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寫給周明達老師的學生。
周老師針對最近一周以來,學員在寫作上出現的一些問題,在6號寫作教室進行了總結,與學員分享了寫作經驗,現歸納整理如下。
一、關于題目
題目要簡潔、有力、直白。
讓讀者看到題目就能夠預知,讀這篇文章會有怎樣的收獲。
一篇文章就是一個教材,題目要方便以后的搜索。
而文章題目下得好不好,則是文筆功力的體現。
標題起好了,文章就成功了一半。
所以,一篇文章,選好題目至關重要。
二、關于標題
在短平快的閱讀時代,大段大段的文字很容易被忽略。
每3-5行要有一個標題統領,以符合閱讀習慣。
標題是文章的“綱”,醒目的標題便于讀者快速掌握文章綱要。
大標題用H1字號,小標題用《 H3 》。
注:段落與段落之間、段落與圖片之間的空行要注意刪掉。
三、關于圖片
所謂圖文并茂,圖片的作用就是用來詮釋文章。
《圖片來源》
圖片的來源一般有兩種,一種是現場取景,另一種是用ximind或PPT進行制作。
現場取景可以用作者自己拍攝的照片,或者上課場景照片。
照片是作者向讀者打開的一扇窗,拉近與讀者的距離,
讓讀者了解作者上課時的風采,也是一種自我軟性行銷的方式,
行銷于無形,讓人覺得舒服。
拍照時人不要擺中間,照片上留些空間寫文字,一般寫的是文章中的重要詞句或者小段落,讓讀者從照片上一目了然地了解作者要強調的重點。
所以去郊游拍照時,要預先構圖,預留伏筆。
注:在照片上標注文字可以用印象筆記的“圈點”(Skitch)軟件。
另外,也可以用Xmind做流程圖,或者用PPT畫邏輯圖。
以下是周老師在《溝通的七種障礙》一文中所用的配圖就是用Xmind所做的。
《圖片標注》
圖片下面要寫一句話,用來詮釋圖片,注明圖片來源、意義或者警示作用等;
圖片的標注要對文章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四、文章的實用性
文章對于我們這些有特殊需求的人來講,美不美其次,通順就好;
主要是看完文章后,能否學到東西、解決問題、提升能力!
所以,實用性高于一切!
實用之下,再求美觀,如果本末倒置,就失去了寫作的真正意義。
最后,提醒大家,寫文章是練腦袋、練思維。
當你寫作遇到瓶頸,無法對問題剝繭抽絲時,是因為你的腦袋里的內容不夠多。解決這類問題,除了要多讀多輸入,還有就是要多練腦袋、多練文筆。比如,讀到一篇文章,快速組織語言,寫出讀后的感悟,訓練思維反應能力。
預祝大家通過多學多練,不斷地寫出好文章!
2017.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