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眾號偶然間看到劉主編的學習拆書稿寫作課,跟隨內心參加報名學習,時間過得好快,10月30日是學習的第5天,這篇是我的最后一天作業。每天跟著老師學習,完成作業,感覺時間過得很充實,短短5天也有挺多的收獲。
對于拆書稿,我是有接觸的,現在網上有很多聽書平臺,滿足讀者或聽眾的閱讀,可以讓人們快速了解一本書的內容。我在益伴聽書一年多,讀到很多不同領域的書籍,讀書提升自己的思維,聽書后我也閱讀背后的書稿,所以也算有些了解。這次的課程讓我深入學習拆書稿背后的寫作方法,我覺得真的是很好的機會。在五天的學習中,我學到了很多新的東西,改變了我的一些思維觀念。
通過第一天的學習,我們獲知普通人也可以寫出好的東西,可以寫作投稿賺錢。而拆書稿寫作變現,是普通人靠寫作賺錢最容易上手的方式。因為這是一種模板化寫作,分為三部分,第一開頭,引入這本書,第二,闡述有什么值得看的,第三,升華,拔高,把書與自己的生活結合,如何吸收這本書的營養。原來這可以套用模板,有了方法,我們可以更有信心寫出拆書稿。以前的我頭腦一直覺得寫作需要很高級的技巧,需要復雜優美的語句,心中有這樣的認知就會覺得好難,文筆不好,信心就減了一大半。但寫拆書稿,我們面向廣大的讀者聽眾,不需要晦澀的語言,大家更喜歡用大白話,用簡單的語言。確定了這個認知,心中好像舒了一口氣,擺脫了內心阻礙自己的理由。同時我也明白最重要的是一定要敢寫,敢下筆。
第二天學習了拆書稿步驟:把書讀懂,把書的要點找出來,結合自己的體會,把你的理解寫成文章。對于讀什么書,學到了四個方法:翻書法,主題書單法,關聯法,網友推薦法。昨天我抽空去圖書館給孩子辦借書卡,順便也看了下陳列的成人圖書類別,并產生了去那安靜的環境下閱讀書寫的想法。具體選擇拆什么書,應由自己內心喜歡的領域去選擇。而對于怎么讀書得知兩個技巧:1,看目錄。一般目錄里總結出一本書的要點。2,思維導圖。在快速閱讀時候,一邊讀一邊記錄要點,讀完,留下一張關于重點要點的導圖,再回顧匯總。這里再次認識到思維導圖的好處,當初學過線上課,對思維有幫助,但沒好好去畫過圖。如果學過一個工具,能熟練掌握使用那該多好。然后就是記住“有感而發”,把一本書精華通過文字講出來。去理解這本書,體會能解決什么問題,對我們有什么啟發。
通過學習,明白了拆書稿寫作,一定要從問題中來,再回到問題中去。用讀書去解決心中的疑惑,真正明白書上道理。要從例子入手,故事入手,用道理結合我們生活實際,了解這本書對生活的作用。
第三天學習了解了快速讀書法,在60分鐘內快速讀完一本書。這點擊中了我的思想,一直以來習慣用默念閱讀,我想應該很多人都是習慣這種方法,而且覺察內心不太接受快速閱讀,總覺得一本書讀不透,又怕錯過什么,現在想應該改變觀念,要學會掃描閱讀,接受它,平時去練習。挑戰自己的舒適區,嘗試改變,多學會一種方法不是更好嗎?擺脫二元對立觀念,既能快速閱讀,又能逐字閱讀,想要用時可以選擇用。而拆書的核心理念是“快速理解,走心闡述”,所以更加要重視快速閱讀能力的培養,要大量閱讀去提高快速能力。
第四天的課程學習讓我知道了重點讀書法,一本書記一個主題和三個要點。讀書時,準備一張白紙,把主題和要點寫在這個白紙上,夾在書中。我覺得這是我閱讀中缺少的,從頭到尾讀完,有時就腦子里思考回顧下,大概講了什么,但是沒有去寫下來。寫在紙上有好處,下次閱讀時有助于回想。
對于提煉要點,可以用目錄法和思維導圖法。感謝劉主編介紹了“百度腦圖”網站,用于制作思維導圖,簡單好用。當然若沒有電腦在身邊,我想也可以寫下來,重要的是完整、準確地概括出來,并用詞語記下來。這樣就能把一本十萬字的書變成了100個字,有助于我們回想內容。就不至于看完一本書,記不住什么內容。突然我想,每日行事列清單重要,看書記錄要點也很有用啊。當然,說說容易,踐行難。做好一件事,需要積累、付出努力。
最后,請記住拆書稿不是書評,不能主觀評論,一定要圍繞一本書介紹要點,不是寫你自己的感悟,要知道我們講給別人聽的是書的內容,需站在讀者或聽眾的角度寫內容。課程中了解到現在流行一種大約字數三、四千的拆書稿,讀起來大概10分鐘左右,比較簡短,適合普通人快速了解一本書,也就是精簡拆書。可以去寫感觸最深的三個點,把這本書的的閃光點呈現給大家。拆書稿基本是口語化的寫作,重視語感,讓人讀的順嘴,一聽就懂。這點明確以后,知道我們要去練習口語化的寫作,鍛煉語感,寫出來,不怕寫得不好。
這次課程,讓我認知了不一樣的讀書思維方法,希望自己以后閱讀時可以多體驗,多讀多寫。學習提升閱讀技能,輸入輸出,練習學習寫拆書稿,不斷積累經驗,有機會向拆書變現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