樂在其中,累和快樂并存著。也結交了很多志同道合的媽媽,一起結伴同行。這些媽媽里有工作的,有全職帶娃的,也有請人幫忙帶娃的。

我發現身邊這些正能量的媽媽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界線清楚,有愛而樂觀,不會因孩子而犧牲太多個人追求,工作再忙,都會抽出時間陪伴孩子,進行深度連接。

沒錯,深度連接。

在探討到底是自己帶娃,還是隔代帶娃的問題上,我覺得,無論你選擇什么樣的育兒方式都好,你唯一不可缺乏的就是要和孩子進行深度的有意義的連接。

我認識的一個事業成功的媽媽,她是事業孩子兩不誤,孩子請了家婆來幫帶,但育兒的觀點和方式都是以她為主導,家婆只是執行,但過程中她和家婆的溝通并不是爭執,而是熏陶和感染,譬如讓家婆多看育兒書,讓家婆多參與到孩子的活動中。她自己下班回家后會找時間好好陪伴孩子,孩子也很親她。

而有一些孩子雖是全職媽媽自己帶,但媽媽每天只是照顧孩子吃喝拉撒,和別人照看孩子沒什么兩樣,沒有深度陪伴,就只是機械的工作而已。孩子看上去安全感不足,和媽媽的親密感也不夠。

相比之下上班的媽媽反而只要每天拿出一點時間和孩子互動,做游戲,陪伴孩子,也能讓孩子感覺到媽媽的愛。

面對長久存在的隔代教育問題,這是一個一時無法解決的事,需要兩代人的共同進步和意識到各自的界限,才能和平相處,這是個無奈的選擇,但如果你最后選擇了隔代帶娃,你可以先從改變自己做起。

在這個誰都扯不清的育兒問題上,到底是全職帶,還是隔代帶,我個人觀點,要因個人現實情況而定,無論你如何決定,有一點一定要做的是,讓孩子和你深深連接,讓孩子感覺到媽媽的心,因為任何人都代替不了媽媽的愛。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離別是為了下次更好的相遇。 2013年9月21日,天空蔚藍,秋天的爽朗,注定著這一場的邂逅。 友J第一次離...
    芷渃蒹葭閱讀 345評論 0 1
  • 吃,是人類亙古不變的關注話題。尤其在中國,從古到今,吃的花樣不斷在翻新。曾經在某篇帖子看見說:想到英國的食品,...
    9nine閱讀 362評論 0 2
  • 他在星巴克里坐著等著她,有點期待,有點焦慮。 他要出個長差,大概20多天才能回來,昨天晚上猶豫了一會,給她發了一條...
    不貳行閱讀 405評論 1 0
  • 漫長的等待弄的心浮氣躁的,決定背上包,去鳳凰,火車晚點,在車站呆了漫長的8小時后終于踏上火車,又在車上呆了10多個...
    愛吃奶油的猴子閱讀 221評論 2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