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敢問中國學校教育路在何方?》前言
公元2013年5月7日、8日、9日、10日,漯河市第一、二、四、五高中和實驗高中由校方負責人帶隊,紛紛到被譽為“文宗字祖”、“許夫子”、“文曲星”的許慎文化園祭拜,祈愿在今年的高考中能“金榜題名”,共有即將高考的1100多名尖子生代表陸續參加。“學生祭拜許慎一來可以緬懷圣人,二來可以求得心理上的安慰,有啥不好?”此事在漯河引發熱議。【河南漯河多所學校組織高考生拜“文曲星”2013年5月11日 大河報】
公元2012年5月5日上午11點19分,大孝感論壇官方微博上有網友發了一張孝感一中高三學生在教室內打吊瓶的照片:
一邊打氨基酸補充能量,一邊復習的“壯觀”場面傳遍網絡,于是乎,在社會上引起轟動,被調侃為“史上最牛吊瓶班”、“史上最刻苦班級”,大大刷新了古人“懸梁刺股、囊螢映雪”的刻苦學習的歷史紀錄。結果,如此勤奮、刻苦,高考成績無一人達到一本線。
為什么呢?
皆因中國高考太瘋狂!
在我們中國每年的6月,最能牽動人民神經的大事莫過于高考。高考成為改變許多人命運的轉折點,十年寒窗、金榜題名、光宗耀祖——
學生們為高考瘋狂復讀;
老師們為高考瘋狂辦班;
父母們為高考瘋狂忙碌;
商家們為高考瘋狂促銷;
為此并創造岀全世界獨一無二的中國式“復讀教育學”、中國式“復讀教育經濟學”;除此以外,我們還創立了一門學科——“高考天問”科。
如今的高考已經成為一個瘋狂的“產業”,一個能展現各級教育主管部門業績的平臺“事業”。有人為此升官發財、飛黃騰達;也有人為此不堪回首、抱憾終生;但是沒有人關注學生的能力、學生的素質、學生的生命,所有人眼里盯著的只有“分數”,只有“一本線”、“清華、北大”。
湖北孝感“吊瓶班”展現的正是中國學校教育的現狀。然而,如此刻苦備考的“吊瓶班”50多名學生,在今年的高考中卻無一人達到一本線考上重點大學。校方稱今后不再集體打吊瓶,并表示正在反思。
我們不禁要問?
學校到底是要反思什么?
是氨基酸打的少?還是營養沒有打進腦子里?
實際上,我們最需要反思的是中國教育的各級教育行政部門領導者,而最需要“打吊瓶”的,不是別的,則是我們中國學校的現形的“考試”教育!
所以說,為了防止來年出現更多吊瓶班,我們中國的“考試”教育急需輸“氨基酸”、輸“雞血”,中國現行的教育體制、考試方式,已經到了必須改革的時候。
其實,孝感一中高考成績無一人達到一本線,只是個偽命題。我們在指責他人信奉應試教育的同時,自己又以應試教育作為衡量的標準。“吊瓶班”不只是一場輿論的喧嘩,更應該引起各界的反思,應試教育接下來該何去何從?學校教育路在何方?
人們不禁要問,我們“刻苦”的傳統是不是有問題?難道為了上大學,就一定要做范進嗎?
現實中的矛盾是很難解的。一方面,分數一直是教師、學生、家長、教育管理者的“命根”。另一方面,眾人又都在反思和覺醒,現在的學生沒那么聽話了,家長也不會對學校唯唯諾諾了,社會對教育問題越來越敏感。分數和素質,教師們夾在中間仿佛在走鋼絲,他們在猶豫,遲遲不敢跨出一步。
試問?
誰來給我們的教育輸輸“雞血”?
誰來給中國的“考試”教育打打“吊瓶”?
中國的教育到底怎么了?
中國的教育將走向何方?
否則,還會有更多的吊瓶班出現,也許到時候不打氨基酸了,改打激素、興奮劑了,最終受害的是整個社會、整個民族!
今天為什么有以“敢問中國學校教育路在何方”這個話題呢?是基于下面幾個方面的原因。
原因之一:是誰規定不是前30名不能當學生干部?
2012年9月14日《齊魯晚報》報道:聊城一所中學貼出學生干部選拔通知,該學校選拔學生干部的要求除選拔程序等具體要求,還規定申請加入學生會當學生干部必須“形象好,品學兼優,入學成績在本班30名之前。”(不是前30名不讓當學生干部 聊城一中學選學生干部規則引爭議 2012年9月14日《齊魯晚報》)
試問?聊城一中選拔學生干部的游戲規則是誰規定的?
毫不猶豫的說:“不是前30名不能當學生干部”就是教育的“歧視”、新“歧視”、有的特色“歧視”!
再問?這是什么樣的教育?這是那個國家的教育法則?
原因之二:家長為何花錢買的領導“批條”是假的?
2012年9月7日《海峽都市報》報道:黃先生為讓自己的孩子上名校,找關系買花萬元買了一張領導“批條”,后發現被騙,原來所謂的領導“批條”是假的。和黃先生一樣,莆田還有多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家長上當受騙。(2012年9月7日海峽都市報 莆田家長為上名校紛紛花錢買批條 被騙萬元)
原因之三:18歲的優秀少女開學次日為何跳樓身亡?
2012年9月4日,開學的第二天,早上7點左右,就讀名校、成績優異、長相漂亮的18歲無錫女孩君君(化名),從樓頂跳下,結束了自己年輕的生命。直到最后一刻,她的身上還背著一個黑黃相間的書包……(2012年日9月5日《現代快報》18歲的少女開學次日跳樓身亡)
“君君是個非常聰明的孩子,長得也很清秀。”老阿姨告訴記者,當年小丫頭以全校第一的成績考上了無錫一中,一度是小區里的“傳奇”。今年君君上高三,成績依然很好,對人也非常有禮貌,見到她總是阿姨、阿姨地喊得很親熱。沒想到,這個孩子最終卻以這樣的方式離開,實在太可惜。
既然如此,那么,18歲的優秀少女開學次日為何跳樓身亡?
其中,“一名知情人士透露說,君君因為某些原因不開心已有很長一段時間,之前割腕被家人救了回來。這次悲劇發生前幾天,君君還和媽媽說人生沒有意思,不想去上學。”(9月5日《現代快報》)
原因之四:兒子20張證書為何難敵一奧數獎?
據2012年9月1日的《武漢晚報》報道,“兒子20張證書難敵一奧數獎,母親淚灑擇校現場”——
41歲的劉秋燕是武昌鐵路系統的一名職工,之前曾在水果湖一中當過老師。兒子全面發展,是老師眼中的優等生,但在小升初擇校過程中,因為沒有奧數證書,“老師瞧都不瞧一眼”。“難道這么多年我對兒子的教育錯了嗎?”昨天,家住武昌鐵路小區的劉秋燕專程和記者相約,傾訴心中的困惑。
報名老師見嚴子凡沒有奧數證書,便不再理他了。
劉秋燕說:“當時有個小孩正好來報名,有很多奧數證書,老師看到了眼睛都亮了,趕緊讓他到校長辦公室去。而我兒子,他們連看都沒有看一眼。”備受打擊的劉秋燕當場哭了。“我實在沒有想到,兒子在這里會受到如此待遇。孩子20多張證書,難道比不上一張奧數證書?”(2012年9月1日武漢晚報)
10門功課全是“甲”難敵一個奧數獎,20張“重量級證書”難敵一個奧數獎,奧數證書為什么這樣“傲”?
原因之五:小學入學緣何逼哭校長?
小學入學緣何逼哭校長?
只因為225個學位接到700個條子,小學入學不僅考驗家長和學生,甚至把一熱點學校的校長都難為哭了。(小學入學逼哭校長:225個學位接到700個條子2012年08月28日 大河網)
原因之六:分班潛規則何以“不能為外人道也”?
據2012年8月16日的《揚子晚報》報道,分班潛規則何以“不能為外人道也”——
雖然還有半個月才正式開學,但是對于很多新生家長來說,已經在到處打聽“分班行情”,甚至到處托關系,想盡可能照顧到一個“好班”去。調查獲悉,其實從幼兒園到高中,各個年齡段的新生分班都各有自己的潛規則,有些規則是“不能為外人道也”。(2012年8月16日《揚子晚報》)
原因之七:校長想說實話,為什么千萬別公開我的名字?
曾幾何時,《中國青年報》上有一篇名為《“我想說實話,但千萬別公開我的名字”——部分“縣中”校長戲稱自己“人格分裂”》的文章。文章以手記的形式如實地道出一些校長的原話——
“對現在的教育,我有一肚子的話要說,但是你得保證不在報紙上暴露我的名字。”這是這幾天記者在采訪“縣一中”時聽到老師、校長們說得最多的一句話。
一位校長悲哀地說:“我們的學生和老師就是‘死拼’,但是,這樣拼的結果培養出來的不是人才而是廢才。”
有一位校長則無奈地說:“別人說我們培養出來的孩子高分低能,沒有后勁兒,這些我們都知道,但我們的精力也就這么多,確實顧不上來啊。”
在這種情況下,教育辦成了兩層皮:教書是真、育人是假。
有些校長戲稱自己已經“人格分裂”了:會上頭頭是道地講素質教育,會下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升學率最高的學校。“別人說我們培養出來的孩子高分低能、沒有后勁,這些我們都知道,但是我們的精力也就這么多,確實顧不過來。”河北的一位校長無奈地說。(《中國青年報》2005年2月18日)
正如,江蘇的一名特級教師校長更是深情地說:“我深深地為我們的教育感到悲哀,我們的教育已經病入膏肓了。”
是呀,為什么許許多多教育一線的工作者們披星戴月、兢兢業業、鞠躬盡瘁地奉獻青春和熱血,而內心卻總是痛苦?
尤其改革開放的今天,我們的教育卻“造就”了數千萬的“差生”,著實令人費解!悲哉!哀哉!可憐的孩子們!
這些問題的根源在哪里?
是異化的“考試”教育嗎?
是異化的“分數”教育嗎?
中國的教育到底怎么了?
中國的教育將走向何方?
我們中國的“考試”教育是否應該打“吊瓶”?
誰來給中國的“考試”教育打“吊瓶”?
現在,我們學校的教育如何解決天下第一大事——13億人的“百年樹人問題”?
今寫此文的目的并不是要否定或貶低中國學校教育制度發展,畢竟,現在中國教育,她在中國社會發展中有過不小的貢獻,只是隨著社會發展到今天,它已是問題累累、千瘡百孔、病入膏肓;所以,今天的教育必須改革!!
既然如此,那么,今天的教育如何改革?
我曾在中學教書多年,深知一線老師的種種壓力和痛苦,痛苦得使自己的“教育的方向”,越來越偏離“教育的軌道”;痛苦得使自己的找不到“教育的方向盤”;痛苦得使自己明知這條道路有問題卻還走;痛苦得使自己的只能隨大流不斷將教育之“車”往前沖;痛苦得使自己的工作比以前更盡心、更盡責、更努力、更刻苦,但學生、學生家長、社會的卻越來不越認同、越來不認可……
為此,今借【新閱讀征文】活動時間的再次延長之際,就以“敢問中國學校教育路在何方”為題,根據所見所聞及其上報道中所涉及的內容,探討一下“敢問中國學校教育路在何方?”
來個“拋磚引玉”!希望能引起更多的學校中的教育工作者、家庭教育的踐行者及其社會有識之士、有志之識,來共同來思索、探討中國教育發展之路、改革之路。
更希望更多師者、家長和有良知、有責任感的知識分子開始思考、關注和呼吁“教育”這個天下第一大事——13億人的“百年樹人問題”!
既然如此,那么,現在我們到底需要的什么樣的教育?我們中國學校的教育路在何方?
請看 第一章? 教育:是“分數”的教育?還是“生命”的教育?
【注 《敢問中國學校教育路在何方?》 系列博文 為 中華人民共和國新聞出版總署 在 中國教育人博客 【新閱讀征文】 欄目設置:觀察主見 【田園泥土香教育】 于2012-09-18 08:58 首發 于 中國教育人博客 且 今天 修改于 簡書 】
(【田園泥土香教育】溫馨提醒:本博作品為【原創】未經許可,任何“網站、博客、微博、微信、媒體、公眾號與報刊雜志”等平臺,不得轉載與使用“田園泥土香教育”博客里面的博文,網站轉載須付費,應與【田園泥土香教育】簽訂《網絡版權作品轉載授權》,取得授權后方可使用;網站與博客擅自轉載與使用【田園泥土香教育】博文,就是侵權,侵權必究,屆時產生的一切后果,由侵權人完全承擔;網站與博客轉載 聯系 QQ 837966260 手機 13526448726 13733916593;我們知道,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謝謝您的合作。)
【注 本文為“田園泥土香教育”原創;“田園泥土香教育”是從事“學前教育”、“母親教育”、“家庭教育”、“國學教育”、“解放差生”教育;孩子“極度厭學”教育、孩子“過度上網教育”教育、孩子“在家上學”教育與“補心+補苦=補課”教育咨詢等;并且致力于對于孩子的“厭學、撒謊、亂花錢、癡迷網絡”等問題的解決與不良習慣教育咨詢。更多的教育資料,請進入《田園泥土香教育》http://www.tyntx.icoc.cc/(鼠標復制以后,點擊“打開鏈接”,就可以看到《田園泥土香教育》更多的教育博文)網站咨詢。】
附錄——1
《敢問中國學校教育路在何方?》
? ? ? ? ? ? ? ? ? 目錄
第一章 教育:是“分數”教育?還是“生命”教育?
第二章 教育:是“枝葉”教育?還是“根基”教育?
第三章 教育:是“擇校”教育?還是“擇師”教育?
第四章 教育:是“差生”教育?還是“差異”教育?
第五章 教育:是“補短”教育,還是“揚長”教育?
第六章 教育:是“捕魚”教育?還是“養魚”教育?
第七章 教育:是“教書”教育?還是“育人”教育?
第八章 教育:是“補課”教育?還是“補心”教育?
第九章 教育:是“復讀學”教育,還是“下江河”教育?
第十章 中國學校教育之路如何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