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昨晚12點多,我看完公眾號后臺數據,正準備睡覺。
有個頭像是中年男人的微信跳出了一句話:“美女,沒錢做嗎?”
半夜三更的,一個男人冷不丁地冒出這么一句,很容易讓人浮想聯翩。
我正準備發飆開罵。
男人及時發了一段話過來:“我在黨校上函授研究生,需要寫一篇論文,找過搶手問價太貴了!你寫這東西是小菜一碟,給哥個面子唄。”
我懵了十幾秒才想起,這位“哥”是通過朋友的朋友認識的,以前我幫他做過一次“黨校作業”,我沒提錢,他更不提錢。
當然,他也沒在別的事情上幫我表示一下感謝,而是認為,我為他做這些很簡單,不值一提。
這次,我不打算再為他免費寫論文。
不是不想給他面子,而是寫一篇論文根本不像他說的“是小菜一碟”,是非常辛苦的,要查很多資料,費好幾天時間。
我是以寫作為生的,少一天不寫,就少一天收入。
如果把好幾天耗在他身上了,他卻告訴我“沒錢”,那意味著這幾天我要為他做赤貧階層喝西北風。
于是,我很堅定地回話:“對不起,沒錢不做!”
此后,“哥”再也沒聯系過我。如果我們之間的情義,是因為我沒免費給他寫論文而完蛋了,這種熟人關系,不要也罷。
我真想不通,大哥你去找槍手嫌貴,然后就想讓我免費為你勞心勞力,陌生人你會按價付錢,熟人為你做事卻一毛不拔。這是什么邏輯?
2
中國是個人情社會,你只要會一項技能,就一定會有人對你說:“給個面子幫個忙唄?!?/p>
通常這些人八百年都沒聯系了,有事了就突然冒出來,對你說是熟人。
你花了很多時間和精力,最后連一杯白開水都沒得到。很多人覺得找熟人幫忙沒必要付費,幾乎沒人覺得這是占便宜。
你忍無可忍小心翼翼地提了一下錢,熟人就炸了:“就這么點小事情你還問我要錢啊?”
在中國人的交際中,對人情看得特別重??蔀槭裁茨敲纯粗厝饲?,卻不舍得為人情付錢呢?
不付錢也可以,從別的地方禮尚往來嘛!
如果一個人不愿意為熟人的勞動付錢,也不在別的事情上禮尚往來,還嚷嚷著看重彼此之間的情義,那簡直就是無恥!
這種人只是把熟人當做免費勞力。打著熟人的旗號為自己創造免費的機會。
3
我認識一對小夫妻,新婚后開了家蛋糕店,走的是精品路線,用料考究,品質上乘,價格相當高貴,一塊蘋果大的小蛋糕十幾到幾十塊錢。
女方有一個表姨,就住在蛋糕店附近,自從他們開張后,幾乎天天帶著4歲的孫子“捧場”。當然,從來沒給過錢。
一次兩次都無所謂的,畢竟是親戚。但快兩個星期了還“吃白食”,小夫妻就受不了,租金、水電、人工都要錢的呀!他們還要還房貸呢!
小夫妻以為是老人家眼花了看不見價格,所以,就明示她生意難做,一天掙不了幾個錢,希望表姨按8折付費。
這下可翻天了!老太婆指著他們鼻子罵他們白眼狼,一天賣出那么多蛋糕,送幾塊給親戚都不舍得。
然后,還在家族里到處散布說,小夫妻倆無情無義,讓錢把良心給昧了!
夫妻倆沒想到老太婆這么胡攪蠻纏,倒打一耙。
一氣之下,他們在蛋糕里加了幾勺子的鹽,第二天,恭恭敬敬地拿到老太婆面前請她吃。
聽說老太婆吐得眼睛都發白了!夫妻倆被迫用這種方式杜絕了白吃白占。
當老太婆還想像以前那樣四處胡說八道時,小夫妻早就把事情的原委跟大家解釋清楚。
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誰的為人處世怎么樣,大家都清楚。
老太婆一輩子都蠻橫無理,占人便宜,早就把所有人得罪光了,這次有人站出來收拾她,大家好不爽快!
紛紛指責她為老不尊,替小夫妻說話,“人家賣蛋糕辛苦勞動,你要吃就應該付費?!?/p>
活了一輩子,還因幾塊蛋糕,弄得里外不是人。早知如此,何必當初?一開始就按市場價正常付費不就什么事都沒有了嗎?!
給熟人付費,看起來似乎不近人情,但卻代表了對熟人勞動成果的尊重和認同。
明事理的人都明白,人情比錢更值錢。對于熟人,更應該尊重他的勞動,而不是利用他的勞力。
4
前段時間,我把朋友的產品放到公眾號上推廣,她以前幫過我的忙,這次我完全是抱著回報的心態幫她,根本沒想過要她的錢。
但朋友很快就給我轉賬了一筆錢,我馬上解釋說是免費幫她的,不要見外。
朋友說了一番很讓我暖心的話:“我是看著你把公眾號從無到有做起來的,我知道你很辛苦,占用你一條廣告推廣,那可是幾千塊錢呀,再說了,你這一宣傳,我的產品賣出了好多,就當給你提成吧?!?/p>
我瞬間覺得朋友心地善良,情商高超。
這才是真正的有情有義,很會做人,明明有資本讓我免費,但卻從不占我便宜。
能體恤我的辛苦,懂尊重我的勞動,愿為我的時間和精力正常付費,所以,我肯定會讓她物超所值。
每一個人,走進社會,人在江湖,要學會認可別人的付出,懂得禮尚往來,懂得等價交換。
有求于人,不要那么理所當然地麻煩,主動付費,有所回報,是你善解人意;至于是否接受那是別人的選擇。
不要過度消費熟人,能花錢解決的,就不要欠人情了,沒花錢回報的,記得把人情補上。
唯有這樣,人與人之間才能友好相處,利益雙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