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駝祥子》:祥子永遠沒明白,他之所以被困在底層,并不是因為他不夠努力、不夠吃苦,而是沒看懂這三點。
雨下給富人,也下給窮人;下給義人,也下給不義的人。其實,雨并不公道,因為下落在一個沒有公道的世界上?!仙?/p>
社會對于祥子來說既是公平的,又是不公的。
公平的是,他可以依靠自己勤奮的雙手買到夢寐以求的黃包車;
不公的是,一次次突如其來的意外總會讓他的全部努力付諸東流。
經歷了一次又一次的打擊后,祥子由一個“三好青年”最終淪為一個行尸走肉般的無業游民。
《駱駝祥子》的故事來源于朋友聊天時談起的一位車夫。
他經歷過三起三落,最終還是受窮。
他的故事讓老舍感觸頗多,因此寫下了這篇小說。
其實百年前車夫們的生活狀況,和我們現代人也有許多相似之處。
比如現代的外賣騎手,無論刮風下雨、風吹日曬,仍舊不辭辛苦,勤奮工作。
這份工作固然能解決燃眉之急,但也充滿了辛酸和無奈。
許多人辛勞一生卻仍舊沒有過上理想的生活,并不是因為不夠努力,而是沒看懂這三點。
01懂得權衡利弊,才不會因小失大,不懂得權衡利弊,注定會因為蠅頭小利而吃大虧。
02懂得變通,才能絕處逢生
保守的做法固然沒有錯,但身在亂世,不懂得變通就很容易將自己陷入困境。
03一個成熟的人,應該敢于扛起責任,一個遇事只知道逃避,不懂得扛起責任的人,注定過不好這一生。
曾看到過一段話:
“小時候不懂,為什么一根細小的繩子就能拴住一頭牛,讓其在田間勞作一生;現如今,也有一把無形的枷鎖在拴住我。原來牛和我都有各自的弱點。牛的鼻子太軟,怕痛;我的人生太短,怕窮?!?/p>
直到最后祥子也沒明白,為什么奮斗了一生,卻仍舊一無所獲?
因為想過上更好的生活,不能只靠吃苦、勤奮。
更要懂得權衡利弊、靈活變通、遇事敢于扛起責任。
倘若一味地逃避問題,怨天尤人,整日懊悔自己所做的選擇,只會在悔恨之中蹉跎人生。
沒有完美的選擇,也沒有完美的人生,接受缺憾的出現,嘗試與自己和解,才能擁抱當下的幸福。
既然改變不了自己的出身,那就改變心態、改變看待事物的角度。
而不是一邊后悔,一邊生活,把自己折騰得苦不堪言。
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