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每年的今天都是父親節,今天同樣沒有例外,父親從沒有過這個他自己也許都不知道的節日。但我的思緒卻不停的波動,回顧這二十幾年他與我這個兒子所相處的時光,他的背影是那么的偉岸。父親70年代出生,生于農村長于農村,如今已是知天命之際了,但他依然在想努力改變看似天命之中的東西,竭力用自己所有的力量來維護支撐這個在他自己青年時建立起來的家庭。
? ? ? ? 細細回想這本就短暫的二十年我與父親相處的時光更為短暫,在我童年時期,為了生計父親不得不背井離鄉離開故土去到那些陌生的異地,靠著自己的血汗賺錢養家。兒時最期盼的就是過年了,因為親愛的父親在辛苦的一年尾期之時終于要回家了、那是父親對孩子,孩子對父親最親切的思念,也是最真實的寫照。在我印象中,父親只有一次過年沒有回家,那大概是新千年之后中國經濟最為蓬勃發展的幾年,父親沒有假期。記得,當時聽到這個消息我很失落但卻又表現的毫不在乎,心里想著會是父親騙我嗎?果然,到了年三十依然沒有瞧見父親的影子,那會農村的通訊沒有今天這樣發達,大概到了第二天父親打來了一個電話,我驚喜的沖過去拿起連線的電話,我們之間并沒有說些什么,可能也是局限于我當時的年紀,時光飛逝,只是記得當時那樣的場景。今天我再回想之時,深刻的覺得那是父親最想念我的時候,孤身一人漂泊異鄉,可那時的他和今時的我都是如此的明白是為了什么。
? ? 再后來,父親慢慢的賺了一些錢,家里的經濟逐漸寬裕了些,但父親還是那個父親,老實巴交的農民,在這個世界有很多他這個階層未曾接觸到的人事物,但我深刻的感受到他希望通過他的付出可以為孩子創造一些基礎的條件,讓我們去成長去學習,去改變自身和這個家庭的命運,這個夢想如此的小眾卻又如此的普遍。他從來都是給予者、寡言者,但從他的眼神我能看到的是堅毅體會到的是內心的波濤洶涌、到了我上大學的那一年,那是我真正意義上的第一次走出那個小地方小世界、父親很開心,他終于等到了這一天,孩子將要去一個更為寬廣的世界,去經歷父親這一生從未有幸經歷過的世界,人們常說知識能改變命運,像父親這樣的階層更是相信這句話,它對于我們普通大眾是如此厚重的精神支柱,開學前幾天,父親不遠千里從江西趕了回來、為了親自送我去大學,那會的我其實自己完全可以自己前往學校,但父親還是回來了、就好像對他對我都是一種儀式一樣。送到了學校安置好了一切,他沒有過多的言語就準備離開了,記得那天大雨下沒有讓我送他,大概過了十分鐘他又打來了電話讓我下樓,我下去就看到他撐著一把廉價的新傘,手里拿著水壺,水盆等用品,然后對我說,這些你先用著不夠的雨停了你在去買,沒事了、我走了。我就目送著他離開了,我也開始了自己的大學生活。
? ? 我想,有一天我也將為人父,我也會如父親一樣給孩子做好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