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慧敏:靈感寫作網絡課學員,曾經孩子寫作難,媽媽為了給孩子做榜樣,以身作則,創作作品無數,曾經打破一天寫50多首詩的記錄。堪稱靈感寫作小能手。寫詩,寫作,樣樣精通。現在孩子在媽媽的熏陶下,也愛上了寫作。
陳慧敏:靈感寫作網絡課學員,曾經孩子寫作難,媽媽為了給孩子做榜樣,以身作則,創作作品無數,曾經打破一天寫50多首詩的記錄。堪稱靈感寫作小能手。寫詩,寫作,樣樣精通。現在孩子在媽媽的熏陶下,也愛上了寫作。
各位親愛的伙伴們:
大家好!
我叫陳慧敏,是靈感作文班第一期的學員,現在是公益群的小老師,今天非常有幸和大家分享我在靈感作文班的學習過程和心得體會。
起初我是在學了100首古詩詞結束后,來報名靈感作文班的,而且主要是給上初中的女兒報的,大家都知道高考改革之后,語文的分數越來越高,尤其是作文,占的比重很大,基于這樣的情況下才來學習靈感寫作的。
剛開始我也坐在旁邊聽課,互動課上也積極參與。覺得這種寫作模式很新奇,0秒思維,要按照九字真言的方法:不能想、不能停、不能改,一氣呵成。帶著半信半疑的心情在規定的20分鐘時間里開始寫,第一篇是《我的媽媽》,原本毫無頭緒的大腦在計時器開始的一剎那馬上安靜下來,想到哪兒就寫到哪兒,也許是自己比較熟悉吧,居然寫了七百多字,這可是從來沒有過的事情。第一節寫百字新事的時候,我15分鐘寫了100個題目,感覺很驚訝,在心里由衷的佩服這種寫作模式。
后來又學了用太陽圖、同心圓、流程圖、因果圖的寫作方法,畫個圖寫上字就有了文章的框架和結構,接下來往里面塞內容就可以了。每一種寫作方式都有它自己的特點,那個時候我就感嘆:假如當初學校里老師這樣教學生,哪用的著專門在周末兩天的時間去寫文章,而且很多孩子還憋不出幾個字來。當初我女兒從二年級學作文,一直學到六年級,花在這上面的錢還真不少,到頭來還是按照套路和老師給出的模式去寫,沒有太大的突破。
在靈感作文班的后期學習中,又掌握了讀后感、押韻、古文、觀察力鍛煉、壓縮寫詩等幾種方法。學會后自己嘗試著來寫,發現寫作文真不是個事兒,三下五除二就是一篇文章,寫完之后人整個很輕松。像曾老師說的那樣:“寫作就是玩文字的游戲而已。”剛開始還不太理解,后來和一位作家朋友聊天,他是中國作家協會的會員,我問他怎樣才能寫出好作品?他說寫作就是玩文字游戲,大家認識的漢字都是一樣的,只不過看誰拼的好,顏色搭配合理。就好比是一塊布,懂裁縫的人做出一件衣服;懂設計的人做出花樣;什么都不懂的人擺在那里就是一塊布,沒有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寫文章也一樣,多學(就是學會科學的寫作方法)、多練(就是平時的積累,有空寫寫日記,摘抄一些好詞好句,背誦一些古詩詞都可以)、多寫(勤動筆,如果是成人就在手機上記錄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多看(平時要多閱讀,向讀者,意林,名著,我最近在看魯迅的文章,他的細節描寫我覺得都很好)、多思考(這是我了五百多篇之后的一個感悟,比如我寫這篇安文章的目的,想要表達什么樣的思想,傳遞什么樣的信息,寫完之后我會再修改,以前寫文章我除了改錯別字,內容很少修改),明白了以上這些寫作要領,天長日久,誰都能寫出好文章。
我聽了他的這些解說之后聯想起在靈感作文班學的那些理論和方法,感覺是這么回事。
于是在課程結束后,曾老師建了個21天寫作訓練打卡群,我毫不猶豫的報名參加了。剛開始的寫作目的是保住自己交的100塊押金,不要被踢出群就好。第一天寫了583個字,覺得挺不錯的;第二天嘗試用各種學過的方法去寫文章,不知不覺寫了三千多字,感覺自己好厲害呀。在自己的記憶中,這是第一次寫這么多文章,興奮的睡不著覺。第二天又六點鐘起床,先寫一篇讀后感,這是最有效最容易寫的文章。就這樣,寫完就休息一會兒,接著又寫,絲毫不覺得累,反而有酣暢淋漓的感覺。
這讓我悟出曾老師告訴我們的四句話,也就是寫作的態度:一、寫作就是玩文字的游戲而已;二:寫作是玩出來;三、興趣是最大的老師;四、過程比結果更重要。的確,在我的后期寫作中,我把自己小時候玩過的游戲都列出來一張清單,比如跳皮筋、丟手絹、踢毽子、和同學吵架、釣魚…。寫作的時候確定一個題目,腦海中馬上就出現幾十年前的畫面,像放電影一樣,馬上洋洋灑灑的把過程寫出來。當時列出來大約40個,現在寫了28個。
第二期報名訓練時我擔心時間長了變成無話可說、無體裁可寫,現在看來是杞人憂天,每天都發生那么多事情,都可以信手粘來。寫到最后會有很多感悟,一朵花、一棵草、一滴雨、一座建筑、一句話、去市場買個菜………都可以寫出一篇文章來。一位朋友是賣茶葉的,但是她很喜歡寫作,在微信開了個公眾號,每天晚上都寫到一、兩點鐘,都是自己在生活中的感悟:媽媽給她煲了一鍋湯,她就寫濃濃的湯里都是母愛;喝了一杯茶,就寫人走茶涼的人生百態;去買杯飲料來喝就寫不如家里的白開水,因為白開水雖然平淡無味,但是一日三餐都少不了過日子就像是喝白開水,飲料是生活中的調味品,不能多喝;她去新華書店買本書就寫人到中年,用知識修煉內心…反正很多,挺佩服她這種思考的精神。其實我們每個人都能做到,俗話說“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相信我們每個人假以時日,都能在寫作中找到樂趣,成為我們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你會發現,自己的內心和氣質會發生意想不到的變化。
有的伙伴可能會覺得沒有題材,不知道寫什么,心里很煩躁,我也遇到這樣的情況。坐在桌前,腦子里一片空白,越是想寫,越是寫不出來,這個時候我就要嘛睡一覺,要嘛看會書,或者聽音樂,讓自己放松下來。曾老師說過寫作的狀態,讓自己的坐姿舒服,心里放松,深呼吸,胳膊平放,總之讓自己處于愉悅的狀態。我自己的方法是如果實在沒什么寫的話就改寫古詩詞。前天我看了納蘭性德的詞,覺得意境很美,在搜集了解了他的生平之后,我就根據他的詞展開聯想,自己創作出一篇文章《青格兒》。
在上個星期五的下午,大概三點鐘吧,詩詞班的張老師和郭老師剛好來梅州講課,我就過去聽了。之前是沒見過面的,因為是網絡課嘛,見到張老師的那一瞬間,我感覺他長得很像我小學同學,晚上回來寫作時突然想到白天的情景,像是見到了故人一樣,有些不舍,那一瞬間把張老師的形象和我的同學混為一體了,于是就提筆寫下《似是故人來》的文章。
在靈感寫作之路上,我是按照順序一個一個實現的:1、10篇,敢寫;2、100篇,能寫;3、1000篇,巧寫;4、10000篇,神寫。也就是成功之路沒有捷徑可走,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地往前走。我在羊城晚報上看到有一位叫姜淑梅的老太太的事跡,非常的收啟發。她60歲開始像小學生一樣認字,70歲開始嘗試寫作,就寫自己經歷過的事,有時候每天只睡四個小時。76歲開始出書,至今已經出了4本書了。姜淑梅今年78歲了,加入了中國作家協會。她說:不怕起步晚,就怕命太短。我們每一個人都起步比她早,如果真的有這方面的興趣,只要堅持不懈的寫作,我相信都會有所成就的。說不定我們這群里真會有作家誕生呢。
讓寫作像呼吸一樣簡單,伙伴們,讓我們都加油吧,相信自己,挑戰自己,給自己一個圓夢的機會。
“人活著心里一定得有夢想,萬一哪天實現了呢!”
謝謝大家!
想要了解更多請關注薇醒:soarwangbo 或 加:童教腦潛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