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用工具來幫助我們提高效率,估計是最劃得來的事情。2017年借用神器耳麥的效率更高,根據(jù)過去4個月的總數(shù)量以及平均數(shù)量,2017年的總數(shù)量預(yù)測值是1059萬左右,這是前兩天的預(yù)測。
然而,我們不能把預(yù)測當成是實際的數(shù)值。我們往往知道, 預(yù)測只是一種可能,而不是真實情況。如果預(yù)測是真實情況,那我們無須行動,只要在腦海中“想”就可以了?!靶袆印笔且揽课覀儎?chuàng)造出來的,有相應(yīng)的行為就會有相應(yīng)的數(shù)據(jù)。預(yù)測和實際情況之間,還有很多的“行動”。
年初定了一個目標,2017年寫300萬左右,2月份開始提速,預(yù)計在6月18日完成300萬,現(xiàn)在來看,可以提前到5月5日完成300萬。如果說這是效率的提高,那么比2月份的計劃提前40多天。
寫隨筆,我總是用最順手的工具。鍵盤,我用最順手的鍵盤,辦公室用Realforce,家里用PLUM84。語音寫作,我用神器耳麥。
手寫設(shè)備,給麥老師入了一套moleskine pen+ 智能套裝,天貓可以找到,可以把每一個書寫的筆畫進行回放,這才是大數(shù)據(jù)的感覺。
說過的話,所有的表情, 敲過的鍵盤,走過的路, 寫過的字,各種都可以回放,生活是不是變得厚重了起來?
4月份有很多的突破,比如:
- 1小時最高記錄19605個字,
- 中午午休前寫完42195個字
- 早晨8:36寫完32195個字
- 工作日最高寫到6.2萬字
- 周末三天寫了20萬
- 3個小時完成一個全程寫作馬拉松
歸結(jié)為2017年前面三個月的積累,所以4月份開始突破,數(shù)據(jù)上,4月份總隨筆數(shù)量110萬的,歷史最高的一個月,也是較為輕松地取得新數(shù)值,可以以后的參考。
人的行為是隨機的。全程寫作馬拉松在之前是隨機的,可能做到,也可能做不到。通過 訓練,4月份把寫作馬拉松變成必然的行為,只要規(guī)定了要做,就一定做到。
4月9日-4月份11日沒有寫多少字,干嘛去了? 看《射雕英雄傳》,連續(xù)好幾天都在看,把《神雕俠侶》也看了一遍。
4月20日-4月30日,每天一個全程寫作馬拉松。5月份呢? 看具體情況。
自由才能創(chuàng)造。 4月份主要都是在寫隨筆,110萬下來,感覺1個月很長,4月份20個全程,3個半程,7個不到半程。
大家不要問寫了些什么。就當這是在跑步,你會不會問跑者:你跑了些什么?最多說,你去哪里跑步了,或許我可以告訴你們我去哪里寫,但是不能說寫了些什么。如果你看了《錢鍾書生平十二講 》,大概就知道錢鐘書有些日記現(xiàn)在都還沒有公開。
2014年的時候,我盡量寫,全年寫了85萬, 2012年盡量寫,一年寫了25萬。
寫作數(shù)量的提升,對閱讀的要求也更高。沒有在寫東西的時候,都是在閱讀,看書。
如果1個月的寫作數(shù)量是100萬,計劃閱讀量也在100萬左右,3-5本書籍。如果是《尤利西斯》,全書114萬,我不確定可以在一個月看完,一些普通的讀本,可能一下子看完了。4月份讀了幾本亦舒的書,感覺挺有意思的,茨威格《昨日的世界》在地鐵上陸陸續(xù)續(xù)讀完。
借用很多的工具來表達思想。書籍也是其中一種,用來刺激我們的思維。普通人的普通生活沒什么好寫的,閱讀可以讓普通人的生活變得更加有樂趣。一些從來沒有思考過的問題,也許有人在花一輩子的時間在研究。《神祇、陵墓與學者》 ,如果不是閱讀這本書,或許從來還不知道有這么一些人令人崇敬。平常的生活中,幾乎也不會思考這方面的問題。
4月份的20個全程寫作馬拉松,可以說是一個新的紀錄,既然我已經(jīng)做到了,相信后面還會有人繼續(xù)做到。首先,我已經(jīng)證明了這是可能的,相信有人會再次嘗試,也會這么做到。
在第一個人做到4分鐘跑完一英里之后, 很快就有人會打破這個紀錄。我最開始是創(chuàng)造紀錄的人,之所以很容易就創(chuàng)造出一個新的紀錄,是因為這方面的研究者少之又少,而隨著更有行動力的人加入,相信也會越來越熱鬧。
每天42195個字, 可能不是依靠多么強大的大腦,相反,更多的是需要行動力,得用心去做,而“聰明”最多是給我們提供了素材。
理論上的每天完成一個全程寫作馬拉松,到實際完成全程寫作馬拉松,我用了三年多的時間。 從2015年開始組織全程寫作馬拉松的活動, 到2017年,越來越多的人感受到大量創(chuàng)作帶來的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