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時的天使寶寶
記得寶寶剛出生的時候,異常地斯文。
同病房里其他的娃娃,一到餓的時候都哇哇直叫喚,哭得好大聲。
兒子的聲音卻是其中最好分辨的。
因為他的叫聲好溫柔。
就算很餓的時候,都是很小聲很斯文地:哼、哼哼...
一直覺得寶寶很好帶。
他三個月的時候,就開始晚上能睡整覺了。
通常我把擠好的奶,放在奶瓶里,暖在被窩里。
一旦聽到他半夜餓了找奶吃,就把奶瓶塞他嘴里。
寶寶喝完了,自己又接著睡過去。
到了五六個月的時候,他幾乎就半夜不用喝奶了。
晚上六點多,喝完奶了就開始睡覺。
一直能睡到第二天早上六七點的樣子。
寶寶也一直十分乖巧斯文。
學會耍賴
然而到了一歲左右,就開始會耍賴了。
起初他賴一下,看沒人理,就會自己爬起來找東西玩。
后來奶奶來了,于是一切就順理成章地改變了。
奶奶最怕聽到小孩子的哭聲。
所以寶寶吃準了這一點,一看到奶奶在旁邊,就開始耍賴滾地板。
這邊還沒開始滾呢,身體剛一著地,那邊奶奶已經迫不及待地把寶寶抱起來哄。
這個時候,幾乎是要什么給什么。
那么小的孩子,要吃雪糕,奶奶給買。
一哭,奶奶把山楂片啊、棒棒糖啊,一并遞過去。
一鬧,奶奶就把手機送到他跟前去。
我們當父母的,當然知道不能這樣慣著孩子。、
幾次跟老人溝通,都不見任何起色。
反正老人就說,她受不了小孩子哭。
于是就把孩子這種壞脾氣給慣出來了。
學會了吃零食喝飲料
也是從那時候開始,孩子就開始吃零食和喝飲料了。
家里孩子爸總喜歡喝碳酸飲料,家里冰箱存了一大堆。
孩子看見了,怎么可能不要。
于是就嘴饞得,天天跟著爸爸屁股后面要飲料喝。
爸爸有時懶呀,為了讓孩子不要吵鬧,就恨不得把他的嘴給堵上。
于是乎,可樂、巧克力、棉花糖、M豆,全都吃進了寶寶嘴里。
原本這些都是對身體有害的東西,尤其是小孩子,多吃無益。
可是現(xiàn)在,已經成為習慣,怎么也控制不住了。
學會賴床
寶寶向來不賴床,天天趕早起。
他晚上9點左右睡覺,早上7點多睡夠了,就自己會爬起來。
有時還會對著爸爸叫:wake up!
結果家里這個懶爸爸,怎么都叫不醒,幾乎天天賴床。
后來干脆,把寶寶一把摟住,一起睡。
這回,原來習慣早起的寶寶,開始天天跟著爸爸睡懶覺了。
建議
有時候想想,孩子就是爸媽的一面鏡子。要想讓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大人首先就要以身作則。
比如如果不想孩子吃零食,那么自己也不要買那么多堆在家里。
只要自己不吃,孩子自然也想不起來要去碰那些東西。
如果不想孩子睡懶覺,那大人也早起呀。
早早起來給孩子刷個牙,一起吃個早餐下去走走,多好。
不想讓孩子玩手機,那么大人就應該,至少在陪孩子的時候把手機放好。
跟孩子一起讀一本書,或者跟著音樂跳舞,或者陪著他一起玩英語游戲。
只有爸爸媽媽以身作則,孩子才會有良好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