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周刊·新技能get》


知乎周刊·
知乎網編輯部
?
?做決定
?
2014-04-24 23:33:08
難以做選擇,正如@負二 的回答中所說,是回避后悔情緒。
?
2014-04-24 23:33:27
后來我想明白了,既然我無論如何都會后悔,那么—— 當我做出比較小、日常瑣碎的決定時,只要確定哪些選項屬于最優解,則不管選擇最優解中的哪一個,我都能接受。
?
2014-04-24 23:34:05
如果是比較重大的決定,那么就要看你是不是想清楚了自己要走什么樣的人生道路。這
?
?用智商搞定情商
?
2014-04-24 23:35:08
1. 理解
?
2014-04-24 23:35:57
但凡情商高的人都很善于情緒控制,這是沒有錯的。但完全不露聲色就是情商高么?并不是的。如果讓人覺得是深藏不露的笑面人或者冷冰冰的poker face就非常失敗了。 你要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緒而給他人以他們需要的回應。
?
?演講的技術細節
?
2014-04-25 19:46:36
大部分看起來舉重若輕的演講者,在臺下都經過很辛苦的準備,近乎變態的準備。
?
2014-04-25 19:47:42
如此往來幾遍,你根本不用擔心會忘掉自己想說什么,你擔心的是會一輩子都忘不掉這些詞兒。
?
2014-04-25 19:48:05
可謂是旁征博引、亦莊亦諧,有故事,有包袱,也有金玉良言的忠告。不要說材料的組織,幾乎連停頓都是完美的。
?
2014-04-25 19:48:23
準備是能給人帶來脫胎換骨的效果的
?
2014-04-25 19:48:31
這一幕對我的啟發非常大,從此后我在大學里的每次發言都要寫逐字稿,無論是主持、演講、辯論乃至畢業答辯,確實效果都非常好。
?
2014-04-25 19:48:50
故事、結構、笑料、停頓、動作、表情,都可以準備。
?
2014-04-25 19:49:06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古之人不余欺也。
?
2014-04-25 19:49:42
什么叫「完整的演講稿」呢,在演講稿中,你需要寫下你的每一句話,你的每一個動作,你的所有停頓點,所有的升調降調點,還有你的眼神,手部動作以及整體的身體語言。
?
2014-04-25 19:50:16
(動作:連續三下拍手)起床了,各位親們【聲音上揚】。(動作:環視全場)我知道,你們聽了3個演講,現在一定很累||很累,你們電腦前面的Facebook||一定比站在臺上這個胖子要更加迷人(露齒笑一個)。我也知道||,你們看到亞洲人的臉,肯定就會覺得||這個演講會很無聊,這家伙有很重|||很重的口音(模仿:Chinglish)不過【聲音上揚】(走近同學們,平均每個人看2秒),相信我【聲音上揚】,我和你們遇到的每一個亞洲人|||都【聲音下掉】——不一樣。給我5分鐘時間,我讓你們享受一次愉快的演講。(微笑)
?
2014-04-25 19:50:46
單單的逐字稿還不夠,對于一個新手而言,標注了升調降調,以及你的動作以后,對于你練習你的演講會更加有益。
?
2014-04-25 19:51:00
完美的演講都是靠不斷地反復練習而訓練出來的,我記得我第一次演講我重復了10遍,這10遍不是說我把稿子念完10遍就完事了。我需要去斟酌:我講這句話的時候,要一個什么動作?我講了笑話以后,要給一個什么樣的表情,讓大家笑起來?我該什么時候去看我的觀眾?怎么看?每一次的重復,就是對你演講稿的完善。如果你經驗不夠豐富的話,那就15遍,20遍。要知道,很多時候,5分鐘的演講可以改變人的一生。
?
2014-04-25 19:51:36
演講最簡單最簡單的,就是不斷地訓練,不斷地重復,一直重復到你成為本能。
?
2014-04-25 19:51:52
其實這樣訓練還有一個好處,那就是你的思路會變得更加清晰,邏輯性也會變得更加強大。還算是一個一舉多得的事情呢。
?
?好聲音
?
2014-04-25 19:52:00
如何改變發聲習慣?
?
2014-04-25 19:52:15
我給你的第一個建議是:把自己的聲音錄下來。 你要對自己的聲音有個認識,很多人心里一直有一種聲音的模板,這往往意味著不真實。接觸過的人里有不少自認為聲音磁性的,這些人都沒真正聽過自己的聲音。我沒接觸話筒之前以為自己的聲音好聽得不得了,后來發現這不過是自己的想當然罷了。 第二個建議是:確定你想要什么樣的聲音。 我一直對于聲音有一種看法,只要一個人的發聲器官是健全的,一定有一個屬于他的好聽聲音,前提是他找到適合的方法。你說你想要一個洪亮的聲音,這沒有任何問題。你需要找出這一類聲音的典范,把他們的聲音反復聽,要跟聽英語一樣的用心。久而久之你會不由自主地模仿。你心中想要的聲音和聽到的范本會有所重合,慢慢地會意識到自己該如何發聲。這就是你成功的開始。 值得一提的是,這樣的練習方式容易沉溺于別人的聲音,找不到自己。 第三個建議是:放慢語速。 這樣的聲音就不會很尖細了。我碰到的很多優雅的人的共同點是他們說話都很有節奏。請記住有理不在聲高,辯論這種東西很難叫人心服。聲音的力量有時反而體現在沉默上。 第四個建議是:鍛煉身體。 一般來講,聲音尖細的人喉頭特別緊,你可以叫你朋友趁你不注意時觀察你的喉部。 大部分人喉頭緊與身體有關,形容一個人強壯不大可能用「聲若蚊蠅」這個詞語。 在所有的運動里,我推薦你去跑步。保持穩定呼吸對生理和心理都有非常好的幫助。
?
2014-04-25 19:53:08
你仔細看看。我不認為我會比他們說得更好。 最后要說的是: 你需要有計劃地改善你的聲音。要定期錄音,不停地對比自己的聲音該如何改善,拿筆記本記下提醒自己。這樣做或許一兩個月看不到變化,如果你堅持下來之后,拿你最初的錄音資料一聽,你會吃一大驚的。
?
?老練的節奏
?
2014-04-25 19:53:20
如何老練地跟人溝通?
?
2014-04-25 19:53:28
教你一招,不傳之秘:說話速度放慢。 其他,只能交給時間,時間會給你足夠的經驗。 但在沒有經驗之前,要想快速轉變的辦法,只有這六個字。 「說話速度放慢。」 只要不「慌張」,就能顯得老練。 就是對方露出不耐煩的樣子,你也要悠然對待。 要找到自己的節奏。讓人隨你的韻律跳舞。
?
?妙筆生花
?
2014-04-25 19:59:14
所以每個人應該去尋找自己喜歡的文筆,然后了解這種文筆的特征,看他如何遣詞造句,看他如何安排邏輯,看他如何利用你內心的小人勾引情感,這才是應該的鍛煉文筆的方向。
?
2014-04-25 19:59:44
那就是人總是更容易說服自己做有利于自己的事情,而不是做使自己痛苦的事情。
?
2014-04-25 20:00:06
我認為泛讀其實就是一種自欺欺人,人做一件事情如果不能專心去做,好比一個人如果為了文筆讀書,卻流連在文字傳達的情感或者情節里,那么「文筆毫無提升」就會成為你最終的結果。
?
2014-04-25 20:00:58
我覺得提升文筆其實最主要的其實只有一個詞——積累。
?
2014-04-25 20:01:58
很多人其實不理解積累的概念,積累就像是你的積蓄,積蓄不是你的現金流,不是你的收入,不是你的利潤率,積累是一種「量」。 積累=(平均記憶-平均忘卻)×時間
?
2014-04-25 20:02:59
泛讀雖然平均記憶很多,但平均忘卻也非常多,乘以時間,寥寥無幾——很多人看完小說連劇情都記不清,別人問起來只能說「好」、「很好」之類空洞的字眼,一旦提及劇情就大腦空白,只能用「文筆好」之類的話自己欺騙自己和敷衍別人,這些都是泛讀惹的,就像記錄下來的筆記不經常復習,結果就是忘掉,等你忘掉以后,你會覺得你連記筆記的時間都是在浪費,但精讀的作用雖然短期無法體現,但在漫長的寫作過程中,卻會展現出長尾的力量。 我覺得一個人提升文筆,一般需要積累以下內容: 文字間的韻律; 新鮮的詞匯; 標準的句式模型
?
2014-04-25 20:05:09
、文字間的韻律 這個其實取決于一個人對文字的敏感度,比如一個人寫作時的心態的轉換,我能從他的文字中感受到,有些人寫答案,不是一天寫完的,我甚至能找到他是從哪個字開始寫第二天的,因為朗讀的時候,會發現韻律變了,通常就是對方的心境變了。 而很多作者的文筆其實非常穩定,因此積累韻律的方法,其實就是讀同一個作者同一個類型的作品,反復讀,自己試著寫,不會寫的地方,就參考對應的段落,不斷磨煉自己。 二、新鮮的詞匯 這個沒什么好說,我最喜歡的是看到一些作者自己造詞,總想記錄在印象筆記里,另外還有一些四字成語,平時不常用,看到這個作者用了,如果覺得用得很好,就會記錄下來,時常翻翻,時間久了,就會經歷「生疏-找的時候能找到-熟練-本能」的過程,這個詞就真正進了腦海里的詞匯庫。 三、標準的句式模型 這個是說很多人其實對自己的文筆很不了解。
?
2014-04-25 20:21:28
針對于「讀哪些書能較快提高文筆」這個問題,答案只有一個,就是「讀那些能讓你愿意按照本文指示學習的書」。
?
?開始學習吧!
?
2014-04-25 20:25:33
無論你面向何處,你要做的就是想盡一切辦法,翻越自己面前這堵墻,千萬不要轉彎。墻內和墻外就是兩個世界,業余和專業就是一墻之隔。
?
2014-04-25 20:26:09
自學的第一步就是要解決這些問題。具體的解決方法,基本可以概括為以下四點: 一、制訂計劃,設立目標 計劃是長期的,目標是短期的。無論學習什么,你都要先制訂一個長遠的計劃。計劃之下,再由多個短期目標組成。也許你的計劃制訂了三年,但是卻只執行了六個月,可是如果你不制訂計劃,那你也許就只能堅持三天。一個人如果沒有具體目標,其實很容易受到內外因素的雙重干擾而放棄。絕大多數人的半途而廢,起因都是自身的迷茫與浮躁。因為他們空有熱情與想法,但是缺少計劃與藍圖(具體參考我的另一個回答《人一般為什么浮躁?》)。 【長期計劃】 以一個三年的學習計劃為例。你希望自己三年后在該領域能達到一個什么樣的水平?你這三年內要閱讀該領域的哪些書籍?你這三年內要掌握(指不必查閱)該領域的哪些知識?你在三年后將把這些知識用在何處?有沒有衡量自己學習質量的標準?諸如此類。 要把計劃列成一個詳細的清單,而且要注明時間和完成期限。如果有兩個人一起學習,相互監督就最好了。 三年后,這個學習計劃到底能不能完成,其實并不重要。它只是一個方向,告訴你,此時此刻你還有多少事情沒做,讓你一刻也別閑著。而這個學習計劃的核心,也就是它的關鍵之處,在于你全力以赴地執行了多少?是不是真的學了?是不是真的懂了?是不是真的會了?如果是,那這三年的時光,你賺了! 【短期目標】 1. 細化制
?
2014-04-25 20:26:28
把一個三年的學習計劃,按照某種規律(邏輯、類型、階段等等)分成三份,安排到每一年,然后再把每年的學習內容細化,安排到每一個月。因為一個月有三十天,所以可以把一個月分為三個周期:第一個十天,第二個十天,第三個十天,十天就是一個周期。確定這個周期學習什么,下個周期學習什么,以此類推。 最后再畫一張每日工作表,自己每天晚上計劃一下第二天的學習內容。看自己每天能用多少時間來學習?如果是兩個小時,那么這些時間能夠學習多少內容?比如讀幾頁書?寫幾千字?整理幾張筆記?收集哪些資料?這需要視個人情況和能力而定。千萬不要一開始就做太繁重的任務,當然也不能太輕松。太繁重的任務,容易出現抵觸心理。太輕松的任務,又很難出現效果。所以,最好是那種踮著腳尖才能夠到的程度。 2. 獎懲制 短期目標的核心價值,在于清晰明確的獎懲機制。而所謂的獎勵和懲罰,實際上就是一種自我限制。 我相信,每個人在一天當中,都會出現某些頻率很高的生活習慣。比如,聊QQ,打手機,看美劇,刷微博,上知乎。這些生活習慣,如果不做就會帶來一點麻煩或者不適,但又不會造成很嚴重的影響,最適合用來當做獎勵或者懲罰。 具體方法是,先規定自己每天刷微博或者上知乎的時間總量,比如是五個小時。然后計劃自己每天至少閱讀二十頁書,一旦無法完成,則以一頁等于三十分鐘的算法,減去當日或次日刷微博、上知乎的時間。或者給自己增加一個每天運動的項目,比如每天慢跑三十分鐘,少讀一頁則增加十分鐘。如果超額完成當天的任務,就可以減去一定的運動時間,或者增加自己的娛樂時間。 獎懲制的關鍵,在于你有沒有強大的執行力,以及自我約束的能力。 可能有的人會說:「我在學校聽老師的,在公司聽領導的,在老家聽父母的,在自己家聽老婆的。好不容易有點空閑時間,學點自己喜歡的,為什么又把自己畫進如此累人的條條框框里?」 沒錯。細化制和獎懲制的建立,的確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很多約束,甚至會產生一種潛在的壓力。但是這種輕度的壓力,正是一個人自學
?
2014-04-25 20:26:39
所需要的。興趣和決心只能帶來一時的學習熱情,習慣和計劃才是自學的主要形式。我們的懶惰心理與拖延心理,遠比自己想象的要強大。就像此刻,可能有一千個人看到我的這篇文章,但是保存起來準備實踐的可能不到一百人,而這一百人真正能落實到行動上的,頂多幾人而已。絕大多數就是存起來,從此遺忘在電腦硬盤里。 二、記錄分析,定期調整 【記錄】 任何學習計劃都不是完美的。尤其是剛剛開始學習的人,對新的學習領域不了解,往往低估眼前的學習內容,卻高估自己的學習能力。所以,需要建立一個學習記錄表,每天記錄和觀察自學過程中的一切變化。比如,你一天讀二十頁書,連續三天輕松完成。那是不是就能證明,你實際上還學有余力?是不是可以從二十頁增加到二十五頁?再比如,你一開始每天學習兩小時,后來發現可以增加每天的碎片時間進行學習,那么同樣是碎片時間,在公交車上讀書和排隊等候時讀書,同樣的時間內,哪一個環境下的學習質量更高? 記錄的重點,一定要放在時間和內容上,目的就是觀察自己在相同的時間下,如何能夠學習更多的內容,并且更好的理解。 學習記錄表可以自己繪制,也可以用《番茄工作法》的記錄表為基礎,做幾個數據上的改良。具體情況根據自己的需求而定吧。 【分析】 學習計劃進行到一定程度的時候,我們就會面臨兩個問題:要么學習效果明顯提高;要么學習效果差強人意。 這時候,我們就要通過之前的記錄表進行分析。如果學習效果有所提高,那么是哪方面的學習內容帶來的提高?如果學習效果并不理想,那么說明這個學習計劃的內容有問題。你要做的就是從記錄表上找出問題的癥結所在。如果你不能從每天學習的內容和時間上發現問題,說明你對自己的知識儲備和對該領域的認識還不夠深入,而且缺乏基本的分析問題能力,那么我就可以認為你沒有達到一個人自學的最低門檻——發現問題、分析問題、修正問題。 總之,這一階段就是要做一些「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工作,讓時間的價值最大化。 隨著學習程度的深入,自身的水平也會有所變化,興趣和方向也會逐漸清晰。要根據自身的
?
2014-04-25 20:38:06
情況,對計劃作出適當的調整。 三、收獲總結,定向輸出 【總結】 讀過一本書,一定要寫讀書筆記。要利用所有學到的知識,寫出一篇總結式的文章,而不僅僅是停留在畫線批改、尋章摘句的刻板方式上。筆記一定要按照自己的思維模式去寫,千萬不要套用別人的筆記格式,那完全是本末倒置。 筆記的價值并不在于內容,你就算記得內容清晰、數據翔實,復習起來也不會比翻一遍原文來得更快。如果僅僅是記知識點的話,在書上畫線就夠了。寫筆記,目的是把書中的知識和個人的理解,兩者融會貫通,最終形成自己的想法和思路。筆記寫成什么樣子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思考如何寫筆記的過程。這同樣是碎片知識內化為整體知識的過程。 將寫好的筆記標注時間,然后存檔。未來復習一本書時,隨時往上面增加新的內容。 【輸出】 把你這一階段學到的東西拿出來展示給大家,一定要找到適合的平臺。可以在知乎寫回答,可以建立一個自己的博客,也可以去一些比較有特色的論壇寫寫文章,和有相同愛好的人打打筆仗。 寫作就是一個思維整理與歸納的過程,尤其是當你試圖說服別人的時候,這一點就會變得尤為明顯。你在寫作的過程中,需要不斷回憶自己學到的知識,并且利用自己的語言將它表達出來。你還要思考文章的結構,怎么才能循序漸進地把一個復雜的道理講得明白,講得令人心服口服,講得無懈可擊。如果有某些細節自己不知道、不清楚,為了避免文中出現疏漏,你就會去查閱資料或者翻閱書籍,這就完成了一個鞏固與復習的過程。更重要的是,你還會發現自己有哪些短板,還需要學習哪方面的知識。這些都是一個人自學時,在孤立狀態下難以發現的。
?
2014-04-25 20:39:49
四、自我經營,時間盈利 我不得不說幾句很殘忍的話:其實在任何一個學科領域,自學的人,都很難超越科班出身的人。也許會有,但是少之又少。 那是不是說明自學就沒有價值呢? 當然不是!自學的價值極其巨大,甚至可以說,人與人最大的差別,不是他們的社會地位和收入水平,而是他們在業余時間學什么、做什么。所以人們常說,你的人生取決于晚飯后的兩小時。但是這個價值,并不一定是安身立命的本事,而是一種潛移默化的影響,一種緩慢而徹底的蛻變。有時候,自學帶來的價值,往往難以通過正面表現出來,但是卻真真切切地影響了一個人的言行舉止,生活習慣。而言行舉止和生活習慣很大程度上就是決定一個人性格與命運的重要因素。 所以,我認為自學的本質就是管理自己,經營自己,掌控自己,駕馭自己,最后得到時間上的盈利——時間價值最大化。
?
2014-04-25 20:40:28
「經營自己」就是別把自己當做一個有主觀意識的人,而是看做一個工具。主觀意識往往會帶來許多干擾。在主觀意識之下,你考慮更多的是「我想做什么」,如果是一個工具,你考慮更多的則是「我該做什么」。如果一個人不能管理自己,又如何管理別人?如果一個人不能賺取時間,又如何賺取財富? 說到底,人,終究是要學會使用自己,而不是放縱自己。
?
2014-04-25 20:40:51
一、我從來不認為自學的困難是無人指導,更不是沒有學習的途徑。如今,我們處在一個信息爆炸的時代,我們獲取知識的成本空前的低,只要有足夠的好奇心,我們可以通過無數種方式來了解自己想要了解的一切東西。任何困難都是一面等待我們翻越的圍墻。唯一的問題在于,我們是否有開辟未知領域的決心和毅力。 二、無論學什么,一定要當機立斷,今天寫計劃,今天就執行,別等別拖別準備。如果向人請教,不要問類似「×××應該怎么學」這樣大而無當的問題。問題一定要具體到某一個細節。你可以問「秦國統一六國具備哪些基本優勢(雖然這還是一個大問題)」,但是你千萬不要問「秦漢史應該怎么學」。不是說這個問題有多么深奧,而是因為它太過基礎,太過寬泛,反倒沒有一個答案。再舉一個例子,你如果問「計算機應該怎么學」?我保證你得不到想要的答案,因為太過寬泛了,你只能問「如何使用Photoshop的蒙板和濾罩」?問題越小,得到的答案含金量越高。 嗯哼,開始學習吧! 2013-06-01
?
?必須職業
?
2014-04-25 20:42:40
我在朋友圈里看到一個分享:「作為女人,你必須精致」。 我不評述故事的真實性,但有一句話值得一看:「沒有人有義務必須透過連你自己都毫不在意的邋遢外表去發現你優秀的內在。你必須精致。這是女人的尊嚴。」 不分場合不合時宜的穿著,是對自己的不尊重,如果在意會見的人或約會的人,一定要展現自己最好的狀態。最好的狀態不是說非要化妝,化濃妝,而是要干凈整潔,穿適合自己身份、適合場合的服裝,傳達「專業」、「禮貌」、「重視」這樣的信息。
?
?在群體中輕松下來
?
2014-04-25 20:44:21
Open,不過分關注自己,重要的是關注事和我們在做事的過程中得到的收獲。而不是為那么一點點瑕疵自責,這無濟于事。
?
?言論
?
2014-04-25 20:47:05
哪些行為動作體現出必要的修養? 安 雅 傳遞出「我意識到你的存在」的一切動作。 想起來推薦一本好書——《一生的忠告:外交官爸爸寫給兒子的信》,關于社交、禮儀、處世,書里講得非常實用且優美。希冀成為有修養的人而不知從何學起的,可以買來細讀。
?
2014-04-25 20:47:32
通向地獄之路,常由善意鋪就。
?
2014-04-25 20:47:46
善意本身并無不妥,但只要過了那么一點點,以善意之名行越界之事——這非常容易說服自己是在做好事,也容易說服自己容忍別人以同樣方式對待自己——便可能造業。若有天才給出崇高名義加以煽動,以造就天堂的名義集體行為,通常會造就最邪惡的地獄。相反《國富論》提出,人人自私自利,倒會安居樂業,市場豐富,自私的人不允許他人侵犯自己邊界,小惡當道,讓大惡無處藏身。

多看筆記 來自多看閱讀 for Kindle

duokanbookid:b956e0241e6143f8bbc5857d1bf9c391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