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三年小記20170317

? ? ? 一轉眼就學拳三年了。第一次正式學拳的場景還歷歷在目,卻也不知怎么的,時間一下子就過去了。過去了就過去了吧,可卻覺得,總有些話不得不說,否則將來的我還會埋怨兩句今天的我,臨末尾,還要再捎上句“卻也不知怎么的,四年,五年,十年,二十年……這輩子一下子就過去了。”說到底還是想得多,不說又憋著難受,不得不說。這種人,俗話說,就兩字,悶騷。整篇文章寫下來,竟然真的發現自己竟然是個內心戲很多的人(捂臉笑)。看完自己寫的這個經歷,真的覺得打拳于我來說,就是對生活不斷主觀臆測和然后被現實狠狠打臉的循環,甚至,在每次半邊臉被打得服服帖帖之后,還要湊上另外一半讓他打。不過臉腫了,我也變強了。正是在這個不斷被打臉的循環里不斷積累下來的東西,支撐著著我的生活讓它不斷地螺旋上升。

? ? ? ?大二剛開始,舍友小康開始學打太極拳的時候,我們大家天天都冷嘲熱諷。諸如“太極是老年人運動”、“你這不中看也不中打”的調侃天天發生。想必想要嘗試與眾不同東西的人,都經歷過這個階段。其實直到現在,我被人質問“為啥不去打籃球?多做做年輕人的運動”或者被調侃“你和菜場門口的那群大爺大媽打的有什么區別?”心里偶爾也會有一點不舒服。在學拳初期,人總是憑借著興趣能戰勝這些質問。等到有所成就之后,這些質問自當不攻而破。但是在這兩個階段之間,是漫長的提升期,甚至是瓶頸期。若是同時被內心的懷疑和外界的質問內外夾攻,那是極不好受的。經歷過如此淬火之后,人就會找到學拳的本心,那也是一種與外界無關,自己下的決定。小康也不是能言善辯的人,一言不合就開始采手比力氣,不過大部分都以失敗告終,一年時間也就在打打鬧鬧里過去了。

? ? ? 到了大三下,膝蓋又一次由于運動過度受傷了。于是這次我決定,這次要找個舒緩些的運動來健身。正好小康太極打的有模有樣,就請他帶我去學學。初學印象并不好,山老師一直在教別人拳,我在后面自個兒跟著學動作。感覺被晾在一邊很久了,心高氣傲的我有種被冷落的感覺。之后山老師來教拳的時候,我便質問了太極到底能不能打。山老師不急不緩的給我講了很多有趣的太極的武學理念,那時我被山老師講的奧妙深深吸引,就決定開始學拳。

? ? ? 初學并不容易,不僅動作做不好,還很枯燥,可山老師是總夸我打得好,我也就堅持打了下來。事情直到一兩個月以后,才開始有點起色。記得大概是五月份一個午后,那時連三十六式還沒學全,我就一個人在情人坑(又稱下沉式廣場)打拳。那天陽光和煦,照在臉上,有微微的暖意。微風徐徐,周圍的樹沙沙作響。我慢悠悠的打,打的很舒服。漸漸的我發現周圍的環境好像漸漸凝固了起來,只有我在其中游走自如。世界靜的不可思議。那時的心,也如明鏡般平靜。除了拳,什么都不想。有時打著打著,連拳都忘了。什么都沒有,卻意外的滿足。那時候的我就覺得,如果能這么一直靜下去就好了。

? ? ? ?可惜那時的我既無知又貪心,把這種靜當作是一種享受,不斷的貪圖這種感覺。甚至把這種理念帶入生活,以為一切只要心里滿足就好。直到后來發現,自己只貪圖平靜,無視現實的后果,就是常常不加思考地說著無所謂,之后一并承擔所有惡果,把生活搞得一團糟,甚至練拳都不常打了。就這樣停停打打,打打停停,又過了一年。

? ? ? ? 上研之后的我,常常糾結一件事,那就是我好像除了胡子什么都沒積累下來,簡直辜負了日子。其實負的哪里是日子,負的其實是自己。那時正巧放棄了一個茍延殘喘卻死撐多年的愛好,心情很低落。覺得日子過了這么多,自己卻還一無所成,甚至沒有太多成長,很是心煩意亂。一人亂走,無意間走到師父師叔平日練拳的僻靜處,重新打起了太極。這時我發現雖然很久不練,動作稍有生疏,但仍然能打下連貫的一套,而且打完以后心情也平復了很多,于是又重新拾起太極。過了些日子,師父組織師門去大雁塔表演。表演是群體表演,我知道沒人會只看我,可還是緊張的不行,腦子空空蕩蕩,好幾次動作做錯,真的覺得非常丟人。不過腦子宕機了,身體卻還是被訓練的很靠譜。近兩年來的訓練讓身體牢牢地記住了每一個動作,即使不用去想,身體也會自然而然的去做。那次演出還算順利,我也重新找回了自信。有些積累只是自己一時忘記罷了,它不會因為生活里突然地變故而消失或暴漲。這給了那時候的我一種穩穩的安心感,我突然發現這雖然是一棵需要我用一輩子去點亮的技能樹,但同樣,這也是我可以不斷積累的一個方向,一個在生活繁復中不變的一個方向,一個后期大技能。可能就是從那時候起,我才真的立志要學好太極。

? ? ? 從那時候開始,我開始琢磨該到底怎么練,才能把太極打好。鉆研了一段時間,拳架和推手上便都有了一些進步。我驚嘆于太極的奧妙。太極是不僅真的武術,能打人,還有很多奧妙的拳理。我突然覺得自己懂得好多好多好厲害,比周圍的小伙伴都厲害了,就信心爆棚,得意洋洋起來。然而之后沒多久,就在學院趣味運動會的摔跤比賽上被路人連敗三場,手掌還擦傷一塊皮,赤裸裸地打臉。剛開始還拒不承認,拿輕敵戰術錯誤等各種原因推脫,仔細想想之后,確實技不如人。更可笑的是,不僅本身技不如人,在不知道自己推手的理念對不對的情況下,硬是把自己主觀臆測的推手理念自以為是的照搬照抄進摔跤,反而起了反效果,又一次赤裸裸的打臉。承認自己技不如人之后,心里意外的輕松。學拳兩年半,卻還被路人摔了,只能說明功夫不到家,要學的還有很多,于是之后便不敢再自視甚高。學拳三年算個啥,功夫到家才是真。無知不可怕,可怕的是被傲慢蒙蔽了雙眼,不肯正視現實。

? ? ? 很多人知道我喜歡太極的之后,總喜歡用太極的思想開導我。有時候我總覺得,他們連一年拳都沒練過的人,卻能將太極的思想如此深入潛出的講出來,真是有大智慧,枉我練了幾年拳。薛姐就是其中一個很有智慧的人。記得有次薛姐在作文里寫,“做人如水,你高,我便退去,決不淹沒你的優長;你低,我便涌來,決不暴露你的缺陷”,就很有文采。不過更令人佩服的是,這些她都確實做到了。一次在和老板吵架搬出實驗室之后,找薛姐談心。她就婉轉的提醒我,其實除了正面硬上和沉默不接之外,還有以退為進的路。畢竟凡事要知輕重,以大局為重,情緒為輕,不要讓兩個人從共贏的狀態變成了對抗狀態。這也和推手一樣,對方使過來的力是刀子,刀子還能接嗎,要讓,從其他地方把力送回去。我聽完了恍然大悟。不夠道理懂了,現實卻是,推手的時候還是硬頂著對方的勁,輪到自己的時候也要硬上壓著對方讓對面重心偏移。所以現在還處在一個頂,被人打,讓,被人打的初級階段。畢竟道理聽過沒用,還要靠自己不斷探索和試錯,才能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方式去掌握。

? ? ? 打拳久了,拳理也聽得多了,我發現不僅功夫上了身,太極拳的一些理念也融入了生活。比如從前總喜歡非黑即白的絕對論斷,打人一定要出拳,世界上有好人也有壞人,或者喜歡一個人要么喜歡要么不喜歡。而在自以為明了太極之理后,自己總結出一套要透過標簽看內在的本質的道理。陰中有陽,陽中有因,陰陽還能互換,混元一體。對應現實就是,知道了打人還可以棚捋擠按推,不一定要用自己的力去打,可以讓別人被自己的力所傷。知道了從前所想的好人壞人其實都是普通人,有情感有情緒,只不過人性復雜,大家的世界觀價值觀不同,有時也是身不由己。這種態度自覺有趣,卻不一定對,別人看起來有時像和稀泥,也不是每個人都接受這種想法。就像在準備談戀愛的時候,只有自己對自己的心清楚,而對方卻看不明白,兩人之間的誤會越來越大,不及時溝通,就容易闖禍。事后經過深刻反省,才發現,所謂的混元一體這種無陰無陽的狀態并不正確,而應該是時時刻刻陰陽分明,但又無時無刻不在相互轉化,就好比人只要站在地上,總會有一只是吃重腳,但是重心可以在兩個腳里面來回倒換。這也從側面提醒我,世事無常,別總一個人瞎意淫,多和人接觸,多被現實打打臉,是有好處的。

? ? ? ? 所以其實打拳越久,越能體會什么叫“聽過那么多道理,卻還是過不好這一生”是什么感覺。有時候主觀臆測出錯,有時候聽懂了都做不到。就好比每次周六集體練拳,師爺師父師叔都在,我去請教他們的時候,總能見到簡單又厲害的打法,經講解之后,自己有時能聽懂卻也一下子學不過來。可是之后回去自己捉摸過,有時就能慢慢學會。但當我把道理總結的很簡單易懂給小伙伴說的時候,卻發現他們也不是那么容易理解。次數多了,我就發現,道理只是增加了一種你能成長的可能性而已,而這種可能性和千千萬萬種其他可能性一樣,都鋪在我面前。我看得見眼前有路,卻指不定會踏上哪條。畢竟路是人走出來的,如果道理不上身,或者說不踏上那條路,就永遠只是一種可能性而已。所以學習的最好方法,還是用,還是去體驗。當然,雖然他們聽不懂,我還是會說。畢竟學習最好的方法之一,就是去教。

? ? ? ? ?但我還是不滿足進步的速度。每周能和師父師爺討論的機會只有周六一天,而其他的時候都只能自己練。如何才能靠譜的保證自己練功上了正途,目前只能靠自己時時注意來查錯了。有段時間我特別喜歡追求打拳的量,結果不小心還是把膝蓋給傷著了,之后便開始注意打拳的姿勢。擺手,落腳,虛靈頂勁,含胸拔背。我發現,當我開始把全部精力放到身體上的時候,注意力比以前更集中,進步的也比以前更快。同期我也開始寫日記,記錄自己的狀態。不得不吐槽寫日記是開心的,因為每天可以說的開心事有那么多,然而寫回憶錄絕對是痛苦的,但是看回憶錄的時候絕對是很開心~

? ? ? ? ?最近又到了一個瓶頸期了,無論怎么練都不能保持原有的速度進步,按照經驗來看,要么加大訓練量往前沖,要么就只有保持步調耐心地等了。不管怎么樣,加油吧~勇敢的少年,去創造奇跡吧~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