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里,我渾身卻冷的像冰棍,飄忽忽的,沒有力氣,臉色蒼白,在有暖氣的屋子里,給渾身上下手脖、腳脖、肚子、后腰都貼滿了暖寶寶,無數個能量貼、發熱源,在我周身供熱,我趴在床上睡了過去。
晚上快八點時醒來,臉貼著被子,腦子里第一個念頭是:我要起來寫字了。
也有人勸我:
“沒有必要天天寫。”
“一個星期寫兩篇就可以啦!”
“你有那么多時間寫嗎?不用日更的。”
……
當然大家都是好意,很感謝大家!但是日更還是要的,今天我可以因為姨媽來了不寫,明天我就能因為其他事不寫。人都有惰性,我也不例外,如果只是隨便寫寫,對自己沒有個要求,這公眾號怕是很難維持下去。
日更和非日更在短期內看不出它的成效,但積累下來是有很大的差別的,一年365天,一天一篇是365篇文章,暫且不說你一個星期發個兩三篇,就按你兩天發一篇,365篇文章就減半成了183篇,數字上明顯減少,按目前我寫的1篇文章約一千多字,按一千字算少了十八萬三千字,算過之后你會發現,一個多么驚人的數字!
為了我這十八萬三千字不流失,我爬了起來,給自己倒了一杯熱水,給面包上抹上蜂蜜,開始好好反思今天和阿丁的談話。
“這一年在北京怎么樣?”我說。
“認識了很多新朋友。”
“那不錯啊!我的圈子是越來越小。”
“都是朋友介紹朋友認識的,給你講一個我認識的姑娘吧!”
姑娘很優秀,高校畢業,長得也不錯,并且渾身散發出一種令人賞心悅目的氣質,給人一種很有修養、有內涵的感覺,穿著無印良品的布衣,棉麻的森女風,極簡主義者。
因為跟她的公司有合作,她是老板的私人助理兼翻譯。大學時主修的英語,在新加坡留過學,留學時喜歡上插花,就一直學習插花知識,因為插花又去學習園林景觀設計,然后知道了這家公司,投了簡歷,上了班。
她的老板我接觸過,是個很暴躁的人,當然也是個做事的人,要求嚴格,面對這樣的老板,從未見她抱怨過。就在上一年她離開了曾經愛的人,重新成為一個人的她,辭了職,開了一家花店,默默的承受著,努力做著一切。
有一次開會我又見到她,她負責整個會場的花藝,結束時幫她一塊整理后續工作,和她一塊送回家,到她家里的那一刻,我驚呆了。
一居室的房子,無印良品的風格,干凈而精致,處處透著生活的氣息,她把手機插上音箱,音樂飄出,開了暖暖的燈光,整個房間的氣氛都被烘托了出來。木質的茶幾上擺著精致的茶具,是她去云南時帶回來的,靠墻的書架上擺滿了書,床品是一色的素紫,那個小小的陽臺種滿了花草,這些本身就是她的最愛,沒事時就愛泡在里面擺弄。
我的心受到了震撼,我一直心心念念追求的生活,在這一刻實現,就在眼前,我以為這是她自己的房子,然而并不是,她和我一樣是北漂,租房,蝸居,她說:“房子是租的,可生活是自己的。”
“那你這家具那?”
“也是自己買的。”
我一直以為所有的北漂和我一樣,生活在擺滿東西的小房子里,臟亂差才是他們的標簽,即使不是臟亂差也就是個睡覺的地方,早出晚歸棲身之所而已,看來我錯了!
每個人都有對自己生活的追求,姑娘沒事做點美食,放在小巧的盤子里,任何一張拍下來都可以做成圖片,從來不敷衍自己的生活。
還參加一個書法的培訓班,一次交了三萬塊,那培訓班還在郊區,一周也上不了幾次課,參加的人卻異常的多,大師級的人物給你傳授的不僅僅是書法,還有對生活的態度。
“看來不光事業重要,生活也重要啊!”
“事業很重要,但生活是更重要”姑娘說,
“以后有什么打算?”
說起對未來的規劃,姑娘說想去美國學習,學習下先進的花藝和景觀設計,國內對這一塊還有距離,看看別人怎么做的,帶一些先進的、前沿的東西回來,繼續做。
這姑娘不僅給自己的未來描繪了個藍圖,還給自己指明了個方向,其實不論以后會走到那一步,相信她都會有一個美好的未來。
阿丁講述時眼睛里閃著光芒,整個人神采飛揚,姑娘給他帶來一股滿滿的正能量,讓他對生活看到了希望,讓他的硅谷夢更近了一步,每個人的路都是自己選擇的,既然選擇了這條路就要堅持下去。
我們高中畢業九年了,九年來我們都朝著各自的方向發展,差距也在慢慢的拉開。我在這個小城天天想著如何度日,別人已經開始規劃國外的生活,并為此時刻做著準備,做著努力。我們差的已經不是一個臺階了,思想和思維已經不在一條線上。
好在,我還能意識到這點,坐在這里寫這篇文章,對自己是一種激勵,是一種反思,也是一種成長,2017年文字讓我改變!
我在想:我能給你們帶來什么?你們為什么關注我?我又能給你們傳遞什么信息?讀了我的文章你又能學習到什么?
如果只是寫給自己,我已經寫了好多年了,從高中開始,從愛情開始,用文字記錄點點滴滴,這文字一直只是我自己的,現在我把它分享出來,可能有點瑣碎,也沒有什么統一的風格,我一直在努力嘗試,也在努力的探索,寫作的過程也是發現自己的過程,看看自己更適合那一種類型。
別人不見的想看你的這些雞毛蒜皮,他們想知道的是面對生活的一地雞毛,你是怎樣看待的?你是怎樣處理的?你是怎樣解決的?
如果我只停留在自嗨回憶階段,我是會榨干自己的,文字的輸出是一個不斷掏空自己的過程,我得有新的輸入才能更好的輸出。
人生僅有的二十多年,我是蕓蕓眾生中平凡的一粒,那里有那么多的閱歷,那里有那么豐富的人生,三毛之所以是三毛,是因為她從未停下自己的腳步。
所以我不得不思考,做自媒體,做自己,怎樣讓自己更優秀?怎樣讓文字更有內容?怎樣讓排版看起來更舒服?怎樣才能給你們提供一種正能量?怎樣才能聚集更多有能量的人?讓你們讀了我的文章能學到一點點。
文字不僅僅記錄了我的生活,也在記錄我的成長。
如果你讀了我的文章有感觸,可以在后臺給我留言,如果你有故事也可以講給我,我在摸著石頭過河,越來越多的人通過各種平臺發聲,公眾號也是個深水區,寫文的人那么多足以讓我淹沒,我在不斷的搬石頭,不停的試水,給自己多積累些小石頭,希望有一天也能趟過了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