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享的書籍是《逆商:我們該如何應對壞事件》,作者是保羅?史托茲。本書主要講述了逆商的優點和如何提高逆商。我將分享其中的逆商的CORE四維度、登頂途中的四條危險岔道、和攀越逆境的技巧三個部分的內容。
人生的旅程就如登山,面對群山,有的人選擇放棄,有的人在攀登過程中,選擇了就地扎營,還有的人選擇迎難而上,繼續攀登,而幫助人們繼續攀登的重要因素,就是逆商。
一、逆商的CORE四維度
逆商是由 CORE四個維度構成的。 CORE是 Control(掌控感)、 Ownership(擔當力)、 Reach(影響度)和 Endurance(持續性)。
1、掌控感
掌控感探究的問題是:你覺得自己對于不利事件的掌控有多少?掌控感非常強大。沒有掌控感,就沒有希望和行動。有了掌控感,生活得以改變,使命得以完成。在掌控感普遍缺失的情況下,如果甘地也缺乏掌控感,那么印度及其近十億的人民如今仍可能受英國的統治。
要想擁有掌控感,首先就要堅信“任何事情都能做到”。幫助岌岌可危的公司扭轉局面的管理人員;挑戰高難度課程的學生;不被世俗觀念影響的領導者;在根深蒂固的官僚主義面前仍能創新的老師。
在掌控感這一維度上得分低的人可能會這樣想:這超出了我的能力范圍;我對此無能為力;沒用的,這是以卵擊石;胳膊擰不過大腿。
2、擔當力
擔當力有助于我們從極具建設性和實用性的角度重新定義責任。逆商的這一維度衡量的是你在多大程度上會擔起責任,改善現狀,也不管起因為何。
擔當力維度的分數越高,我們就越會對結果擔責。擔當力維度的分數越低,我們就越不會對結果擔責,無論原因為何。
3、影響度
影響度維度探究的問題是:這個逆境會對我生活的其他方面產生多大影響?逆商較低的人會讓逆境蔓延到生活的其他方面。
比如,一場糟糕的會議把一天給毀了;一場爭執導致關系的破裂;一次成績不佳的績效考核造成事業上的失敗,導致財務恐慌、失眠、痛苦、離群、決策不善。
影響度維度的分數越低,我們就越有可能把壞事看得過于嚴重,縱容這些事情蔓延開來,耗盡我們的幸福感和平和心境。小題大做就像山火一樣,可能很危險,如果不加制約就會造成重大損害。
相反,影響度維度的分數越高,我們就越有可能把問題的影響范圍控制在當前事件上。
4、持續性
持續性是構成逆商的最后一個維度。它探究兩個相關問題:逆境會持續多久?逆境的起因會持續多久?
持續性維度分數越低,就越有可能認為逆境或其起因就算不會永遠存在,也會持續很長時間:沒人想跟我結婚;我一直都懶;我從來不善于跟小孩子相處;我就是個拖延癥患者;我沒有意志力。
這些說法都透露出永久性的意味。輸家、愚蠢的失敗者、拖延癥患者等標簽,以及總是、絕不等詞語都會暗中為害。這些詞會讓我們無力做出改變。
持續性維度分數越高,我們越能明白當前困境只是一個暫時的事件。
二、登頂途中的四條危險岔道
我們的人生猶如攀登,在這個過程中容易走入四條岔道:
1、岔道一:攀登者變成扎營者
無論是在成長、事業、人際關系、貢獻方面,還是自我意識上,有的人爬了一段就停下來,支起營帳,誤以為自己在山中的小營地會永遠安穩。
2、岔道二:科技萬能
第二個令人擔憂的危險岔道是,人們開始寄希望于科技而不是人類自己來解決問題。
解決重大問題靠的是科技,而不是團隊的合作。有人會說,我們更相信機器,而不是我們自己。
從前,人們會認為一起努力可以解決問題,現在則打算什么也不做,等著別人來解決問題。這樣的轉變危機四伏。這樣的轉變表明,我們既不想承擔責任,也不想解決問題。
3、岔道三:打雞血
社會上有很多打雞血的項目,如:主持人宣布:“終于要開始了,你們期待已久的重大時刻即將到來。讓我們有請成功之王、個人能力學教授、動力巨人……弗雷迪——薩——維奇!”全場沸騰。
“你們掌控著自己的命運。你們擁有掌控權!”弗雷迪停下來,對著崇拜他的粉絲閃現一個價值百萬的微笑。“你可以跟野牛一起翱翔,可以跟老鷹一起游泳,可以跟鯊魚一起漫游(諸如此類)?!本瓦@樣持續進行了 11個小時。
作者參加的這個項目以前,從未見過那么多辛苦工作的人一天搞了 11個小時的活動后還能如此精力充沛。他們都像打了雞血似的!但他們有所改變嗎?
為什么書店的勵志圖書區會日漸擴大呢?這個趨勢顯而易見。生活艱難,我們在尋找某樣東西,可以帶我們挺過去。
雖然拓展訓練之類的項目有個很重要的作用,那就是讓人們經歷難關并挑戰極限,但是,雞血以及隨之而來的大量改變生活的動力很快就消亡了。
4、岔道四:無助-無望
美國各大企業的各級人士對于工作越來越無助。相當多的人認為做什么都沒用。無助的情緒得不到紓解,就會演變成無望。
無助讓人喪失希望,而無望則變成自證預言,證明一個人究竟多么無助。無助和無望相互證實,彼此促進。形成一個絕望的循環,會吸干一個人的生命力和活力。
三、攀越逆境的技巧
但是有方法可以讓我們走出困境,作者提供的這些技巧能夠非常有效地幫助人們持續提高逆商,并改進應對逆境的方式。這些技巧稱為 LEAD工具。
L= Listen,傾聽自己的逆境反應:這是高逆商反應還是低逆商反應?在哪個維度得分最高或最低?
E= Explore,探究自己對結果的擔當:我應該對結果的哪些部分擔起責任?我不應該對哪些部分擔責?
A= Analyze,分析證據:有什么證據可以表明我無法掌控?有什么證據可以表明此次困境一定會蔓延到生活的其他方面?有什么證據可以表明此次困境必然會持續過長時間。
D= Do,做點事情:我還需要什么信息?我可以做什么來獲得對形勢的一點點掌控感?我可以做什么來限制困境的影響范圍?我可以做什么來限制當前困境的持續時間?
LEAD工具是基于這樣一種觀點:我們可以通過改變思維習慣來改變成功率。
1、L =傾聽自己的逆境反應
培養攀登者意識
這就像是在颶風登陸前能夠預測它的路徑一樣。只有看得見風暴,才能將損傷降到最低。要是我們沒有意識到風暴勢必會到來,那么損失就會很慘重!因此,我們首先要掌握的第一個技巧就是迅速覺察逆境降臨的能力。
培養對逆境的嗅覺
發現逆境,就像認出自己的車子。迅速養成的這種認出類似車輛的習慣是有用的,這讓我們能將自己的車與其他車進行比較,確定自己的選擇,并且看著類似的車行駛在路上,會讓我們產生擁有者的驕傲。
注意到每個不利事件也是有好處的。注意到逆境,能讓我們得以判定和強化自己的反應。
敲響警鐘
還有一個技巧可以用來銘記我們發現逆境的時刻,那就是每次逆境襲來時都會在腦海里敲響警鐘。神經語言程序學領域的研究指出,噪音越大、畫面越震撼,給人留下的印象就越深刻。印象越深,效果就越好。
2、E= 探究自己對結果的擔當
對于 LEAD工具的第二步,其重要性歸根到底就是一個問題:當我們對一件事接受責備卻不覺得需要擔責的時候,那么我們會不會采取行動來解決問題呢?
一點點的擔當而不是自責,非常有助于我們從問題中吸取教訓或解決問題,并從大大小小的逆境中恢復過來。
擔當力指的是即使逆境并非因我們而起,我們也有責任做點什么。擔當并不意味著過分自責。簡而言之,就是要擔責解決問題或采取行動。
3、A=分析證據
分析證據說的是一個簡單的質疑過程,讓我們可以審視、質疑并最終擺脫自己逆境反應中的消極部分。
有什么證據表明我無法掌控?有什么證據表明逆境一定會影響到我生活的其他方面?有什么證據表明逆境必然會持續過長時間?當我們仔細的思考就會發現,我們往往是過于悲觀,其實事實并沒有那么糟糕。
4、D=做點什么
在逆境時,不要馬上行動。立刻就想通過行動來解決難題的問題在于,遭遇逆境的那個人往往沒有準備好要采取行動。不太理想的應對方式也會讓人沒有精力去采取堅決行動。
若我們覺得自己的所有行動即便不是徒勞無功的,也是令人泄氣的,那么我們還會采取行動嗎?若是在我們了解自己的情況之前就急急忙忙采取行動,結果即便不會造成傷害,也是徒勞無功。
所以,在采取行動也需要考慮幾個精心設計的問題。我們不妨問問自己以下六個問題:
①我還需要什么信息?我應如何獲取這些信息?
②我如何對這一形勢擁有一點點的掌控?
③我應如何限制這一逆境的影響范圍?
④我應如何限制當前逆境的持續時間?
⑤我首先應做什么?
⑥我應在什么時候做這件事?哪一天?什么時間?
我們應該根據以上問題,列出一個行動清單。不過單有行動清單還不夠,這可能會讓我們覺得放松了,就不去改善不利局勢。
所以,我們首先要選出一個需要率先實施的行動。然后確定在哪一天的什么時候做這件事。我們就會從列清單轉向采取某個行動、投入某段時間。
這會指引我們邁出第一步,邁出第一步就像穿越暴風雪一樣艱難,但這依舊很重要。行動既意味著向前沖,也代表著想法和動作之間的區別。沒有行動,將一事無成!
5、障礙物
我們在行動過程中,抬頭看向頂峰,發現路上有一個障礙物。怎么辦?
想要繞開障礙物,有一個做法很管用,那就是采用新手思維,嬰兒學步就是最好的例子。嬰兒就是站起來,試著走,摔倒,然后他一遍又一遍地重復。
嬰兒摔倒的時候可能會泄氣或生氣,但絕不會氣餒地說:“看吧,我跟你說過我不會走路。走路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當你學會以上的方法,對你提高自己的逆商會有不小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