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驕傲,與圣人踏過同一方土,仰望同一片天

? 火車駛去,留下一群灰藍校服的高中生們仍在嬉笑,悶悶的天氣沒有太陽,些許的慵懶突然被這群高中生們的嬉笑吵醒了,導游小哥的擴音小蜜蜂開工了,普通話中摻雜著一些些泰安話,純不純正不正的開始叨叨起來了,在里家鄉不遠的地方,游學就這樣匆匆忙忙沒有準備好一樣的開始了,高三,不也是這樣?在半信半疑中開始了。

孔子,在印象中一直是模模糊糊的崇拜著的,佩服他思想可以延續至今,卻又隱隱懷疑過是否卻有其人。幾年前曾拜訪此地,卻并沒有什么深刻感想,只當游玩罷了,而如今,再臨此地,雖然還沒有把論語背下來的本領,也對論語還一知半解,但是我突然覺得親切了,感覺孔子并不是虛無縹緲,而更加多了幾分實在。站在同學中,我突然有一絲自豪,圣人居然是自己老鄉,哈哈,聽起來還挺值得一個中國人驕傲呢!

走了很多路,大概把這幾年的路都走了吧。導游不停歇的講解,倒是頗有意思,碑刻上點在中間的中庸,多一豎少一橫是不同期盼與思念,交錯生長的龍鳳樹寓意滿滿,勾心斗角房梁可見,處處是文化,是感情,是情懷……導游一天說八遍的故事不知道是不是后人加工過的,那些碑刻的多豎少橫是否真的故意而為也沒有人能確定,但正是一些些的神秘,一些些的不確定讓人們腦海中對這里更有些想象與留戀的空間吧!碑刻上有文革的印記,也有今人的印記,文革曾讓孔子后代到臺灣不在回鄉,而如今的到此一游又何嘗不是對儒家文化禮的不敬?懷著虔誠,我們拜訪,我們反思。

身著漢服,衣整冠正,我們虔誠祈福,莘莘學子,匯聚于此,莊嚴儀式,那一刻,我們心懷理想,心懷敬畏,那一刻,每一個人認真的可愛,那一刻,心無雜念,那一刻,每個人都信仰。

朝朝暮暮,幾千年,時間流逝來去匆匆,沖散了些什么,留下了什么?如今,佇立于此,那是吟不出名篇名賦的我,那是千百人中普通平平的我,遙想圣人曾與我踏過同一方土地,仰觀同一片天空,我感我懷……

離開曲阜,沒有什么不舍,泰山,待我元氣滿滿而來……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