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愛貓,看到這本就迫不及待的看了,這也是老母親的一點兒小心思,投其所好。
《柴郡貓傳奇》是蒲公英國際大獎書系中的一本。看過《愛麗絲夢游奇境記》的對柴郡貓應該不陌生,不過這里的柴郡貓不是彼柴郡貓,這里講的是柴郡奶酪酒館發生的故事。
流浪貓斯吉利厭倦了在漁夫掃帚和馬車車輪下討生活的日子,渴望著老柴郡奶酪酒館里的舒適生活。聽說店主正想找一只捕鼠貓,于是它登堂入室,誰知差點兒丟掉九條命。
住進柴郡奶酪酒館,斯吉利本指望會過上快活的日子,誰知酒館里住著一只皮普的老鼠,它發現了斯吉利一個不堪的秘密,是的,斯吉利不吃老鼠吃奶酪。斯吉利不得不和老鼠達成某種協議,它煞有介事的捉老鼠,卻每天捉到的都是同一只,老鼠們呢分一些奶酪給斯吉利,這個秘密被每天去酒館寫《雙城記》的狄更斯發現,寫《雙城記》的時候也寫一些對它們的觀察記事。他在后來還給予了它們很大的幫助,甚至還救了皮普一命。
斯吉利無疑是和善、正派的貓,物有兩面,有好就有壞,夾板兒就是一只兇殘成性的貓。
上演貓和老鼠的故事的同時,酒館里的廚娘與招待也各懷鬼胎,還有閣樓里隱藏的陌生來客,影響著酒館的安危,甚至是大不列顛帝國的命運。
不吃老鼠吃奶酪的流浪貓,會識字會閱讀的小老鼠皮普,本是天敵的雙方可以成為朋友嗎,為什么?從開始的相互利用到最后成為真正的朋友,發生了什么?
一切從兇狠殘暴的名字叫夾板兒的貓到酒館開始,這只貓是招待阿黛爾帶進去的,一到酒館就首開殺戒留下了可怕的戰場,開始了兩只貓到對決。一只貓想要把老鼠趕盡殺絕,一只想要守護它們,所以他們彼此留意,彼此防備,有一天,斯吉利和皮普在一起的時候還是被討厭的夾板兒發現了。夾板兒發現了斯吉利的秘密,而斯吉利為了掩飾自己的秘密,作為一只貓卻和老鼠是朋友的不堪,直覺地把趴在自己懷里睡覺的皮普掀飛,皮普瞪著斯吉利,眼神里混合著恐懼和不解,四腳并用,飛奔而去。斯吉利這一舉動傷透了皮普的心,它不再見斯吉利,它知道酒館里的每一處裂縫、每一個罅隙和每一個隱藏的洞口,它不會被發現,除非他自己愿意。
斯吉利感到愧疚,他一直找斯吉利想要道歉,在小老鼠多多多幫助下,,它找到了皮普,可是皮普很是冷淡,斯吉利找渡鴉(很有智慧,是大不列顛的圣物)排解困惑,一次次的對話,讓斯吉利終于找到了問題所在,最后道歉成功,倆人最終成為真正的朋友。
開始的時候,斯吉利是在為自己開脫,為自己的所作所為找借口,他覺得他不欠任何人一個交代,他覺得自己沒有打破約定,那樣做是為了保護皮普,他保護他們,他們就應該給他奶酪,對他感恩戴德。
當你面對自己的秘密可能泄露的時候,你也被本能牽著走了,是不是?
即便一個擁有理智的人類,也難免試圖用來為自己完完全全無法否認的錯誤開脫的。
雖然不是人類,斯吉利也很理智。就好像透過一塊窺鏡,斯吉利忽然看透了自己。(讀著也會看著這樣的故事,了解自己的吧。對于孩子們,這難道不是最好的成長機會嗎?)
沉默,更多的沉默。最后,斯吉利開口了,他覺得有一股說不出的疲倦:“我所做的,是為了我自己。我不想讓夾板兒知道我的,我的——”
“你對奶酪不同尋常的愛?”
“不是!”
“是什么?接著說呀?!?/p>
“——是我的朋友。我不是故意要傷害他?!?/p>
“你的確傷害了他?,F在你覺得抱歉,想要知道怎么才能挽回所做的一切,是嗎?”
無法挽回,只能面對現實。
與渡鴉馬爾德溫的會面不是那么愉快,而他卻慢慢地喜歡上了這位老人家。馬爾德溫教他動腦子,雖然這件事最后總是很費力——有時候還很頭疼——他們對話之后的幾個小時里,斯吉利都保持著警醒甚至激昂的狀態。
最后,斯吉利決定找皮普談談,可是皮普沒給他機會。
把事情搞砸是一只最沒本事的貓能干好的活兒,而修復卻是一門需要多年練習當藝術。簡單的說,打碎東西很簡單(就連小孩子都會);把東西回復原樣就難多了(有時候連大人都沒辦法做到)。
斯吉利打碎了皮普對他的信任。
你抱歉什么呢?你知道到底發生了什么,又是怎么發生的嗎?這個才最重要——你要知道你是為什么事情而道歉。
當一個人傷害另一個人的時候,最簡單的辦法便是獻上那古老而又最侮辱人的橄欖枝,一句‘抱歉’。回應這句話的除了一陣感激,就再沒有別的了,說話者常常為此陷入困惑。你能想得出來是為什么嗎?(我沒時常說抱歉卻不說為什么抱歉)
說抱歉還不夠。你必須得徹底承認自己做的可怕事情,必須不能埋怨被你傷害的那一個。并且,背負上所有一點一滴的責任,哪怕理性和自衛的本能在呼喊著反對。只有這樣,那一句‘抱歉’才真正有意義。
斯吉利的心理路程,是我和女兒重點討論的部分。提了幾個問題,促使女兒找答案再閱讀。介紹了狄更斯,還有他的《雙城記》,為擴展閱讀做準備。
老奶酪酒館里奶酪最好吃的秘密是什么?
除了小老鼠們的因素外,還有什么原因導致酒館里奶酪變少?
為了表示對狄更斯的感謝,皮普做了什么?
這是最好的時代,這是最壞的時代。是小老鼠皮普送給狄更斯的感謝之禮。
他是最好的流浪貓,他是最差的流浪貓。是作者對狄更斯最好的禮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