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設計
小學教育? ? 李榮
教學目標: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幫助學習者建立起關于溫度、熱傳導、不同材料的熱傳導速度差別的科學概念體系。通過一些活動,了解熱能轉移過程中的熱傳遞方式,并能解釋一些日常生活中與熱傳遞有關的現象。
教學過程:
1、 導入
同學們,我這里有一杯水(熱的),你們來猜一猜它是熱的還是涼的?你從哪幾個方面來說明它是熱的呢?(摸一摸、冒熱氣)那么請大家思考一下:熱水中的熱是怎樣傳給我們的手的?它為什么會冒熱氣?
2、 活動學習
熱水中的熱傳遞給我們的手是因為熱可以從高溫的地方傳到低溫的地方。接下來我又想到了一個非常有趣的問題:放在同一張椅子的木板靠背和金屬扶手,金屬扶手的溫度比木板靠背的溫度更低。大家認同嗎?請說明理由。
(小組討論5分鐘)
下面我們來做一個實驗:
器材:由不同材料制造但形狀一樣的細棒(例如銅棒、鐵棒、木棒、玻璃棒)、燒杯、熱水。
流程:
1. 把銅棒、鐵棒、木棒和玻璃棒的一端放入燒杯中的熱水里。
2. 用手感覺各棒的末端。
3. 哪兩支棒最先變熱?(銅、鐵)
4. 哪兩支棒最后變熱或不變熱?(玻璃、木)
結論:
1.不同物質的導熱性能不同。
2.金屬的導熱性能較好,稱為熱的良導體。
3.非金屬的導熱性能較差,稱為熱的不良導體。
4.不同導熱體的導熱性能不盡相同。
三、總結分析
由上述實驗我們得出:不同物質的導熱性能不同,不同材料的熱傳導速度也是不同的。在迷思概念“放在同一張椅子的木板靠背和金屬扶手,金屬扶手的溫度比木板靠背更低”在科學上來說是錯誤的。
首先,木板和金屬在環境等其他條件相同的條件下,它們自身的溫度是相同的。而我們的手的溫度是變化的。相對于木板和金屬而言,我們的手上的溫度大于木板金屬的溫度。
其次,因為熱可以從高溫的地方傳導低溫的地方。而金屬的導熱性能比木板的導熱性能較好,所以當用手摸金屬扶手時,手上的熱量能更好地傳遞到金屬上,所以我們會感覺金屬摸一會就會熱了而木板反之。
最后,不同材料的熱傳導速度不一樣。由于金屬熱傳導速度快,而木頭的熱傳導速度慢,金屬扶手比木板靠背更快地吸收手上的熱量,所以摸上去感覺金屬扶手的溫度要更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