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看小城,且聞雨聲

自初中畢業,開始遠離童年生活的小城,隨著進入大學、開始工作,生活的地方離小城越來越遠。每當再回小城陪伴父母時,不禁總勾起對記憶里小城的懷念。而記憶里的城,早已埋葬在新世紀的塵土中。

小城夜色

住在海邊后,每日里遇的都是自洋中來的風——清晨微風拂動草木,晌午和風相伴驕陽,黃昏狂風呼嘯樓道……。從來都是,風雨相隨,在這,卻是風自踏浪而來,雨孤落寞獨傷。偶有相伴,亦是暴雨狂風,打落一地闊葉。
  不禁追憶,有座小城,城中總飄落細雨,雨中飽含滄桑。
  山圍巴蜀,水圍江南。蜀地被山圍繞,季風難吹進,似乎云也飄不出,到頭來一年中雨多風少。同屬巴蜀,小城自是雨露總沾衣,千百年來,在雨的溫潤打磨下,石頭越發光亮,人兒越是安逸。
  說川人安逸,但川南與川北、蜀西與蜀東的安逸也是不一樣的,在小城,安逸是靜謐,是心寧。

年少時穿梭鄉間,偶與伙伴駐足田坎,觀田中鯽魚浮頭,癡迷中,竟不知黑云過境,頃刻間暴雨如注,眾皆成落湯雞,前刻還視鯽魚浮頭如唱戲,此刻卻成浮頭鯽魚眼中淋雨戲子。夏日里風雷雨同行,風壓稻穗堪俯首,雨敲水鼓聲似點,雷動山野蟲鳥驚。身處田野中,眼見光怪陸離,耳聽風鳴雨嘯,錯覺一個世界都在崩塌。而后,又頃刻間,云散日出,世界歸于平靜,只有一身濕衣以證先時雷雨。回家后,免不了一頓堪比風鳴雨嘯雷怒吼的暴罵,但從那段時期起,年少人的眼中,雨中的生活已是充滿寫意。
  年少人還有一段在小城的日子。在城中,雨與城惆悵連綿。
  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年輕時,心或天馬行空,身卻多囚固桌前,書聲瑯瑯,搖頭晃腦,念罷孔子,再述李杜;簡單日子里,城中幾許冷寂清秋。除卻書聲,且聞雨聲,淺聲叮嚀中,暮秋梢葉枯。秋中小城,午后必有一場雨,偶然小憩,最喜不過小室聽雨:
  坐,
  呆想,
  白開水,
  室內昏暗,
  窗景霧朦朧,
  秋雨輕點臺棚,
  薄幕連綿雨簾掛,
  而后驀然初歇,
  思緒驚斷時,
  仿若隔世,
  時窗外,
  黃昏,
  靜。
  秋時風雨瑟瑟,巷弄濕漉漉,街角難見行人,弄中卻傳罵笑,聞聲追溯,巷角茶館人頭攢動。民時裕泰莫談國事,小城茶館百納三教九流,卻國事就談,兼談其他事:草民不能肩挑重任,引領潮流,唯口中叱咤江湖,快意恩仇,上達國際政治紛爭,下關鄉野雞飛狗跳;江湖事,館中聞,口口相傳耳。秋時風雨瑟瑟,館中江湖,卻平添生氣。
  大城喧囂,見于市井;小城歡笑,多見屋中。
  川地濕寒多自秋始,濃冬更甚。冬日,小城依舊被雨纏繞,夜色剛起,街頭已人跡漸少,路燈下,街面倒影婆娑,燈光經過折射,構織出一片昏黃的街景;寧靜中,偶有行車聲劃過,多是警車夜巡,入夜后,這是城的安心。
  城在安睡。但城中人卻未曾睡去。
  遙想深冬,最趣莫如圍爐夜話。而今多是圍爐夜牌,牌桌可暢聊,爐也是電氣爐;但在上個十年,還把炭火烤爐,酒桌慢酌,夜話聊齋,時窗戶大開,室外寒氣與爐火熱氣奔騰交織,在屋中奏起冰與火之歌,好不暢快。小城地處酒都,毗鄰酒城,好酒者多,卻絕少豪飲,一杯多分作幾口,時常兩斤三五人分食,斟完已近午夜,屋外夜色如墨,風雨無言。寒夜圍爐夜話,應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消磨歲月也。
  玉溪生詩: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自古有巴山夜雨一說,然夜色勾人思緒,雨色也如此,在巴蜀,在小城,正少不了一場夜雨情懷。
  兒時背唐詩,只愛“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簡單的詩,卻有風有雨,有物有境,且與春貼切。對曉春走讀的回憶,也有清晨踏花行,日暮伴雨歸的印象。小城四季有雨,而春雨如丁,當草木在僅有的晴日綻放出花顏,驀然間,又被細雨無情打落,無端引出物殤之情。
  物殤相對,總有物是人非。離家在外的人已過了數個年代;安居城中的人過的只一個年代……都以為小城未變,卻不知悄悄然已物是人非。記得夜習回家時,過十字路口,總感路口轉角一舊樓陰氣襲人,樓破敗頹廢,已無人住,漆黑的窗口竟似要吞噬一切。后偶閱縣志,看到國立劇專與曹禺的舊事,才明曉舊樓的滄桑。民國時,院校西遷,除了昆明成立西南聯大,也有同濟西遷李莊,燕京西遷重慶等事。而國立劇專遷至小城,曹禺、吳祖光等人隨遷而入,一段小城歲月隨之開始。舊樓名誰樓,民時茶館,正坐落當時小城繁華地。西南邊鄉之人就好泡茶館,西遷的才子佳人也不免入鄉隨俗,據說誰樓就是曹禺等人常駐之地。聽鄉間雜話,看百家是非,談民國時政,泡山野粗茶,一整日時光就此閑度,也在如此氛圍,曹禺寫出《雷雨》、《日出》、《原野》等名篇。光陰如煙,昨日依是“小樓一夜聽春雨,明朝深巷賣杏花”之景,而今卻舊地猶在,人去樓空。
  夜來風雨小樓聽,花既凋零且賣花。夢回巫山任風語,愛上層樓不道愁。雖是滄海桑田,人卻不動如初。沒有多少城里人關心誰樓與曹禺,更多都活在自己的煙雨中。故事在同一場煙雨中消散,而小城,在這場雨中,靜佇千年。
  一場夏雨洗凈鉛華,一場秋雨帶入朦朧,一場冬雨增添寂靜,一場春雨打落杏花。在小城,因為雨,沒有過分的鬧騰,爐上烤老酒,巷角飄茶香。人生需要一段被時光淡忘的路途;腦海里,需要一個被時光淡忘的故鄉。
  追憶中,有座小城,城中飄落細雨。雨中,飽含滄桑。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廬山硯人草堂記 桂相文撰 硯,文房四寶之首,文人之硯,猶美人之鏡,最生親傍。黃君愛和,生金星硯之故里,憂金星硯之未...
    廬山樵閱讀 6,717評論 0 8
  • 圖文/巴山雨(簡書作者)轉載請聯系作者授權。 半路出家,非專業選手,畫技一般,都是一些習作和臨摹作品,權做記錄。同...
    巴山雨閱讀 465評論 5 9
  • 鑒于本人很懶,到現在都還沒有升級到最新Xcode版本,一不小心手機升級到了最新iOS版本,要是不想升級Xcode怎...
    北海有魚w閱讀 204評論 0 0
  • 目錄 上一章 【34】公園約會 張正明一路陰沉著臉回到刑警隊,憋了一肚子的火,他立即提審了龍君。 “英子,通知下去...
    葉半居閱讀 270評論 9 11
  • 《跑步的邏輯》——以目標為導向的訓練管理 蠻荒身體的現代困境之一 這個標題源于我的朋友王樂的一場《跑步產業的環...
    黑跑安西閱讀 233評論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