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杭大運河從前經過梁山縣袁口一帶,曾多次決口,可每次都在河東,西堤沒開過口子。是啥原因?有一個龍王爺疼外甥傳說……
袁口村的河西岸,有個姓李的后生,父親早亡,母子二人相依為命。李生聰明好學,無師自通,愛好音樂,晚飯后常到河邊垂柳下吹笛,笛聲悠揚,人人愛聽。常是吹到夜深人靜才回家休息。
有一天,他發現有一大一小兩只花貓坐在他的身邊聽笛。有趣的是那只小貓聽到歡樂的曲子就蹦蹦跳跳,聽到悲哀的曲子就哽哽咽咽。李生把這事對娘說了,他娘說:“一定是沒主的野貓,你今晚把它倆捉來我喂著。”
這天晚上,兩只貓又來了,李生向前一撲,大貓溜走了,李生把小貓捉到了,正想把它帶走,忽聽“撲楞”一聲,嚇得李生一合眼,再看時小花貓變成了大姑娘。李生覺得男女有別,再說夜深人靜,更怕招惹是非,忙轉身要走。就聽到:“相公慢走,我有話說。”
李生才回過頭來,月光下見姑娘千嬌百媚十分可愛。姑娘說:“多日來我們父女二人聽你吹笛,知你多才多藝,剛才看你行為端莊,實在令人敬佩。很想與您結為夫妻共度百年,只是我父親是運河龍王,他不會答應,可我主意已定,非君不嫁……”李生見龍女情真意切當然同意,又想到人神兩界,這婚姻只能是水月鏡花。就說:“我是凡夫俗子,姑娘則貴為公主,龍王不允許,我怎可高攀?”“父王不允,到也好說,只要您對俺真心,小女子就教你一個辦法,你如能照我說的去做,父王就會答應的。”
“那就請公主指點路徑。”“路徑好指,可就是路程艱險啊!”
“夫妻好成,知音難覓,為了能和公主結為秦晉,刀山火海也就無所懼怕了。”龍女聽此,更是歡喜,就如此這般地說了一陣……。
第二天一早,李生按照龍女指點的方向登程了。曉行夜宿,走了七七四十九天,來到一座高山。他披荊攀巖登上了頂峰,果見一棵桃樹無葉無花只結了兩個桃子,一紅一青。李生來下桃子下山往回走。到家后沒多久,就到了和龍女約好的日子。晚飯后,李生又在柳下吹了陣笛子,就把采來的那只青色的桃子投進了河心。月光下見一條鯉魚吃了桃子鉆進水的深處去了。
這吞桃子的就是龍女。她吃了桃子后,先是發燒,三天不吃東西,如花似玉的臉蛋黑得如同鍋底,渾身上下長出了毛,可把龍王嚇壞了。龍王疼女心切,貼出榜文:“不論是天上神仙,水中蝦蟹,還是民間百姓,凡醫好此病者,招為駙馬。”這天深夜李生又在原處吹笛,笛聲清晰如人語:“言而有信,此病好醫,言而有信,此病好醫。”龍王聽到笛聲就派分水獸把李生馱到龍宮,進了龍女繡房。李生切脈后,從懷中取出那只紅桃做的藥丸讓龍女服下,不到半個時辰,藥到病除,龍女看上去比病前還美了幾分。
龍王大喜,選定吉日,就把龍女配了李生。李生夫妻回到岸上住在河西,二人孝敬父母,男耕女織,繁衍子孫。和龍王成了親戚,運河漲水也不淹河西了。當地有個童謠說:
“龍王爺疼外生,不淹河西淹河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