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周末與朋友去釣魚,初夏的農莊滿眼翠綠,鳥鳴蛙叫,水塘不大卻也碧波粼粼。
古往今來,名人,學者,百姓,喜歡釣魚的人很多,目的也許不同,但都怡情易趣。
莊子·刻意:“就藪澤,處閑曠,釣魚閑處,無為而已矣”。
第一位釣魚者古帝舜出巡時釣魚是為了獲得食物,這與後世的娛樂性垂釣是不相同的。
駕八駿出巡的穆天子──周穆王姖滿,是一位大游歷史家,是繼舜之後第二個有名的釣魚人。富甲天下的周穆王在黃河之畔垂釣,已不是為了獲得食物,而是消遺娛樂了。
姜太公是第三個有名氣的釣魚人.姜尚在渭水釣魚,實際上是等待時機,自遇到周文王,他從此放下釣竿,輔佐文王和武帝,打敗紂王,成為歷史上有名的功臣。當然如果你是姜太公,那你就可以看看周邊的風景,享受釣魚的暇意。
唐代詩人岑參的《漁父》詩說得好:“扁舟滄浪叟,心與滄浪清。”漁父泛舟于清波間,他釣的是清心寡欲,心境象水─樣恬靜的高尚情趣,而不是魚!
對于喜歡釣魚的人來說,能夠經常揮桿垂綸,每次有收獲,釣得多,釣得爽,是最痛快的事情了。你可以專注的看著魚漂,一心一意的等魚咬鉤,也可以架起魚竿,靜靜的坐著,任思緒隨意飄蕩。獨釣有靜樂,群釣有同樂。我們去釣魚,就是為了和朋友們相聚,看到大家興高采烈的笑臉,聽到你我喋喋不休的話語,一周的疲勞都消散了許多。釣得多少,不是很重要。
垂釣去吧!即使你不是姜子牙,沒有發出“愿者上鉤”的感慨;你也不是海明威,沒有寫出《老人與海》的名著,你依舊可以跟隨我們,去感受垂釣之美的愜意人生。
附加這兩次的釣魚的經驗總結:
眨眼睛 水塘的魚少且小、(莊主說等下周魚就多啦);傲慢魚餌調得不好,(掛鉤的餌不香,香的不掛鉤);抓狂塘邊的大樹總是掛住鉤,耽誤時間(第二次釣魚才學會揚竿調漂);奮斗領悟了隨機與必然性的關系(釣魚有時生手上魚。每每與新手同釣時,其成績卻讓高手汗顏,看其揚竿調漂笨拙至極,但卻總有大物光顧,意外收獲。但從長期看,其成績是遠不如高手的。遂悟出隨機性與必然性之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