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賞一塊石頭,得有默坐的工夫,就是看著它去想,然后設法賦予它意義。這個過程是一件頗為有趣的事,比如,我的書房里有一塊祁連彩玉石,淡綠色的石頭底子上布滿著大大小小的白色斑點,隱約還有個黑色的影子。一直以為它就是一塊普通的石頭,見它很占地方,想著有一天了把它送人算了。但就是今天,我喝茶的時候,見沖入茶杯的沸水咕咕嘟嘟獨往上冒氣泡,我就忽然發現,那個石頭上白色的斑點不正是往上冒的氣泡嗎,再往細處看,那個黑色的影子,分明就是一個張著大嘴的鱷魚,而它的旁邊,是一條正在轉彎的胖頭魚。這是在水底的一場殺戮,那急急上冒的氣泡,證明著場面的激烈。
于是,我把這塊石頭擦拭干凈,重新擺上了書架。
但真正地要賦予一塊頑石某些意義,也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就像我前幾天托人磨出的那塊石頭,上面是一些亂七八糟的花紋,就沒個什么主題,也就不好命名了。無奈之下,我給它拍了照發在朋友圈向大家求教,一下子就有好多人給我發來自己么對于這塊石頭的理解。
有人認為,它里面有幾條舞動的蛇,蛇頭蛇尾都清晰可辨,可命名為金蛇狂舞。而女兒竟然指出哪個是蛇媽媽,哪個是蛇寶寶。
有人認為它五彩斑斕,星星點點,里面有湖泊,有草地,一位同事據此給它起了一個濕漉漉的名字,就叫水漫灘。但有人不同意,認為里面有畏途躔巖,分明就是一座險峰。和我一樣,這都是些喜歡大自然的人。
而比較浪漫的人,看到石頭里面幻化出的絲絲絮絮,認為這就是一場春夢。他甚至隱約地看到蝴蝶,說就叫它夢蝶吧。但與此相反,朋友圈也不乏吃貨,認為它就是一鍋亂燉。他是不是就此想到了火鍋,也未可知。
有人看到石頭側面幾條黑色的紋線,居然想到了迦犀那尊者,就是那有名的挖耳羅漢,并附上了那首詩。這一定是一個性情細膩很有才情的人。
有個學生看到它,忽然就喊出了四個字:怪力亂神!本來《論語》就講“子不語怪力亂神”,是說那些怪異、勇力、悖亂之事,因為“非理之正”,故圣人所不語。但他明顯沒有往這個方向去思考,而是想到了一位力大無窮無所不能的天神,好像有個動漫就叫這個名字。我感覺給這塊石頭命名為怪力亂神,也是不錯的,因為同時有好幾個人看到了這塊石頭的洪荒之境,五彩之色,想到了盤古、女媧。
至于我,也是在無意間,看到了一個篆書的心字,一個草書的念字。這都有點牽強,但下面的那個之字是很明確的。命名為“心心念之”給它蒙上浪漫的色彩,也無不可。
下午,我的一個侄女發來消息,她說大爸,這不是咱們老家門前山上那條小路嗎,只有老家的路才這么清亮。是啊,我曾多少次從那小路上走過,怎么就沒有想到呢,可能看到這塊石頭,她也想家了。這孩子戀家,一塊普通的石頭,也逗引起她的鄉愁了。
但當看到一位老同學發來私信時,我心里不由得一沉。她說馬少,我看到石頭上面有一個僧人正在閉目流淚。
我竟無言以對,忽然不知道該說些什么才好。唉,只有經歷過苦難的人,才能看到這滴眼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