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錄
它們,比人類更完美
它們,學習速度比人類快上成百上千倍;
它們,分析問題冷靜,不需要休息;
它們,可以記住世界上每一張面孔(包括動物的面孔);
它們,思維判斷幾乎沒有誤差;
事件
2016年3月,圍棋計算機AlphaGo打敗了全球最頂尖的圍棋高手,轟動全世界。
阿里的人工智能機器人小Ai在4月《我是歌手》的總決賽上,準確預測了最終的歌王得主。
百度的人工智能“小度”,在腦力競賽類電視節目《最強大腦》中將“世界記憶大師”王峰挑落馬下。
2017年新年伊始,一位“身份不明”的神秘棋手“Master”在圍棋界連續60場無一敗績。
圍棋一度被視為人類智慧最后的堡壘,原因是圍棋的變化極為復雜,即便是算力無雙的計算機,也無法窮盡黑白兩子在棋盤里361個點位上的所有變化,曾經被認為是電子計算機無法逾越的游戲。而谷歌利用人工智能已經成熟的技術,利用龐大的計算能力和互聯網提供的圍棋大數據,把傳統的蒙特卡洛樹搜索與深度學習結合,擊敗了人類的頂級高手。不難想象,AlphaGo血洗頂尖棋手所帶來的震撼。
其實,圍棋的突破只是滄海一粟,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開啟并非偶發事件,早在幾年前谷歌的無人駕駛汽車已經在測試,百度的多層神經網絡已經建成,微軟早已經開始研發多輪人機對話。人工智能超過人類智能會帶來什么影響?非常值得思考。
快遞、勘測
2016年,大疆發布的Phantom 4加入了人工智能系統。人工智能讓無人機能夠感知環境,自動避障、遇到障礙時會自動減速懸停。當需要召回自動繞過各種障礙選擇最佳路線飛回,自動跟蹤運動物體,監控制訂區域,每一架無人機的用戶,都是人工智能的受益者。
醫療
隨著人工智能的發展,醫療作為生活重要一環,自然而然也就成了一個關注點。比如為美國MD癌癥中心工作。通過超強認知計算能力,從病人病例和豐富的研究資料中尋找資料,為臨床醫生提供有價值的見解,從而找到最有效的治療方案。
IBM開發的Watson Oncology系統,它能幫助醫生分析臨床數據,為病患制定個性化治療方案,南加州大學開發的機器學習工具SimSensei,它可以幫助醫生診斷抑郁癥等等類似的還有很多。
在醫療領域的部署上,機器人以手術和看護為主,其中又以手術機器人“達芬奇”為代表。憑借靈活的關節、多功能的機械臂以及高分辨率的三維圖像處理設備,已協助醫生完成了多項手術。就在不久前,它還幫助醫生為一名僅20個月大、身患先天性腎臟畸形的嬰兒成功進行了微創手術。
交通
想象一下,有一天我們出門打車,車上沒有司機,你只要告訴它你要去哪里,它會自動搜索路線并啟動汽車上路。
其實現在已經不用想象,因為這一切正在成為現實。谷歌、特斯拉、蘋果都在開發無人駕駛汽車,谷歌的車已經測試了無數次,2016年,特斯拉升級了ModelS的固件,實現自動駕駛。用戶驚奇的發現,科幻片中神奇的無人駕駛突然實現了。在路況簡單、視線良好的情況下,特斯拉的用戶可以放開方向盤,不管油門與剎車,讓ModelS自行決定。
此外,人工智能基于強大的計算能力,具備智能語音交互、圖像/視頻識別、交通預測、情感分析等技能,可以利用人工智能緩解交通擁堵這一世界性難題。
生活助手
人工智能個人助手,看看電影《Her》就知道了,其中的人工智能操作系統薩曼莎不僅可以幫助主人公快速處理各種郵件、文件等工作,還能像朋友一樣理解并與之交互。現實生活中,這樣的個人助手也正在成為現實,如蘋果的Siri、微軟的Cortana 以及谷歌的Google Now,國內也有科大訊飛的靈犀、圖靈的蟲洞語音助手等,這些語音助手現在一般是存在于PC或手機之中,近年隨著服務機器人的發展,它們開始有了新的載體。而機器人除了有語音功能外,還具備自主行動地能力,因此有望在其他方面幫助人類。
結語
可以預見:未來對人有危險的工作,如礦井、野外、極端氣候的工作將由AI替代;
簡單性、重復性、高體力的工作也將很快被取代,如富士康車間的流水性作業;
簡單的智力勞動,如翻譯、編輯也將被取代;
需要秉公執法、不徇私情,同時又不是太復雜的工作,如交通執法等也將由AI代替;
目前人類正在專研如何將情感植入人工智能,未來的人工智能,除了不能生孩子和具有人類特有的情感及沒血肉之軀外。它們有人類幾千年來所有的知識,它們將無所不能!
1776年,瓦特改良出蒸汽機,開啟人類工業革命時代,帶來了人類社會數百年的變革,西方崛起、阿拉伯帝國分裂,中國衰敗,億萬人的生死起源于小小的發明。
1879年,愛迪生發明出第一盞電燈,開啟電氣時代,引發第二次工業革命,世界霸主易主,整個世界又是一次風起云涌。
2016年,人工智能開啟之后,能否快速發展?改變我們的生活,改變世界?我們拭目以待…
AI招聘正在開啟…
(公元2017年2月28日,即將公測)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搜索“四眼萌叔”