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孤獨,我們渴望與無數人建立聯系。
因為與無數人建立聯系,所以更覺孤獨。
? ? ? ?第一次接觸社交軟件的時候算是初高中吧,那時候有個QQ都是稀罕事了。
? ? ? ? 雖然我是女孩子,但是對于計算機和電子產品有著無與倫比的渴望。盡管家人總覺得使用電子產品肯定不利于我的學習,不過禁不住我的軟磨硬泡,總而言之,我有了自己的手機和電腦。
? ? ? ? 一開始只是登錄QQ就滿足了巨大的求知欲,原來沒想過一個軟件就可以和那么多人建立聯系。記得那時候流行的手機還是LG和三星,總之小小的手機里,我認識了很多很多人。
? ? ? 早就知道自己是很擅長用文字嘮嗑的,何況登錄社交軟件去與外界交談的人大抵都有和我類似的心境,因為孤獨,所以渴望與無數人建立聯系。雖然這樣的交流并沒有什么實質性的幫助,甚至可能為了維系一些關系,需要不斷花費時間。而且大部分時候的嘮嗑,都是沒有什么意義的。
? ? ? ——和很多人不斷重復說自己說過的話,畢竟大部分人的問題其實都差不多。問你的具體信息,問你的興趣愛好,問你吃了沒,問你早晚都安。但也許是這么多問候,即使同一句話和無數人在說,都感覺自己是被關注的,太多的消息提醒,反而讓自己覺得自己并不孤獨。
? ? ? 但也正是由于社交軟件的便捷性,越來越多的平臺加速了每個人的聯系。假如今天你同這個人有好感,明天或許會被另一個人吸引。何況每個人在網上總是傾向于展現自己好的那一面,所以可以接觸到的人更多了。而且由于注意力不斷被其他人分散,每個人都是敏感的,原先一個人對你秒回后續漸漸冷淡,這種變化不是不能感覺出來的。
? ? ? 不斷和每個人去嘮嗑,熱情總有用盡的一天。這樣的負面作用是,一旦讓你停止了這種“熱鬧”的社交關系,只和一個人嘮嗑,但若對方無法代替這么多人的話,那么很快就會陷入到巨大的匱乏和不滿當中。原先你有無數個關注,盡管是“虛”的,但是現在你只有一個“實際”的關注,可這一個并不能彌補巨大的空虛。
? ? ? 其實也不完全是為了這些關注,還有來自新人的新鮮感。隨著社交軟件的花樣頻出,越來越多的玩法了。當然本質不變,依舊是1個人去面對無數個人,不過其實,對面也可能是一樣的狀況。到目前,我已經不會再霸道得希望唯一了。
? ? ? 但即使看似被無數的人“關注”,孤獨卻總是揮之不去的。不斷重復去認識新人,也還是維系著舊人,但是并沒有因此緩解自己內心當中的空虛和孤獨感。因為隔著社交網絡,最為實際的好處是你可以設想對方可以感受你的感受,若對方給你的回應剛巧是你希望的那樣,好感就這樣出現了。但其實這種好感是非常脆弱的。網上千日聊天,不如現實一面。
? ? ? 越來越多人投入到虛擬網絡去尋找自己的“知己”,“真愛”,“靈魂伴侶”…
? ? ? 雖然本質還是希望收獲更多人的認同。但當一個人和無數個人交流的時候,是無法確保給每個人展示的都是自己的,何況隔著網絡,這個自己都需要打個大大的問號。所以我時常感覺那些在線上和線下都可以和我建立一些關系的人,也算是緣分了。
? ? ? 對于一些本就在現實中無法收獲任何關注的人,社交軟件也算是給他們樹立一些“自信心”的軟件吧,這也是社交軟件的優點所在。上帝本就不是公平的,很多人本就是容易被忽略。但社交軟件可以讓這個人不那么容易被忽略。
? ? ? 然而時至今日,即使是社交軟件,也是強者更強,弱者更弱的地方。上帝一直很公平。孤獨的人不會因為社交軟件而脫離孤獨,或許還會因為社交軟件而陷入深淵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