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L1014:
猛虎行
渴不飲盜泉水,熱不息惡木陰。
惡木豈無枝?志士多苦心。
整駕肅時命,杖策將遠尋。
饑食猛虎窟,寒棲野雀林。
日歸功未建,時往歲載陰。
崇云臨岸駭,鳴條隨風吟。
靜言幽谷底,長嘯高山岑。
急弦無懦響,亮節難為音。
人生誠未易,曷云開此衿?
眷我耿介懷,俯仰愧古今。
賞析
詩題“猛虎行”,本樂府雜曲歌辭,古辭有“饑不從猛虎食,暮不從野雀棲”句,因而得名。曹丕、曹叡皆有此作。作者這篇作于西晉政治大變亂時期,沿用古樂府舊題,表明一般志士,雖然胸懷正直,慎于出處,但為時勢驅遣,難以保持其高節。而在出仕以后,歲月流逝,仍然功業無成,心情郁抑,不免進退兩難,俯仰身世,深感內疚。作者出身于東吳世族,祖父陸遜為吳丞相,父親陸抗為吳大司馬,父祖兩代為東吳名將,以功業著稱。自己則是“少有異才,文章冠世”,史稱其“身長七尺,其聲如雷”,“伏膺儒術,非禮勿動?!笨梢娨彩怯袨榈闹臼俊2灰饽陜H二十而吳亡于晉,兩個哥哥陸晏和陸景戰死。他在晉武帝太康(280-289)末年,和弟弟陸云一同被召赴洛陽,受到重臣張華的激賞,名振一時,由張華推薦,曾官祭酒及著作郎等官。后來不幸陷入統治階級內部紛爭的圈子,在晉惠帝太安(302-303)初,一面被成都王司馬穎信任,得為后將軍,河北大都督;一面又遭受王粹、牽秀、盧志、孟玖等讒人中傷妒忌,名為主將,實則調度不靈,進退兩難,不能自拔。這篇《猛虎行》,當即作于是時。詩中所抒吐的徬徨酸苦的心情,正是他在當時政治生活中的實感。全詩是通過自身的遭境來著筆的,詞藻華美,氣勢較為高峻。
該詩刻畫了一個襟懷正直的志士。雖然慎于處世,但生不逢時,只有隨時俯仰,但又功名難就,進退維谷。詩中表現的苦悶、彷徨的情調是詩人襟懷的袒露,詩中表現的耿介不群、不隨波逐流的思想有一定進步意義。
詩的開篇四句,表明志士處世,往往用心慎重,愛惜身名,因而渴了也不喝盜泉的水,熱得難受也不歇于惡木陰下。意思是說:難道說盜泉水就不能止渴,惡木就沒有可供歇涼的樹陰?因為“盜泉”、“惡木”名字都很刺耳,所以操守清峻的人不愿隨便其沾染牽涉,寧可忍渴忍熱。(盜泉:水名,在今山東省境內。相傳孔子經過盜泉,雖然很渴,但惡其名,不飲此水。)詩中是以惡木、盜泉,比喻惡劣的政治環境。作者在吳亡之初,曾“退居舊里,閉門勤學,積有十年”。(《晉書》本傳)本不想涉足仕途,所以這四句,旨在表白自己當初的心境,運用譬喻以見志士用心之苦。
次四句寫世勢催迫,志士只得應從時君的命令,恭敬地整駕出山任事:而扶杖遠行,道途辛苦,造成“饑食于猛虎之窟,寒棲于野雀之林”的情況,由不得自己去選擇,更在內心中受到沖擊。“饑食”兩句,反用樂府古辭《猛虎行》“饑不從猛虎食,暮不從野雀棲”句意,說明“饑不擇食,寒不擇棲”,是情不已才違背了初衷。作者曾在《赴洛》詩中,有“南望泣玄渚,北邁涉長林”之句,又說:“仰瞻凌霄鳥,羨爾歸飛翼。”抒寫的正是這種旅途情境,可見他雖已登程,而留戀故鄉之情,在心靈上激蕩得難以抑止,這里再現的正是當年的景況。
接著作者以“日歸功未建”等六句,訴說在出仕以后,時間是流駛了,功業并無成就,此刻更有天寒歲暮之感,惹起了新的憂思。崇云臨岸而興起,枝條隨風而悲鳴。在在使人觸景傷情,雖是徘徊于山谷之間,有時低吟,有時長嘯,還是幽懷難抒、自感進退維谷。作者把內心復雜的苦悶和矛盾,展示得非常形象具體,政治處境的困頓,志士遭逢變亂的悲辛,也于此不難想見。
詩的結尾一小節,先以“急弦無懦響”等兩句進一步表白自己的心志,感嘆樂器上繃緊了的弦子,發不出怯弱的音響。具有貞亮高節的人,所抒發的也一定是慷慨剛正之辭,不同于流俗,而一般的時君,卻不愛聽直言忠告,所以“亮節”反而“難以為音”,讒口反而易于得逞。作者感念至此,乃以最后四句對自己頻年的遭際,自己生平的抱負、作出反思,作出痛苦的小結?!叭松\宋易,曷云開此衿?!比松榷嗫嚯y,遭逢亂世的志士,更是難以敞開胸襟,傾吐積郁。自己雖然操守正直,隱處山野既不可能;出山也難行其志,難成功業,行動上受到外力的牽涉,所以俯仰古今,眷顧身世,難免有愧負之情。
總觀全詩,可見作者雖為傾訴抑郁而作,但在內容上則是依據自己的政治處境現身說法,深刻表明一個有志的文士,其行藏出處,必須始終慎重,執著堅持,稍一不慎,就會陷于進退兩難的困境,作者的經歷,就是志士對于處世的一面鏡子。
《猛虎行》可說是陸機的代表作。在思想內容和藝術手法方面,都有它的特色。從思想內容來看,這篇詩的特色,是表現了魏晉以來詩人的優生之情。作者生當魏晉(吳晉)易代之際,這一時期,是一個變亂迭起的動亂年代,社會上各種矛盾尖銳復雜。盡管西晉滅吳之后,曾出現過短暫的統一局面,但在統洽階級內部,沖突更為劇烈,骨肉相殘,禍不旋踵。士大夫在此期間也最易遭殃。他們或以直道見忌,或受池魚之災。盡管陸機在寫作《猛虎行》的時候,尚未受禍,但在詩中已有朝不保夕的遑遑不安之感,因以他反復嗟嘆,表現了傍徨酸苦的優生之情?!傲凉濍y為音”、“人生誠不易”、“俯仰愧古今”,都是發自內心深處的隱微憂傷的呼喚。詩人的隱痛不便言明,只能委曲地折射在作品之中,如同星夜帷燈,隱約地透露了當時的政治內幕。陸機在青年時期,本來是個政治上很自負、很注重志節的人,但在吳亡后的逆境中,由于功名之心未斂,并未能堅持志節,后來對嚴酷的現實,雖有覺察,而不能毅然自拔,終于徘徊于失望和痛苦之中,這就是他在《猛虎行》中,感到憂生的根源。
從詩歌的藝術手法來看,陸機的《猛虎行》,雖為摹擬樂府歌辭而作,但它既保有古樂府直樸真摯的一面,又注入了新的不同于樂府古辭的委婉曲折的抒情內容,在形式上也由古辭只有雜曲四句的參差句型,改變成整齊冶煉注意修辭手法以五言為主的長詩。在內容上除含有寄寓、比喻等表露感情的因索以外,又把作者自身的坎坷遭際和委屈情懷,作為詠嘆的主體,這就在很大程度上豐富了原來樂府體制所能包含的內容,而使之成為詠懷式的詩篇?!睹突⑿小返臉犯呸o,只有“饑不從猛虎食,暮不從野雀棲。野雀安無巢?游子為誰驕”等四句。比陸機時代稍早的魏文帝曹丕、魏明帝曹叡皆作有《猛虎行》,曹丕所作為五言三韻六句,曹叡所作為五言五韻十句,在結構上都只有一次轉折,而陸機這篇則是一波三折,起結輝映,在章法上已見設計的匠心。比之曹丕父子所作,變化殊為顯著,除開頭四語之外,已有不受樂府古辭拘束的創新成份,這是此篇的藝術特色之一。
(摘自百度百科)
江湖行人:
鷓鴣天·背立盈盈故鑒賞
作者:納蘭性德(清代)
背立盈盈故作羞,手挼梅蕊打肩頭。
欲將離恨尋郎說,待得郎歸恨卻休。
云澹澹,水悠悠,一聲橫笛鎖空樓。
何時共泛春溪月,斷岸垂楊一葉舟。
師靼:
關山月
【作者】李白【朝代】唐代
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
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
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
由來征戰地,不見有人還。
戍客望邊色,思歸多苦顏。
高樓當此夜,嘆息未應閑。
賞析
本詩前兩句以月出東海的壯觀景象描寫天山日落之景,東海即為云海,氣勢壯闊,如此雄渾之景以一般詩人筆力難以為繼,但是李白筆鋒更盛,后兩句范圍更廣闊,萬里長風吹度玉關,波瀾壯闊,讀之非常過癮。
拓月:
丹墨:
何以解憂:
亦安:
去年今日此門中, 人面桃花相映紅。
人面不知何處去, 桃花依舊笑春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