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住在城鄉交界處,所以每天下班時開車會路過南京南街和渾南西路交叉路口附近的一個“路邊地攤菜市場”,這里每天下午三四點鐘開始聚集一些附近大地種菜的菜農們,他們會把自家菜地里白天被批量收購后剩余的一些菜,拿到這里,沿著南京街路邊擺地攤售賣,附近的居民或者路過的人都會在這里撿到一些特別便宜,給錢就賣的新鮮蔬菜。
昨天晚上我路過那里時,在一個菜農大哥那里買了幾樣菜,習慣性的想用微信支付一下,沒料到菜農大哥說“我的微信零錢額度到上限20萬了,現在不能用了?!蔽疫吀跺X邊和大哥聊天:“去年11月份才開始的限額吧,你這也就大半年就到上限啦?!贝蟾缯f:“微信收款挺好用的,我這半年就用它收款了,不知不覺就到了唄。”
我的心里微酸,真的,突然就想到了自己那點微薄的工資獎金。然后想到了前幾天熱議的話題:《雞蛋餅大媽:我月入3萬,會少你一個雞蛋?網友們被受暴擊!》我想如果是沈陽的網友,比如你,看到我這到這里,心里是不是也受到了一萬點的暴擊呢?
其實這種感覺,會在我們聽到“外賣小哥月收入過萬、練攤燒烤一個夏天賺30萬、農村大哥直播釣王八2小時收入過萬”這些信息時,心里都會酸酸的,甚至有種“憑什么”的念頭鉆出來。
可我想請問,你們憑什么感覺到“酸”,感覺到“不舒服”,你們是不是潛意識里就認為“985、211”高校畢業、“西裝革履、高檔寫字樓里工作”的你們,就一定要比那些“風餐露宿”、“看起來不是那么體面的工作”的人“理所應當”賺得多。這是從哪里冒出來的“自以為是”的“優越感”?其實,世界從來都是在獎勵那些肯付出努力的人,這個定律亙古不變。
從前如此,今后也是如此。你是如此,他們也是如此。任何美好禮物的背后,都有得到它時必須要付出的代價。
誠然,當年上學時,你比別人肯多付出努力、付出時間去好好學習了,所以世界獎勵你考上了好大學,得到了一份“體面的工作”。可后來呢?你又在為你的人生努力過什么?在相對輕松的環境里,餐位素食,十數年不變的思維和不思進取,卻整天都在做著“不切實際加薪”的幻想。一味的躺在“過去的功勞簿”上,不知廉恥的向社會索取“你根本配不上的高薪酬”。得不到,就只知道怨天尤人、怪社會怪出身。而別人正在十倍于你、百倍于你的努力和付出,人家當然會收到來自世界的善意獎勵啊。
你只看到了外賣小哥月收入過萬,可你沒看到他們風雨無阻騎著電動車在車水馬龍的城市里的穿梭,沒有看到他們為了得到1個五星好評,主動幫助顧客倒垃圾、抬東西。他們付出的體力多一些,收入就多一些,這個世界是公平的。
你只看到練攤烤串一個夏天賺了30萬,可你沒看到他們起早貪黑自己去上貨、買料、切肉、味肉、穿串的辛苦奔波,沒有看到他們烤串時被炭火熏烤得通紅甚至爆皮的皮膚,也沒有看到他們為了躲避城管、被城管沒收工具時的狼狽和卑微,他們的一個夏天是24小時沒日沒夜壓縮了別人一整年時間的付出,他們付出的辛苦多一些,收入多了一些,這個世界是公平的。
你只看到了農村大哥直播釣王八2小時收入過萬,可你沒看到他們持續幾個小時泡在冰冷水池泥濘里的痛苦,也沒看到為了成為一個一直能夠吸引人眼球的網紅,他們需要殫精竭慮、不知道薅掉了多少頭發,不斷思考新點子時的痛苦,他們用心多一些,收入多一些,這個世界是公平的。
這個世界從來都是公平的,這個世界也是殘酷的。世界的殘酷在于它正在迅速的淘汰掉那些“刻板思維”的人,迅速的淘汰掉那些“縮在美麗氣泡”里面的人們。
這個世界早就不是從前的那個幾年、十幾年沒什么變化的世界了,這個世界別說是“日新月異”,甚至可以是“分秒必爭”,分分鐘就在爆出一個足以改變全世界人類進程的科技和舉措啊。就像二三十年前,有些人還沉浸在“國有企業永遠都是鐵飯碗”的美夢中時,從南到北已經開始了一場“國企改革大批員工買斷下崗”的血雨腥風,有的人悲痛欲絕、怨天尤人、不知所措,有的人卻肯放下面子、肯吃苦肯琢磨,開始了從練攤、倒買倒賣到創業經商的致富之路。
你不肯面對現實、不肯改變的墨守成規就是縮在氣泡里的寄生蟲行為,看似遮風避雨、安全穩妥,實則危機就在不遠處,悄悄靠近,輕輕一扎,虛妄的氣泡就會輕易破碎,留下忽然暴曬在烈日下煎烤卻仍然不知所措的你。這個世界沒有“體面的工作“,只有體面的收入。你能創造多少價值,你能付出多少辛苦,你就值多少錢。這樣的價值,不是你標簽上的學校、你的工作單位,而是你實實在在有多少本事。
何為高智商、高情商?我以為高智商是你能用智商換來多少業務和訂單,高情商你能用情商換來多少流量和粉絲。這就是一個以結果論英雄的時代啊,而這個結果就是你到底能用“賺到的金錢”給自己、給家人帶來多少體面無虞的生活。職業沒有貴賤好壞,來自世界的掌聲屬于各行各業肯上進的人。
你說微商浮夸,可你看不到微商背后自己上貨、發貨、P圖、做視頻,肯拋頭肯露面,甚至一人扛包、又擔任攝影師、又擔任模特的出外景搞拍攝,如果這么賣力付出肯干也叫做浮夸。那你在寫字樓里做做表格、跑跑簽字、泡咖啡刷網頁、五點半下班準時沖出去打卡的行為又叫什么?這幾天有個護士的辭職信火了,“我干三年微商就能賺180萬,是我干一輩子護士才能賺到的。既然三年就能賺到,我為啥還要在醫院里受氣”。前段時間,我大學同學聚會。有個男同學當年沒有拿到畢業證,那天聚會時有人提出來讓他想辦法找學校把畢業證辦了吧。他當時說了一句話:“哥們,現在還是那種需要靠畢業證混的人嗎?”
是啊,早已年薪百萬,是我們這波同學里混的最好的他,一句道破了這個世界的規則,文憑只是代表過去,掌握人生只能靠真本事。辦公室里沒有人會互相問“你是什么文憑”,大家看的只是你的能力。世界正在悄悄地獎勵那些肯付出努力的人們,也在獎勵那些努力打破“刻板思維”,努力去跟上快節奏的世界,努力去改變自己的人。
突然想起一句特別土特別土的話——“勇敢去闖,去做世界的浪潮兒吧”。套用這句話,改一下送給你:“放下你可笑的體面,勇敢去做那脫貧攻堅路上的浪潮兒吧”。
再去浪兒,我們就真老了。再不努力,就真的只能做一輩子的窮13了。我們不能成為世界的王,但至少要努力成為“自己的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