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北京清晨,下起了不急不慢的雨。我走在上班的路上,聽到蘇打綠的《當我們一起走過》。
這首歌來自他們2011年的專輯。那時我剛聽完《春 日光》和《夏 狂熱》,耳朵有點審美疲勞,于是就停下來。
一停就是四年時間。
那時我還沒有來北京,還沒有結婚,還沒有我的暖暖,總是騎著自行車上下班,頂著大大的太陽迎著硬硬的海風,穿梭在臨海的小城;耳朵里塞著耳機,一臉認真的文藝表情。
時間過的好快,以至于在我習慣性地打開印象筆記,自然而然地寫下《關于青春,關于夏天》這個題目時突然頓住:我還擁有寫出青春這兩個字的資格嗎?
在我看來,青春是一種永遠不會離去的情緒和狀態,長久以來,我也因為大雙魚的多愁善感而頻遭這種情緒的襲擊,因為某一首歌,某一句話,淚流滿面;從來沒有想過,自己也會有今天這種感覺:青春已然遠去,我甚至沒有伸手去挽留過她。
不再因為女同學間的小事情而煩悶糾結,不再因為一本價格不菲的畫集而輾轉難眠,不再因為男生打籃球的漂亮背影而忍不住心動,不再因為驕傲的出口不遜而忐忑低沉,未來不再是未知的激動人心,成長不再是神秘的感動不已......
總是從活力熱鬧的身邊,匆匆走過,瞟一眼青春的光芒,低頭繼續思考。
是不是,我們都從緊張不安,慢慢變得舒展淡定?都從張狂不羈,慢慢變得平靜謙遜?
從動不動拿一切做賭注來贏得一句話一個眼神,變成不惜一切代價來保護所愛的人。
我們在收獲。我們在失去。
收獲的,惶然不知;失去的,悄上心頭。
這個夏天,又會見到許多因離別的聚會而紅著鼻頭的青春面孔,又能看到他們三五一群緩緩走在街燈下的身影,又可以握著老公的手漫不經心的說:“畢業時你們送楠哥那次應該拍點照片的,一直想知道你們幾個大男生痛哭流涕是什么樣子”,又可以聽他笑著指著他們說:“跟他們一樣一樣的。”
也許,所有能夠用美好的心緒輕輕紀念的時光,所有記在心里的,都是青春。
關于青春,我不愿動用過多的情緒來懷念,因為還得繼續在長大后的時空里打怪升級,要不斷面對不夠好不夠努力的自己,這都需要很多氣力...有文字將她們輕輕記住就好;關于夏天,我還有很多很多美好回憶可以制造,背負著青春時的愿望,將“現在”這個未來好好度過。
寫下蘇打綠的歌詞,感謝他溫暖而有力的專輯們。5月的演唱會沒能去成,下次一定要去現場陪他一起,邊唱歌邊流淚。
“如今故事發展成就一個我
學會了生活能享受寂寞
劇烈的語言變成了溫柔
又帶來了什么
若是不曾走過怎么懂”
————蘇打綠《當我們一起走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