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葉聽雨
2018年3月7日? 星期三? ? 小雨
在電影《尋夢環(huán)游記》中,米格出生在一個禁止音樂的大家庭里,可他偏偏無比熱愛音樂。為了追尋自己的音樂夢想,米格無視家人的反對,毅然跑去參加廣場上舉行的音樂比賽。
于是,在亡靈節(jié)這天,米格意外闖入了魔幻的亡靈世界。
游走這個世界的里都是逝去的人,他們是亡靈,可是卻如同人類一樣享有喜怒哀樂。
米格遇到了逝去的家人,他的曾曾祖母賜予他祝福,想送他回家,只是要求他不可以再碰音樂。可是,轉(zhuǎn)眼米格再次因為自己的音樂夢想返回了亡靈世界。
自此,米格開始躲避家人,獨自尋找他心中的音樂大神,以期獲得他的祝福重返人間。
在這趟尋求之旅中,他意外認(rèn)識了無人祭拜的埃克托,他們相互攜持。歷經(jīng)重重誤會之后,米格不僅認(rèn)識了音樂大神的真面目、查清了真正曾曾祖父埃克托的死因,更是得以與家人重歸于好。
就這樣在家人的祝福中,米格回了家。他在曾祖母逝去的最后關(guān)頭,以一首歌讓他的曾祖母想起了逝去的爸爸。
米格一家重歸幸福,米格也可以無限追求自己的音樂夢想。
看完這個電影,我最大的感受是家人是比夢想更重要的事情。
沒有夢想的人生,猶如一潭死水,激不起波瀾,享受不了真正的幸福。
而沒有家人支持的夢想,就像是波濤洶涌的海面上行駛的漁船,盡管收獲頗豐,可因為少了家人的理解和祝福,這艘小船隨時可能顛覆。
記得潘長江老師在《王牌對王牌》節(jié)目里講的一個故事:出生于梨園世家的他在耳濡目染中也愛上了唱戲,可是心疼孩子的父親卻竭力阻止。父親嚴(yán)令倘若再見他練,就見一次打一次。
無奈之下的潘老師只好偷偷躲到師父家里去練。一次,他練得雙手出血回到家中,嚴(yán)厲的父親心疼他的努力與執(zhí)著,終于同意他追求夢想,并決定親自教導(dǎo)。
由此,他的追夢之路踏上了堅信卻又幸福的旅程。
聽完潘長江老師的故事,我心里便在想,倘若當(dāng)初他的父親依然極力反對,那結(jié)果會怎么樣呢?
這樣的如果大概誰也不敢想,特別是潘長江老師自己。
曾經(jīng)在諸多音樂節(jié)目中看到有人說自己堅持夢想的不容易,當(dāng)說到家人的反對與阻撓時更是淚流滿面。
幸運的是功成名就的他們最終與父母和解,并得到家人的理解和祝福。可是其他人呢?那些還未成功的不顧家人反對的追夢者呢?
我在想他們的心里也在默默流淚吧!
我們都想追求自己的夢想,可是追夢之路是如此艱難,倘若再沒有家人的支持與鼓勵,那該是多么痛苦的一件事。
猶記得當(dāng)年我為了追尋夢想獨自一人闖蕩京城,兩年后母親因為意外受傷住院,而父親也同時生病住院,看著年邁傷痛的父母,我毅然返回武漢。
大概是我自己太過隨性,也沒有太高的追求。對于夢想,我覺得任何時候都可以去實現(xiàn),可父母卻沒有辦法再年輕。
回到武漢的我開始了按部就班的平淡生活——工作、結(jié)婚、生娃,就像自上而下流淌的溪流——水到渠成。
夢想在歲月的磨礪中發(fā)生悄然變化。
生娃后,我從職場回歸家庭,開始全職媽媽的生活。
這時,我的想法是照顧好娃,讓她可以健康快樂成長。彼時,我以為夢想已經(jīng)成為一件可望不可即的奢侈品。
在帶娃的這兩年里,為了能夠科學(xué)育娃,我買了育兒書籍認(rèn)真學(xué)習(xí)。一通囫圇吞棗之后,我開始逐步在娃的身上實踐,只可惜,我這個媽媽太過大大咧咧,有時孩子還沒反應(yīng)過來,我便累得放棄了。
到如今,娃依然會無理取鬧,也依然內(nèi)向膽小,但是回想起逝去的歲月,她的笑臉多過哭泣便是我莫大的幸福。
幸運的是,在陪伴娃的過程中,我也收獲多多。
為了讓她喜歡繪畫,激發(fā)她的運動和想象能力,我開始了繪畫之旅;
為了記錄她的美好生活,我徜徉在文字的王國里,并由此愛上寫作,成為了簡書兒童故事優(yōu)秀作者。
當(dāng)然這也談不上夢想的實現(xiàn),但對于我這樣本就胸?zé)o大志的人來說,如此豐厚的饋贈便是我最好的夢想與幸福。
生活有很多面,也許夢想也可以有很多個,美夢成真是我們每一個人的期待,可是比夢想更重要的是家人。
倘若每一個人的夢想都有家人的支持和鼓勵,那么美夢成真的那一天便不遠(yuǎn)了。
擁抱著愛我們的人去追逐夢想,幸福便可不期而遇。
附一一趣事一則:
中午,我蹲在垃圾桶旁邊給一一削橙子。
一一站在我身旁,忽然開口說道:“媽媽,你辛苦了。”
一旁工作的鐘先生聽了大樂。我笑著問:“爸爸辛苦嗎?”
一一點了點頭說:“爸爸也辛苦了!”
我又問:“你辛苦嗎?”
一一害羞得連連搖頭。
我笑言:你也好辛苦,每天忙著不停地吃不停地喝,怎么會不辛苦呢!
哈哈哈
365無戒極限挑戰(zhàn)訓(xùn)練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